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重組成為時代潮流。浙江臺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先發地區,先發優勢日趨弱化。必須在推進企業戰略重組中加快區域經濟發展與提升。本文通過對浙江臺州新飛躍、新杰克兩大重組案例的跟蹤了解,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企業在推進企業重組中各自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地方政府企業重組作用
一、浙江臺州新飛躍、新杰克兩大重組案例簡介
自中國加入WT0的近10年來,隨著國際化有力推進和區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浙江臺州企業主對重組的認識不斷加深,企業參與重組的事例日漸增多。其中。同為縫制設備行業龍頭企業的飛躍集團和杰克集團,其在各自重組收購的過程中因循的不同套路尤其值得關注。
(一)新飛躍成功重組
創建于1986年的飛躍集團曾是中國最大的縫紉機制造設備生產企業,在世界同行業中市場份額排名第3。2008年初,在世界縫制設備行業周期性調整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下,飛躍作為一家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外向型企業,經受了人民幣升值、銀根緊縮、出口退稅率下調、生產成本上升、下游紡織服裝產業萎縮和企業自身發展過快、投入過大、管理缺陷等內外因素的雙重夾擊。2008年4月初由于資金鏈斷裂引發了財務危機,幾近破產。在此情形下。省、市、區三級地方政府為維護社會穩定,避免這一行業龍頭企業倒下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更大范圍企業的經營風險,果斷出手救援,緊急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幫助企業實施“瘦身計劃”,協調社會債權人和配套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最終實現新飛躍的成功重組。新成立的浙江新飛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31600萬元,各股東持股比例由高到低分別為星星集團、飛躍集團、椒江區國資公司、中捷股份、海正集團、錢江集團、新杰克股份。
(二)新杰克成功收購德國兩家知名企業奔馬和拓卡
同為浙江臺州縫制設備龍頭企業的杰克集團,繼2009年4月收購德國百福(歐洲最大的縫制設備制造商)失敗之后,由其旗下子公司浙江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迂回戰術于同年7月出資4500萬元人民幣,以非承債式收購方式成功收購德國兩家知名企業奔馬和拓卡,主要收購兩家企業的品牌、技術、有效存貨及人力資源等。這一收購成為中國縫制設備制造行業中的民營企業首度海外收購告捷和杰克控股集團向國際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的標志,一時間杰克集團聲名鵲起。成功收購后的第一個月杰克集團縫制設備訂單激增50%,全年出口比2008年翻了一番。
二、地方政府:以區域發展戰略為基礎,滿足企業服務需求、開發企業重組需求
政府既是市場經濟的監管者又是公共服務的供給者,其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就是彌補市場失靈。新飛躍重組的案例充分證明了當企業面臨危機之時,政府在動員資源、協調關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并不代表政府面對發展順利的企業同樣可以這么做,更不代表政府在大批企業面臨危機時可以釋放無限的能量。所以,地方政府既要對企業重組發揮積極的引導與輔助作用,又要避免過度的行政干預,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一)重視區域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規劃
市政府應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省直部門領導、本外地臺州企業家以及中介機構負責人共同研究制定臺州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發展長期規劃,特別是要做好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更加科學合理地培育大型企業集團,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推進路徑。
(二)強化區域企業重組環境改善和制度建設
環境改善和制度建設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為此。要以臺州市產權交易中心以及與浙江省、上海市等產權交易所聯網為基礎,積極籌建并運行全市統一的產權交易市場,加快推進與國內有關大型產權交易所的合作,構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產權交易網絡。積極引進和用好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券商、財務顧問、公共顧問等中介機構,為企業重組提供規范性服務。在擴大臺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同時,鼓勵和吸引境內外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等各類投資機構到臺州開拓業務。建立健全全市統一、對外聯通的地方經理人市場,建立經理人動態信息庫,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職業經理人選拔、培訓、考核、評價、淘汰的市場競爭機制,及時為企業提供各類高級職業經理人才,特別是熟悉資本運作的高級管理人才。通過政府權威地位,強力推進集公安、稅務、銀行、工商、環保、質監和中介機構等各類社會信用資源于一體的信用平臺建設,完善信用信息公開制度和失信懲戒制度,為區域內企業間重組提供最可靠的信用體系保障,保證區域優勢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安全和發展,
