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文化旅游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旅游形式,茶文化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不僅為旅游業增加了人文內涵,又弘揚了中華茶文化。杭州是我國著名的茶文化發源地,有豐富的茶文化旅游資源,茶文化旅游應作為其最具潛力的產業來開發,實現其旅游價值。
關鍵詞:杭州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
一、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為主題而展開的系列旅游活動。它是文化旅游持續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葉的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保健實用價值等吸引旅游者進行休閑體驗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它是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等融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靜的環境為條件,以茶區生產為基礎,以茶區多樣性的自然景觀和特定歷史文化景觀為依托,以茶為載體,豐富的茶文化內涵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活動為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而涵蓋觀光、求知、體驗、習藝、娛樂、商貿、購物、度假等多種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產品。
二、杭州龍井茶文化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西湖秀麗的山水孕育了龍井茶,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有識之士為杭州譜寫茶文化的詩話篇章。
千百年來,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連,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千百年來,人們除了品茶,還追求“廉、美、和、敬”的茶德,如琴棋書畫詩酒茶。正是這些平凡與高尚造就了茶文化的秀麗篇章。西湖風景區內韜光烹茗井。是因為白居易與韜光禪師汲泉煮茗,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而據史料記載,唐宋兩代嗜茶并留下詩文的就有好多。如白居易、范仲淹、蘇軾、陸游等,他們為杭州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5年中國茶葉學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旅游報》等10家權威機構聯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國茶都”的稱號。作為茶都,茶文化旅游也因此顯示了無限的生機。杭州茶文化旅游作為一項新型的旅游項目,以自然資源優勢為基礎。西湖龍井開茶節、西湖茶文化博覽會、茶文化嘉年華等地方節慶為平臺。吸引大量中外游客,雖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仍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茶文化旅游宣傳力度不夠,管理不善
茶文化旅游的絕好平臺——西湖龍井開茶節、中國茶博覽會、國際名茶之鄉博覽會等很多很有特色的節慶活動并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市場管理不善,行政體制混亂,對西湖龍井茶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其次,杭州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資源也沒有很好地利用。例如:中國茶葉博物館卻是冷冷清清,來參觀的人很少,只在節日期間熱鬧一陣,接著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很多商家為了謀取更多利潤,吃、住、行、娛、游、購六大元素,往往只體現在“購”上,更有甚者,將茶葉以次充好,不擇手段,不斷提高產品價格,卻棄產品質量于不顧,往往適得其反。人們到處見到冒牌的西湖龍井茶,使得游客的戒備心理越來越重,失真的茶文化旅游商品更使得游客不敢在旅游區購物,從而影響到整個旅游業發展,產生惡性循環。
(二)獨立的茶文化旅游開發路線不足,產品結構單一
杭州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作為茶文化旅游的專項路線卻少之又少,是我國旅游事業的一大遺憾。而且旅游產品結構很單一,在單一的茶文化旅游項目中,游客的活動形式僅限于游園采茶、購物、茶藝,而不是以個性化的方式參與其中,所以并沒有得到很強的感官體驗,效果不好也可想而知。雖然茶文化旅游資源很多,但是卻缺乏精品路線,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塢、龍井村等一小塊地方有較穩定的客源,其他很多地方并沒有實現其應有的旅游價值。旅游項目缺乏內涵和其應該有的旅游體驗項目,從而得不到旅游者的重視。
(三)缺乏具有專業修養與知識的茶文化旅游人才
茶文化旅游除了重視物質享受以外,還很重視精神體會,而這種精神體會只單純依靠旅游者自己是不夠的,往往需要有高素質的導游人員進行講解和引導,作為一個“形象大使”,達到茶文化與旅游的完美銜接。這就對導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杭州旅行社的從業人員來說,還存在著素質不均、沒有很強的創新意識等問題。
(四)不夠重視茶文化旅游資源生態開發與保護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態旅游”這些已經被人們所熟知,但是,“茶文化生態旅游”目前還沒有很明確的概念。文化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其意義就是文化旅游產品的生態化開發和文化旅游資源的生態保護。雖然近年來杭州的茶文化旅游發展很快,有“西湖龍井開茶節”等活動,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生態旅游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三、杭州龍井茶文化旅游發展的對策
茶文化旅游的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它的順利發展,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方法:
(一)不斷開發市場,加大宣傳與管理力度
從整體上來說,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宣傳力度不強。對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來說,西湖龍井開茶節等活動可以使其對于茶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除了有盛大的祭茶儀式外,一些以茶文化為主體的歌舞、民俗表演等會激起游客的興趣,是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方式,有利于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但是,在宣傳中,必須有側重點,要注意挖掘和介紹茶文化內涵與特色。對于旅游市場的開拓來說,應該將重點放在杭州的主要客源國,如韓國、日本、印度等,這些國家本身有飲茶的傳統,所以是穩定的客源國。同時應加強市場管理,切忌唯利是圖,努力營造茶文化氛圍和特色旅游環境,完善旅游管理法的法規與制度。
(二)適當增加茶文化旅游專線,豐富產品結構與內涵
茶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體會,所以經營者不只要重視物質內涵,還有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與旅游部門加強合作,努力推出旅游精品專題線路必不可少,當然,還要綜合考慮收費標準、季節、時間等因素。比如說:青少年求知欲強,追求刺激,可以安排夏令營等活動,請茶學專家講授茶文化知識,并讓他們親自參與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動中去,體驗茶文化氛圍;對于中老年游客來說,他們更注重保健與養生,所以在旅游過程中,更注重意境,讓身心徹底放松。體會茶的保健功效。在茶文化的展示上應加強層次感,在形式上加強多樣性,豐富產品結構及內涵,樹立好茶都形象。使“中國茶都”成為杭州繼西湖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片。
(三)全面培養茶文化旅游專業人才
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除了專業知識的掌握,可定期舉辦茶文化知識講座、茶藝表演等。在注重知識更新的同時,還要對茶文化的歷史,茶的采制、品飲、軼聞及等級區分等方面有所了解。而單有高素質的導游人員還不夠,還得有戰略性的旅游經營策劃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旅游路線設計、營銷上下功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適應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四)合理利用茶文化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杭州茶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以原生態開發為主,商業開發為輔,從物質與非物質、有形與無形兩個方面來加大開發力度。比如要搜集、整理、恢復、保護傳統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戲、茶歌舞等,促進茶文化保護,同時硬件設施要與自然、人文環境相協調,讓游客充分體會當地茶文化的魅力。
四、總結
杭州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生動、鮮活、立體的博物館。隨著杭州旅游業的持續發展,茶文化旅游必將成為高品位的旅游項目,也必將提升杭州這個旅游城市的觀賞價值、體驗價值、商品價值、服務價值和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琳潔,論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現狀,茶葉,2007,33(3).
[2]宋丁,茶休閑旅游發展中應注意的八個問題,特區經濟,2009(2).
[3]瞿葆,淺談民俗旅游的發展方向,消費導刊,2009(9).
[4]林朝賜,張文文,劉玉芳,陳春芬,茶文化旅游與茶葉經濟發展,中國農學通報,200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