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財政部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向部領導書面匯報了2009年全國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培訓工作的開展情況,謝旭人部長當即于1月8日批示:“函校開展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很有成效。請繼續努力,推進此項工作。”劉紅薇部長助理批示:“請認真貫徹落實謝部長指示,以實際行動回報黨組的關愛”。
為把謝旭人部長和劉紅薇部長助理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山西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鄭建國指示,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執行好部領導的指示精神;山西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張五勝專程到函校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調研。并對全省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進行指導;分管廳領導崔春香副巡視員親臨省函校安排部署,指示要盡快制定出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一、山西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確實“很有成效”
在學習領會謝部長批示精神中我們認識到,謝部長的批示完全符合山西農村財會人員培訓的實際,近三年來全省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確實是“很有成效的”。
山西省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是從2007年3月21日財政部干部教育中心在太原市召開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工作座談會后,開始啟動的。在山西省財政廳的領導和支持下,山西省會計函授學校率先進行了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的試點工作,制定了抓典型、樹榜樣、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探索了成功的做法,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培養出了侯馬市、交口縣、陽泉市、右玉縣等一批典型縣市。通過對農村財會人員財政支農政策宣講、財會知識普及,提升了農村財會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得到了農村基層組織的高度評價和廣大農村財會人員的熱誠歡迎,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在全省全面開展了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工作,并將其納入了規范的管理軌道,形成了制度,初步建立了長效培訓機制;二是試點實行了農村財會人員的持證上崗,實現了農村財務的規范化、科學化、公開化、民主化的管理,推進了農村財務管理的民主化進程;三是把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實行了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了民主理財監督小組和村民議事會,不僅公開了村務,而且村財務和重大事項都定期公布,促進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好轉,出現了“給百姓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的良好政治局面;四是實行了先進的多媒體遠程網絡的管理辦法,適應了農村財會人員特殊群體的培訓需要,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了省、市、縣三級機構的組織建設。形成了全省運轉流暢的體系。發揮了全省函校系統的資源優勢。同時加強了隊伍建設,為今后全面深入推動此項工作,繼續努力承擔更艱苦、更重要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9年,為把此項工作推向深入,山西省財政廳黨組和鄭建國廳長高度重視,站在支農惠農的高度,成立了以鄭建國廳長為組長,石常明副廳長、張韜副廳長、武濤總會計師、崔春香副巡視員為副組長,財政廳各相關處室和函校為成員的山西省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協調領導組,要求各市縣成立領導組,將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列入全省財政系統目標責任制中,進行考核,并從省、市、縣財政按5:3:2比例安排了1800萬元專項培訓經費,進行惠及“三農”的免費陽光財政培訓,以此來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山西省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績,與財政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和分管領導劉紅薇部長助理的積極支持和親自指導是分不開的。她曾兩次帶領原干部教育中心主任(現部辦公廳主任)戴柏華、歐文漢(現綜合司司長)和現中華會計函授學校校長李赤,以及預算司、人事教育司、會計司的領導專程來到山西召開現場座談會,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探索,站在政治和戰略的高度,確立了開展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的重大舉措,并通過財政部發文,把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從2008年12月底推向了全國,這又為全國函校的新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思路,把握了為“三農”服務的正確方向。
二、要想把培訓做得更好更扎實就需要“繼續努力”
結合山西農財人員培訓工作實際討論如何貫徹落實謝部長批示精神中感受到,謝部長要我們“繼續努力”是有很深刻道理的。
從山西農村財會人員培訓情況看,也只有三年時間,只對全省三萬多農村財會人員普遍培訓過一次,培訓時間也只有幾天。所以,農村財會人員素質雖有普遍提高,但此項工作剛剛起步,尚屬初始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比如:一是培訓l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途徑和方式還不夠靈活,針對性和有效性還尚需進一步提高;二是從科學化、精細化的角度來講,還需要在管理體制、機制上、制度上進一步得到強化,以切實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確保農村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持續發展;三是實現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好轉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在財會人員的持證上崗、財務公開、監督到位、決策民主等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四是自身隊伍的建設和培訓管理人員的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正因為存在上述四個問題,還需要遵照謝旭人部長的指示,在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上“繼續努力”。