(三)堅持以成功示范、循序漸進的思路推進企業重組
當前,浙江臺州正在深入實施“513”企業股權重構行動計劃,但據有關方面調查得知。盡管政府用心良苦。有些企業內心里對強制重組并不領情,他們希望按照自身的發展狀況適時重組。為此,政府要選擇有意向進行重組且條件成熟的若干家企業先行推動,或者實施對外擴張,或者組建戰略聯盟。或者進行資本收縮,幫助解決在此過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待完成之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讓其他企業看到重組帶來的好處,進而推動一家又一家企業參與重組,比如新杰克的收購案對臺州其他制造業企業家就很有觸動。同時,在現有企業家培訓的基礎上,根據企業所處發展階段、行業、規模和企業家年齡等差異,分批組織傳授企業重組相關知識,講解重組成敗案例。課堂討論,提升企業家素質,創新企業家經營理念。
(四)放寬民營企業發展限制,甚至給予更多進入國有項目的機會
堅持“非禁即入、有需則讓”原則,切實降低民營企業準入門檻,拓寬民營經濟發展空間,鼓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在大型國有項目融資問題上,探索組建松散型、階段性的企業戰略聯盟。允許聯盟內的企業按一定比例出資進行投資,爭取讓民營企業更多地進入壟斷行業的產業鏈,分享高額附加值。
三、企業:以自身發展為基礎,主動面對重組時代、及時把握重組機會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企業競爭層次由低到高有拼成本、拼技術和拼規則三個階段。高成本時代的到來使得企業依靠拼成本參與競爭已經很難取得成功,拼技術與拼規則成為必然趨勢。新杰克的成功收購案例充分證明了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自身的發展與運作所具有的無限魅力。目前,浙江臺州是民營經濟的天下。現有民營企業4萬多家,其中公司制企業2.8萬多家:規模上民營企業5千多家,其中公司制企業近4千家。在所有工業企業中,大中型企業總數400多家。為此,企業不僅要在發展路徑與策略的選擇上區別于別的企業,而且要在堅持自身積累的基礎上善于把握重組機會,實現加快發展。
(一)大中型企業要立志在重組中實現強企目標
雖然各行業的大中型企業有著不同的標準,但大至而言,發展到這個層次會面臨著積累式發展的瓶頸,更多地需要在資源運作中實現提升。為此,這400多家臺州未來的骨干龍頭企業要志存高遠,以跨國公司的做事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采取相互間組建戰略聯盟、與國內外大企業進行互補性重組、并購市內外同行業的小型或規模下企業等資源運作方式。爭取共享市場、技術、人才、品牌等資源,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實現用5-15年時間沖刺中國 500強或在某個領域獨樹一幟的目標。
(二)小型企業與規模下企業要在追求特色化發展中贏取重組機會
這兩類企業的發展壯大固然離不開自身的不斷投資,但在高成本時代,沒有獨門的殺手锏則難以贏得持久的市場。臺州5000多家小型企業和數萬家規模下企業遍布汽摩配、縫制設備、醫藥化工、家用電器、塑料模具等五大主導產業及其他行業,分布在全市各個縣市區,研發投入少,“低、小、散”特征依然明顯。這些企業要專心做好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努力通過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特色工藝的發揮在細分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并適時把握與國內外大中型企業重組的機會,獲取重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廣告效應。
(三)參與重組企業要盡可能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各類中介機構
能否選擇適合相關企業的中介機構,直接關系到企業重組的成敗。因此,要對中介機構執業的能力、經驗和質量進行全面了解,在堅持執業質量優先的基礎上,選擇具有較強執業能力、熟悉企業所從事行業、業內聲譽好、團隊協作性好、性價比高的中介機構。在各類中介機構的選擇中,對于重組顧問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重組顧問將負責設計整體的重組方案,聯絡各方面的機構。并負責全部重組過程的實施。如果是要上市發行股票,則要考慮中介機構是否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倘若是與海外企業進行重組,則還要考慮中介機構是否具有參與海外上市項目的經驗,
參考文獻:
[1]高洪玲,孫向民,中小企業在聯合重組中應注意的問題,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3(14).
[2]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李榮融主編,并購重組一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路世昌,企業聯盟選擇方法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研究,2002(9).
[4]毛蘊詩等,全球公司重構一案例研究與中國企業戰略重組,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7).
[5]臺州市統計局,臺州統計信息,臺州市統計局,歷年各期.
[6]王昶企業集團戰略重組決策研究,沖南大學博士論文,2005.
[7]王廣明,企業資產重組與名牌戰略的實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