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工作者在企業人員招聘過程中,追問應聘者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為何來我公司工作?”或籠統地說“你為何而工作?”
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來貴公司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才能,到貴公司工作今后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實惠的應聘者干脆回答說,來這工作是為了養家糊口,賺錢求生存。新畢業的大學生回答得慷慨激昂:為了遠大理想,為美好愿景……
“為何而工作?”這是既容易又難回答的問題,其實,連我們這些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恐怕也弄不太清楚。
最近,我看到了兩則消息,掩卷深思后,對這一問題有了一點新的認識和理解。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名叫鮑勃的廚師,在2009年的一天,幸運地中了數百萬美元的大獎(博彩),人們都以為他會拿著錢走人,去享受人間的一切快樂,他工作的那家餐廳老板也在重新考慮招聘一名新廚師。結果出人意料,第二天鮑勃卻吹著口哨來上班來了,當人們不解地望著他時,他卻說:“我從小就喜歡當廚師,我父母堅決反對,但我一直沒有放棄,我太喜歡干這行了,我在這里和老板同事處得很好,這種快樂遠遠超過中大獎給我帶來的快樂!”
無獨有偶,2007年在英國也有一名火車司機中了690萬英鎊的大獎,他起初花6.4萬英鎊買了一輛房車,從此開始了他的環球旅行,誰知,幾個月后他又重新回到鐵路部門工作,見到大家后他按耐不住興奮地說:“我們不能把余生花在無聊的度假上,我要與我親愛的同事及心愛的火車一起快樂地工作?!?br/> 兩位中獎者讓人不可思議,他們最終選擇工作的目的,竟然是為了快樂??磥?,他們“玩”什么,也沒有“玩”工作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多。
看到上面兩個報道,不由得想起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沈陽市這些年招商引資搞開發區建設,征收了不少農民的土地,政府不但給農民土地補償,還招工讓他們進工廠,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結果,卻大相徑庭。有的個別農民拿著政府補貼的上百萬元買高檔汽車、吃喝玩樂,最后揮霍一空:而有的農民則腰揣巨資心安理得地去工廠上班。我去年到沈陽蒙牛乳業公司參觀時,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的同行,指著幾個正在流水線包裝牛奶的工人說:“這些都是擁有百萬元的正式農民工,雖然他們有錢卻每天干著又辛苦,收入又不算高的工作,但他們也不愿放棄這份工作,用他們自己的話講,有工作、有事干心里踏實?!?br/> 看來,有錢人也好,沒錢人也罷,要想生存都得工作。因為,你玩的東西再多,也不會玩出錢來;你吃的山珍海味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睢有工作不僅能給我們帶來財富、內心的安寧,還讓我們結識朋友,內心充實。退一步來講,如果我們把工作當成賺錢的手段時,身心就會疲憊,如果你試著把工作和金錢分開和快樂掛上鉤,和“玩”工作掛上鉤,也許你會發現工作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工作著也是幸福的、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