三、全面推進農財人員培訓工作的六條建議措施
在學習領會、討論貫徹謝部長指示中還體會到,為什么謝部長和其他部領導對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如此重視,為什么劉紅薇部長助理會立即批示“請認真貫徹落實謝部長指示”,這充分證明財政部黨組和領導對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支農惠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定決心。作為推進農村財務人員培訓工作第一線的函校,理當義不容辭地“繼續努力”,以“推進此項工作”。下面,就如何把謝部長的指示落到實處的問題,初步提出六條建議措施。
1.制定培訓標準,保障培訓質量。針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培訓標準,在內容、時間、培訓方式、考試、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統一要求、統一內容、統一部署,在開展普遍培訓的基礎上,將培訓轉化為成果,力求達到:農村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建立嚴格的考核體系,提高業務水平和素質;建立健全農村財務制度;規范村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決策程序。條件成熟時,出臺《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和《農村財會人員管理辦法》。將農村財會人員培訓納入規范化的管理軌道,并建立培訓工作的長效機制,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謝旭人部長提出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真正落實謝旭人部長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表示的:“財政部2010年將繼續增加投入,穩定農業生產,支持農村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積極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精神,以切實加強農村的基礎建設地位和政權鞏固地位。
2.編好實用教材,提高農財人員素質。要在加強培訓提高農財人員業務思想素質上下大功夫,首先要在編寫有針對性、實用性培訓教材上下大功夫。教材內容不僅包括財務管理,還要包括農村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三農知識、財政支農政策、法律法規、文化素養等的內容。要充分把握“財政支農政策和農村財會人員”這兩個培訓落腳點,結合當地實際和農村財會人員的實際,分階段、分進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編寫分階段的初級、中級、高級教材,分階段分步驟施教,確保培訓的效果,并建立一套嚴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財會人員業務和相關知識,以保證扎實、全面提高農村財會人員業務思想素質。
3.創新培訓模式,實施網絡遠程管理。網絡培訓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農村財會人員可以隨時隨地依個人時間和農閑時間參加各種層次的遠程培訓,這樣的學習方式靈活多樣,網上還可以隨時答疑解難,可以有效解決務農和學習的矛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研發一套遠程網絡管理軟件,將培訓的各個環節納入其中,實行遠程化、智能化管理,使部、省、市、縣四級管理者在網上同時獲得動態信息,做到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4.維護財務監督,促進農村廉政建設。將農村財會人員培訓工作和農村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農村財務的監督和監管,認真落實中紀委副書記張惠新3月25日在山西調研時強調的“縣委是關鍵,鄉鎮是基礎,農民群眾是主體,以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維護農民利益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要加強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在總結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管理網絡,提高‘三資’管理水平”。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形成cc0370d4b6f292f1c28dbdd6f43b1c4bab400a2ca4c40b8a2cfddfb1df86bb60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村級會計從業人員定期培訓制度。凡從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受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減輕農村負擔政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培訓,以落實中紀委、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5.規范上崗制度,穩定農村財會隊伍。財會隊伍不穩定、財會人員常更換,成為很多農村財務管理的詬病。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實行嚴格的持證上崗制度,即村會計必須同時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上崗證和聘用書“三證”,才能從事會計工作,沒有特殊理由不得隨意更換農村財會人員,是有效杜絕詬病的良藥,也是穩定農村財會隊伍的重要措施。
6.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培訓動力。要從體制、機制上確立函校系統的職能和地位,配齊、配全各級機構、人員,實行專職機構和人員的管理。一是市、縣要成立局長為組長的領導組,并將此項工作納入作目標責任制中加以考核。二是要對各級函校的管理者、組織者進行培訓,提高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適應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三是要培養造就一批適合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隊伍,以保證農村財會人員培訓的效果和質量,為全面深入推進農村財會人員教育培訓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保證。
以上是學習領會、貫徹落實謝部長指示精神和劉紅薇部長助理要求的初步設想,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思考并拿出推進此項工作的具體落實辦法,以良好的實際行動來回報黨組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