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9年10月22日,在中國訪問的法國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貝特朗接受中央電視臺法語頻道記者專訪,就中法兩黨和兩國關系、中國發展、法國全方位改革等問題發表看法。
記者:此次是您擔任法國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后首次訪華。您此訪目的是什么?
貝特朗:這并非我首次中國之行。我第一次訪華是2005年11月,當時我以法國衛生部長的身份訪問了上海。但此次是我首次以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的身份來北京和中國訪問。我此訪目的在于加強法國人民運動聯盟和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促進法中戰略對話。
記者:今年是中法建交45周年,您如何評價兩國關系?
貝特朗:1964年,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法國與新中國建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關系。法中雙方都有進行戰略對話的意愿。目前法中關系已重新走上正軌,正以高速火車的速度向前推進。我希望作為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通過此訪,進一步加強法中關系,深化雙方戰略對話。
記者:作為法國執政黨的總書記,您如何看待政黨交往對國家關系的促進作用?
貝特朗:法中兩國有著密切、悠久、友好的關系。長期以來,兩國相互對話、彼此理解,并愿共同努力向前發展,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要對中國朋友說,我們愿意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的發展變化,并同中方共同展望未來。此次訪華使我有機會通過會見會談,了解中國領導人的真實想法。這非常重要。因為要加深了解,首先必須多學習。我希望了解中國為何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中國如何實現對外開放并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有什么樣的歷史文化以及法中兩國在文化上應怎樣加強交流。我們對中國如何取得成功很感興趣。法中雙方可以就任何話題進行對話和交流,不應有任何禁區。因為對話是消除分歧、展望未來的第一步。我們兩黨在各自國家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堅信,除了國家關系外,黨際交往亦有助于加強兩國經貿關系,深化兩國人民友誼。
記者:您和您領導的法國人民運動聯盟對同中國共產黨發展關系有何期待?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進一步深化兩黨關系?
貝特朗:我認為,政黨可以亦應在政治辯論中提出新的思想。在不少歐洲國家,民眾常常認為政黨只是為了籌備并贏得選舉。我不贊同這種看法。我認為,政黨還應在社會領域發揮作用,提出新的思想、理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我本人在法國的政治生涯很特殊。我在擔任部長職務5年后辭職,轉而主持黨務工作。在法國,部長們往往都愿意盡可能地留任。但我認為,推動黨的現代化、實現黨的變革是一項充滿激情的使命。我原以為黨務工作會比政府工作輕松,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現在的工作量遠遠超過當部長時。但我愿致力于推動黨的現代化。只有充分感受社會的期待和需要并努力實現相關變革,所做出的政治努力才有意義。
此次訪華期間,我同中聯部部長王家瑞簽署了《中國共產黨和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備忘錄是一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將其落到實處。我們應進一步加強雙方高層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在環保、氣候變化、金融危機等諸多問題上,我們需要深入交換看法。我下次訪華時,愿向中共黨員干部介紹人民運動聯盟的運作模式、法國面臨的挑戰和國內改革。我也希望中方領導人訪法時,能向我們介紹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和中共有關情況。
記者:阿蘭·佩雷菲特寫過一本在法國很有名的書《當中國覺醒時》。近年來西方對中國的發展大多持消極態度。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貝特朗:阿蘭·佩雷菲特幾十年前寫的這本書很有預見性。事實上,中國現在已經覺醒了。很多西方人只是遠遠地看中國,他們應該了解中國的發展和變化是多么重大、迅速和深刻。我知道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我們在一些問題上看法不盡相同,但中國并不希望別人指手畫腳,而是希望進行交流。10月22日我同王家瑞部長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要使雙邊關系順利發展、減少摩擦,就必須加強溝通,增進相互理解。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應實現和諧發展。我們要在經貿方面實現優勢互補,而非僅將對方視為競爭對手。此次訪華除北京外,我還會去武漢參觀法國標志%鐵龍公司。該公司并不只是中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對手,也能為中國工人提供就業機會。我還希望加強法國在中國的經濟存在。法國應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各方面的期待,切實增加在華投資,為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解決就業問題發揮積極作用。這也是我此次訪華的目的之一。我希望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中國實現自身發展。
記者:您如何評價60年來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
貝特朗:我從電視上看到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令人印象深刻。我有一些長期在華工作、積極參與中國經濟建設的法國企業家朋友受邀參加了60周年慶典活動,親身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對自己國家的深厚感情。60年來,中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變。特別是自2005年我首次訪華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我知道中國共產黨密切關注國內外形勢發展,我所會見的中國領導人也都對社會保障、經濟增長、青年等問題以及如何回應人民的期待有著清醒和深刻的認識。但你們的自身定位同我們對你們的定位有所不同。你們總說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國際社會已將中國視為全球大國。你們總說中國人均GDP仍排在世界一百多位,但實際上中國已躋身世界經濟強國。
記者: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它才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長期執政。但國際社會對此一直不夠了解,甚至存在誤解。中國共產黨在歐洲和法國主流社會中的形象如何?您認為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有效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溝通?
