潘國廷
一天下午,男生小Y找到我,希望我幫他從戀愛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原來,小Y喜歡上了另一學院的女生小A,但是小A已經有男朋友了。小Y并未因此放棄,還是向小A表達了愛慕之情,而小A既沒有同意做他的女朋友,也沒有明確拒絕。就這樣,他們以既非戀人也非一般朋友的關系相處著。時間久了,小Y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小A能夠接納自己做她的男朋友,但是小A卻遲遲不表態;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就此放棄,他說:“付出了那么多感情,放棄正在追逐的愛情,我實在做不到。”
小Y希望我幫他解決兩個問題,其實也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是怎樣才能追上小A;二是如果追不上小A他該怎么辦。聽完小Y的訴說,我理清了一個基本思路:由于小A沒有明確拒絕他,小Y還深陷感情之中,但前進的路不通暢,而他又不想放棄,所以內心很苦惱。理清思路后,我從以下三個方面給予了解答。
我問小Y這件事的本質是什么,他的回答沒有抓住核心,僅僅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告訴小Y:“這件事的本質是,你懷著‘占有的欲望,一相情愿地要讓小A做你的女朋友,而小A沒有明確回絕,讓你產生了一些錯覺。你必須明白最大的錯誤是自己的一相情愿。當然,小A也有很大的失誤,因為她沒有十分明確地回絕你。”我說完這番話,小Y思考了幾分鐘,點頭表示認可。
接著我又問小Y他認為戀愛的本質是什么。他沒有回答,而是看著我,期待著我的解釋。我說:“戀愛要負責任,不要輕易談戀愛,簡單的喜歡不是愛,愛一個人需要尊重她。”隨后,我又問他:“你喜歡小A,是真的愛小A嗎?你既然有權利選擇愛小A,那么小A也有權利選擇,你有什么權利非讓人家愛你不可?即使此時小A接受你的愛,你能給予彼此一個什么樣的前程?”在我的一系列追問下,小Y的回答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我開導他說:“一名大學生要有責任意識,要對自己負責,對感情負責,對將來負責;在覺得雙方不合適時,要學會放棄;要理性對待愛情,不要沖動。”對我所說的這些,小Y表示認可。
最后,我問小Y他上大學的目標和人生理想是什么。小Y回答說:“上大學可以繼續深造,大四我準備報考研究生,畢業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為父母爭氣。”我夸獎小Y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接著問他打算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小Y開始低頭思考。我接著說:“依你現在的狀態,你將失去自己的理想,所以你必須馬上重新找回自己前進的方向。”
愛情需要爭取,也要隨緣。不管愛情能否到來,一個人都不要忘記自己最重要的人生理想。“只有你掌握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在愛情到來的時候你才有能力好好把握,大學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你此時不能為‘情所困。”我對小Y說,然后又講了幾個成功大學生的故事,他們都是刻苦學習、勤于實踐的好榜樣。小Y聽得很認真,他表示回去后要好好思考這件事情,盡快調整過來。
經過了一段時間,我很高興地看到,小Y成功地從戀愛的苦惱中解脫出來,積極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
由此可見,輔導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戀愛引導和情感引導。詩人徐志摩說過,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當今的大學生在找尋伴侶的過程中往往求之過急,而且許多人只從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在追求愛慕對象的過程中很少考慮對方是否接受,從而陷入戀愛的苦惱之中;處于熱戀之中的大學生又往往因沉醉于風花雪月之中而忽略了自己的專業學習和人生理想。因此,輔導員需要提醒他們:對于愛情,每個大學生都需要冷靜和理智,也需要智慧。冷靜,說的是在喜歡別人的時候冷靜地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與對方相守一生;理智,說的是在戀愛過程中要理智,要尊重對方,不要有“占有”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智慧,說的是雙方不能深陷情感旋渦不能自拔,不能脫離班級、耽誤學業,要時刻想著自己的人生目標。
情感引導是學生工作中的一個熱點話題。我認為,輔導員在處理學生的情感問題時可以建議學生: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二要理解什么是愛,懂得愛的真諦;三要理智對待戀愛,思考問題不能走極端;四要在失戀時多與同學、家人、老師交流,盡快使自己擺脫苦惱;五要在情感狀態失去控制時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嚴重時要及時找心理醫生和輔導員尋求幫助。
(作者系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
責編:朝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