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黃色作底,黑色傳統漫畫筆法,寥寥數筆勾勒,卻精到傳神,配上點睛之筆——“孟母何須三遷”、“韋編不必三絕”,北京電大石景山分校學員霍新麗用如此“潮”的思路展示出當下學員心中的電大。
在現場觀眾和評委一致的驚喜與稱贊中,這組作品當之無愧獲得了2010年廣播電視大學學生廣告設計大賽限時賽“激情24小時平面廣告作品即興創作”一等獎。穿過這組作品,最終入圍現場賽的12件作品極其創作團隊出色的想象力、表現力,熱情和自信,都為這場歷時一年的廣播電視大學廣告大賽畫上了圓滿句號。
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共設“食品安全”和“電大形象”兩個主題。35所省級電大及中央電大直屬學院、中央電大殘疾人教育學院累計遞交644件參賽作品,近2萬名廣告及相關專業的電大學員參賽。電大“就在身邊”和“注重實踐”的精神和特點更加深入人心。
開放的課堂培養開放的專業思維
陳稱是一位活潑外向的女孩子,來自北京電大東城分校。今年22歲的她是北京晨報社發行部的一名普通員工,從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后,出于對廣告的熱愛,她又步入電大的校門,報讀了中央電大開放教育廣告學??茖I,她和另外兩位同學組成的創作團隊憑借她們《人良則食安》的優秀作品,一路過關斬將,終于登上了現場賽的舞臺,而善于表達的陳稱自然承擔了向評委和觀眾做兩分鐘作品創作理念陳述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她們的作品提出了良心是食品安全保障前提的理念,并且巧妙地運用了漢字的拆字法,將平面的、黑色的“人”與立體擺拍的紅豆組成的“良”組合成“食”字,既很好地執行了創意,又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畫面簡潔,耐人尋味。最終,作品以獨特的創意和良好的執行力,獲得了評委和現場觀眾的一致認可,贏得了本次大賽的一等獎。
還有很多廣告作品,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獲得三等獎的作品,由湖南電大湘潭分校曹衛祥設計的《我的大學》,整個廣告畫面由電大不同時期、不同專業、不同職業的校友為主人公,人物形象各具風采,體現出了電大“開放教育”、“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
“很震撼”,是中國廣告協會原會展部主任、資深廣告人何其源評委面對參賽作品時的最大感受。這位資深廣告人在總結發言中連用了幾個“很震撼”,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感謝中央電大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以很激動、很深刻的情感來參加評審,讓同學們在這樣的舞臺上跳出了最美最美的舞蹈,也唱出了最好最好的歌,我
gFYZj2a+kVxFst6f3tqCmQ==們感到到這來當評委很光榮?!?br/>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路盛章評委表達了大賽給他帶來的驚喜,“我沒想到電大學生的水平有這么高,他們體現出的專業能力和水平與普通高校的學生沒有太大差別?!?br/> 參賽作品中體現出的學生們對電大的認同和熱愛,更是深深地觸動了每一個電大人的心。中央電大副校長、大賽評委會主任嚴冰作為大賽的總策劃和總導演,自始至終參與了大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他的體驗尤其深刻,“對于我這樣一個在電大工作了近3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而言,我覺得能從同學們的作品當中,感受到我這一生所從事的工作的價值和意義?!?br/>
首創評委與選手面對面環節
“激情24小時平面廣告作品即興創作”是電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的亮點環節。來自天津電大殘疾人教育學院的劉琦,直到深夜還在埋頭創作。他是唯一闖入現場賽的殘疾人學生。
“即興創作”規則規定參賽選手在提交作品前,不得與外界聯絡和考試內容有關的任何話題,活動范圍只局限于為每組選手指定的創作房間和資料室,創作房間的網絡都被切斷,選手們不能相互串場交流,也不能隨意外出,由大賽統一送餐。創作中能夠使用的,僅僅是大賽組委會提供的兩張作品創作素材光盤和資料室電腦中儲存的素材庫。
路盛章教授曾擔任戛納國際廣告節評委,他指出,戛納廣告節也有“24小時激情創作”,但沒有現場展示提問,交流互動部分,這樣的大賽設計是電大的創造,對推進教學很有好處。專家評委的現場點評,也將參賽師生的專業熱情激發到一個新高度。評審時,拄著雙拐站在臺上的劉琦無比自信,思想早已超越了身體的不便而自由飛翔。最終,他的作品獲得二等獎,談到難忘的“24小時”,劉琦坦言“很激情,很刺激,大家都在封閉的環境中,在同等的條件下進行創作,才能看出真正的實力?!倍鴮τ谒袇①愓邅碚f,這無疑都是一次絕好的歷練。
廣播電視大學組織學生競賽活動有悠久的傳統。創辦之初,就曾組織過由華羅庚擔任競賽委員會主任的十省、市、自治區電大學生數學競賽,以及十六省、市、自治區電大學生物理競賽等賽事,在電大系統內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開放教育試點啟動以后,中央電大會同全國各級電大組織了一系列的學生競賽,在策劃、內容和組織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新的嘗試。
為了保證大賽高起點、高水平,中央電大特邀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路盛章、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倪寧、梅高(中國)副總裁董立津、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金定海、天津師范大學教授許春等廣告學界、業界的知名專家擔任評委。中央電大副校長嚴冰同時表示,中央電大正在積極籌劃,每年都會推出不同專業、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學生競賽活動,并且通過不斷地總結經驗,把這些競賽組織得更好。
在現場賽的最后,嚴冰為所有參賽學員送上了師長的祝福:“希望參賽同學在電大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