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季度,包頭市固定資產投資在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總體發展態勢呈現以下特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調整。施工項目有所減少,重點項目帶動作用較大:投資總量排自治區各盟市之首,增速高于全區平均水平:工業投資仍是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第三產業施工項目個數較多,投資增速領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強勁。自籌資金仍是投資資金來源的主體。在結構調整和高速增長形勢下,固定資產投資顯現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亟待研究并加以調整和解決。
一、包頭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體情況
(一)固定資產總體增速高于全區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
截至2010年3月底,包頭市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96.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85億元,同比增長32.6%,投資額排自治區各盟市之首,增速高于全區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施工項目394個,較去年同期減少86個,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41個,完成投資額43.36億元,占全部投資的44.7%;投資額超億元以上項目7個,完成投資額19.82億元,占全部投資的20.5%。完成投資排在前列的主要項目有:蒙電華能包頭第一熱電廠2*300MW機組項目、神華集團的煤化工項目、包頭海平面高分子工業有限公司的PVC生產線項目、內蒙古包頭石拐工業園區整體擴能循環改造示范項目、內蒙古三路煤炭集團公司的光伏產業園區多晶硅等建設項目。
(二)工業項目投資仍是包頭市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力量
2010年一季度,包頭市工業項目完成投資54.21億元,同比增長8.8%,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6%,仍是包頭市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力量。其中。包頭圣龍亞麻紡織有限公司亞麻紡織項目引領紡織業投資同比增長1.02倍:包頭鑫普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貯氫合金粉項目引領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蒙電華能包頭第一熱電廠2x300MW機組項目引領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76倍。
(三)第三產業增速在三次產業中位居榜首
2010年一季度。第三產業施工項目290個,較去年同期增加86個,占全部施工項目的73.6%。在投資總額中,一產完成投資1.36億元,同比增長70.6%:二產完成投資56.07億元,同比增長9.7%,占全市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57.9%;三產完成投資39.48億元。同比增長86.6%,增速在三次產業中位居榜首。
(四)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
2010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9.90億元,同比增長5.2倍。其中,住宅完成投資6.27億元,占房地產投資總額的63.3%,同比增長2.98倍。房屋施工面積為422.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倍,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12.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倍。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8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9.3%;商品房銷售額為2億元。同比增長89.9%。
二、固定資產投資顯現的一些問題
2009-2010年包頭市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但在經濟生活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點仍需突出和增多,經濟發展的后勁及自主能力急需加強,就業形勢仍很嚴峻等。
(一)各旗縣區發展速度較快,但聯動機制較弱
包頭市目前已經形成幾個旗縣區經濟各領風騷的態勢,即昆區、青山區、東河區、高新區的核心工業經濟區,土右旗、達茂旗、固陽縣和九原區的農牧業經濟區,石拐區和達茂旗的礦產能源經濟區。但從整體來看,這種格局的最大特點即在資源和市場上相互封鎖、爭奪,利益性矛盾和問題較多,區域間的功能協調性較弱。區域內有些產業還沒有形成適度的經濟規模,較高的產業關聯度、較為科學的輻射帶動機制以及各地區特色產業的相互促動能力不強。也正是由于缺乏這樣的支撐,致使區域內各旗縣區形成了經濟發展成果的明顯差異,區內的經濟實力差異較為懸殊。如2009年末昆區GDP為713.27億元,青山區為462.57億元,東河區為295.26億元,而九原、土右、達茂、固陽縣僅分別達到138.92億元、138.81億元、106.87億元、64.51億元。
(二)高附加值產品相對偏少,集群優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是包頭市鋼鐵、鋁業和稀土產業近年來雖多次進行技術改造優化產品結構,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仍然偏少,沒有較大的利潤空間,企業的經濟效益缺乏快速提高的后勁。二是行業管理不盡完善,市場還不夠規范和健全,還存在價格背離價值的無序競爭局勢。三是由于產業集群各企業的產品品種還比較單一,產業關聯度不高,產業延伸度低,因而一些產品不能占有市場的主導地位,不能更好地發揮集群優勢,也制約了各優勢產業向產業基地邁進的步伐。
(三)固定資產投資延伸帶動作用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十一五”期間,包頭市引進的新項目、大項目絕大多數對上下游產業的拉動力度不夠。無法體現出延伸帶動效應。農林牧漁業投資略顯不足,所占比重明顯偏小。由于歷史原因,城鄉差別,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客觀存在,投資農業的風險大,回報率低,從整體上看,農業投資項目少,投資規模不大。目前,包頭市投資仍以國內資本為主,外商的投資規模很小,難以形成新的拉動力。從近幾年包頭市外商投資規模看,雖然逐年增長。但總體上規模不大,不僅與中東部地區相比規模遠遠不足,就是與西部地區的成都、西安等相比也有明顯差距。
(四)企業融資困難,流動資金緊缺,影響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