貝特朗:相互見面并進行對話是相互了解的前提。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塊“為人民服務“的牌匾。2005年訪問上海期間,我應貝爾納·德勃雷教授的邀請參加了他在上海一家醫院開設泌尿科的揭幕儀式,看到了這塊用中文寫的牌匾。我認為,這同政治家為公眾服務的目標完全一致。德勃雷教授回到法國后把這塊牌匾送給了我。后來,我把這塊牌匾一直掛在辦公室,從我當衛生部長、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直至任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中國共產黨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有普世意義。從政的目的就是要為你所代表的對象——人民服務。可以說,“人民運動聯盟”中的“人民”是法語里最優美的詞匯之一,具有很深的含義。所以如果下次您在我的辦公室采訪我,就能看到這塊牌匾。
記者:作為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要堅持哪些價值觀?面臨哪些挑戰?
貝特朗:人民運動聯盟源于保衛共和聯盟(戴黨),我本人也來自戴黨。我們始終忠于戴黨的一些理念,包括團結和聯合的理念。除戴黨外,人民運動聯盟還吸收了中間派和自由派人士參加。我們始終堅持一些傳統價值觀。首先是勞動,包括工作、成就、努力、進取。其次是與公正密切相關的安全,沒有安全感就不可能享有任何自由。第三是家庭,包括男女平等、各代人之間的關系和父母的責任。第四是財富,我們要創造財富并讓所有人分享財富,因為沒有創造就沒有分享。但我們應提倡創造真實的財富,不能“為了創造而創造”。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國際危機,主要原因是我們陷入了投機主義的誤區,應弘揚責任和勞動等價值觀,鼓勵創業,打擊投機。我們的腳下是萬丈深淵。必須在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制定明確規則。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并非為了管制一切,而是打擊違規行為。因為缺乏任何監管與規則的體系并不健全,絕對自由猶如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我們既要忠于自身價值觀,也要努力適應新的挑戰。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生態和氣候變化。薩科齊總統就生態問題作出堅定承諾,決定從2010年1月起開始在法國征收碳稅,希望在生態危機背景下改變人們的日常行為。我們正經歷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并始終面臨生態危機。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的子孫如何生存?中國也在積極行動并出臺了相應政策。2009年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至關重要,必須成功。我堅決支持創立世界環境組織的建議。由于人均壽命越來越長,和許多國家一樣,老齡化問題日益成為法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我們應妥善解決養老和醫療問題。
記者:2007年薩科齊當選總統后,開始在法國大力推進全方位改革,您也一直強調要改革。您覺得法國應首先在哪些領域進行改革?還面臨哪些挑戰?
貝特朗:我們自2007年以來推行了諸多改革,并將繼續加以推進。我在擔任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期間領導了其中幾項改革,包括設立罷工期間最低公共服務、推行養老金改革、實施改善企業內部民主的相關法律。法國歷屆政府往往在執政兩年后便會停止改革。本屆政府決心改變這一傳統,在5年任期內將改革推行到底。目前我們正在推行一項史無前例的歷史性改革,即地方行政改革。在法國有中央政權,26Tk7I2OzqeS7l8Vk44tCw==還有市鎮、城市、省和大區等各級權力機構。法國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加以簡化,企業領導干部上任后需要更高效地解決問題。我們要在這方面進行重大改革,使政府和企業運作方式更加簡化、有效、顯著,真正做到各司其職。這是我們要推行的一項重大改革。法國推行的其他改革還包括設立生態稅,以在應對氣候問題方面改變法國人的日常行為。法國政府和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建議推動設立涉及未來發展的重大領域的信貸投資。
近一二十年來,法國在長遠發展規劃方面落后了。我們不能僅看到未來一年的經濟增長,而應著眼于未來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長遠發展。因此,我們要用大規模市場借貸來刺激未來的投資和消費,以造福子孫后代。戴高樂將軍決定大力發展核能時,有人認為這是瘋狂之舉。但事實證明,戴高光將軍具有長遠眼光,核能現已成為法國增加就業和出口的重要領域。再想想當年空中客車公司創立之初,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可如今它在歐洲甚至中國都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還有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航空航天項目和阿里亞娜火箭,如今均已成為經濟和工業現實。因此,政府應具備長遠目光。中國人常說要有“遠見卓識”。我認為,擁有政治遠見很重要,我們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
記者: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您認為中法兩國如何加強合作,才能盡快走出危機?
貝特朗:G20前幾次峰會都取得了成功。薩科齊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在倫敦、紐約和匹茲堡的成功會晤增進了法中雙方相互理解和共識,是G20峰會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就加強金融和市場監管達成重要共識,這也是G20峰會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金融領域,我們應繼續攜手合作,進一步加強監管,避免重蹈以往覆轍。在經濟領域,我們應努力消除阻礙經濟增長的各種障礙,大幅增加對科研、教育、知識經濟各領域的投資。
記者: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非關系?
貝特朗:近年來,中國意識到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非洲需要援助。我們未來幾年的挑戰不僅是要考慮歐洲的發展,更要考慮整個世界的發展。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上,南北合作不應排斥第三方,中國和亞洲同非洲開展合作同樣重要。當前非洲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自身發展,此外還面臨大規模傳染病、確保所有人獲得藥品和醫療等問題。我們愿意幫助非洲發展,這符合各方利益。中國的作用至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