2010年一季度,優勢產業集群總融資指數都處于不景氣區間。其中,一季度除鋼鐵產業的融資指數為100.13外,電力、裝備制造、鋁業和稀土產業的融資指數僅為52.5、80.8、69.7和81.6點,說明融資難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季度流動資金總指數為95.6點,在不景氣區間,除鋼鐵之外。其他集群都處于不景氣區間。由于2010年電力、鋁業和裝備制造產業部分企業新建項目、技術改造的投資很大,致使流動資金處于嚴重缺乏狀態。流動資金指數分別僅為20.7、30.3和60.4點,處于很低的不景氣區間,嚴重制約了優勢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
(五)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仍然制約包頭市工業發展的瓶頸
隨著全國性能源趨緊,煤炭、鐵礦石、電、氧化鋁等能源性產品價格急劇上漲,已制約包頭市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2010年,包頭市工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高達109.7%,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7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與去年同期比分別上漲5.6%、6.8%、12.5%,以冶煉、機械業為主的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急劇增加。
三、對策及建議
(一)以宏觀調控為契機,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將有利于產業結構的改善和優化
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把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傳統產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新的主導行業的資源集中度。目前來看,未來幾年最具潛力的增長行業依然是汽車、機械裝備、能源和以電子行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行業。有關部門應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加強產業發展引導和調控,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培育更多的經濟增長點
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統一規劃和組織協調。優化經濟結構,繼續積極引進高新技術,進一步加大對支柱產業的扶持力度,搞好規模經濟,實現支柱產業在高起點上的產業升級,以市場擴張帶動企業規模擴張,并真正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充分利用包頭市的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煤化工產業,機電一體化,稀土及新材料,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繼續構筑、引進和建設一批規模大、生產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培養更多的經濟增長點。
/ifXsavLX0Xihu+MpR66IQ== (三)加大投資結構調整力度
要積極研究國家在土地、環保、產業等項目管理上的新政策、新要求,在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政府調控職能和政策導向,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對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等領域的重大項目投資力度。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禁止新上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投資項目。由于國家對高耗能行業的控制以及工業原輔材料、能源價格的普遍上漲,包頭市鋼鐵、鋁業、電力及稀土產業的發展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只有通過優化產業結構,進行產業整合強強聯手扶持大型骨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淘汰生產技術工藝落后科技含量低的產品,才能降低單位能耗和污染,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企業要厲行節約,縮減不必要的開支,同時不斷挖潛改造、進行技術創新,才能進一步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為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四)加快企業上市步伐。積極拓展融資渠道
一是實現企業間的強強聯手,集合產業集群的優良資產,壯大規模,增加效益,加快上市融資的步伐。二是由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加快風險投資基金的建立和完善,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加入,形成對優勢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撐體系。三是企業可以通過合作、聯營、參股等多種靈活方式吸引民間閑散資金,拓展融資渠道。
(五)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為第三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是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推動產業對外開放。積極鼓勵國內外市場主體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經營,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第三產業向產業化對外開放的重點,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結構,推動第三產業向產業化、規模化、外向化方向發展:二是要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第三產業方面的主體作用。激活民營主體投資第三產業的熱情和活力,使其逐步成為第三產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全方位開放服務業市場,采取整體出讓、委托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積極鼓勵民營經濟主體參與第三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民營經濟參與國有服務企業改革重組,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民營服務業快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