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財富蛋糕越做越大,愛爾蘭政府推出了“社會合作伙伴”模式,也就是政府官員、農場主和雇員一起討論,怎么樣在社會轉型當中使大部分人受益,這種模式對愛爾蘭的成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愛爾蘭的房地產價格以前是非常高的,目前這個價格已經降下來了,為了保證以后不再出現類似的泡沫,愛爾蘭政府決定,當發現有人出于投資目的來買第二套房或多套房產,就在一定程度上開征財產稅
·歐元區所有成員國的利益是相互關聯的,有非常堅實的合作基礎和深厚的友誼,解決危機的機制也非常成熟。對這一次的危機,大家的反饋都非常迅速,我相信歐元肯定是一個成功的貨幣,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后也是這樣
愛爾蘭駐華大使戴克瀾(Declan Kelleher)還清晰地記得10年前讀過的《安吉拉的骨灰》,書中描述了愛爾蘭貧窮的歷史。《經濟學家》雜志曾經在1988年的調查報告中得出結論:愛爾蘭的經濟正在走向崩潰。但愛爾蘭人顛覆了這一預言。過去30多年間,愛爾蘭從比較落后的農業經濟體發展出屬于自己的高科技知識經濟,“灰姑娘”童話般的巨變讓外界開始關注這個面積僅僅只有7.5萬平方公里的島國。
戴克瀾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歡書法和中國菜,“基本上每天都會吃中國菜”,在愛爾蘭大使館里掛著很多中國的名畫。是什么讓愛爾蘭的經濟奇跡般崛起?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戴克瀾總會習慣性地把頭抬起,以一種“愛爾蘭式”的自豪介紹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戴克瀾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他把學習中文看成是一種挑戰,把每次接受采訪也看成是一次考試。“希望這次我可以考得很好。”他說。
《商務周刊》:愛爾蘭曾長期是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業國,被稱為“歐洲的乞丐”,而如今愛爾蘭已經成為歐盟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這種奇跡般地崛起有哪些成功的經驗?
戴克瀾:30年前愛爾蘭確實是最窮的西歐國家之一,它當時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是歐盟平均水平的60%,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已經成為歐盟第二大富國,人均國民收入現在是歐盟平均水平的140%。可以說,愛爾蘭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內從比較落后的農業經濟體發展成發達的高科技、知識經濟體。目前,愛爾蘭是歐洲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在整個愛爾蘭的經濟當中,高科技發展得非常快。
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歸功于政府采取了幾個戰略性決策。第一就是非常重視教育,我們對整個愛爾蘭國民提供非常優惠的教育體系,同時也是在30年以前,和中國改革開放差不多同步的時期,我們也開始對國際社會開放,這也使我們的經濟受益匪淺;第二點就是我國加入歐盟,奠定了我們在歐洲的戰略地位,使得我們能夠進入歐盟大市場;第三點是我國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和中國政府一樣,愛爾蘭在創新方面已經制定了新的政策,也非常重視創新政策的落實。我們知道,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不斷的創新,因為目前的國際競爭非常激烈。
《商務周刊》:中國和愛爾蘭都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相比愛爾蘭,中國更為嚴重一些,愛爾蘭曾經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應對這種地區不平衡局面的?
戴克瀾:地區發展不平衡確實是我國政府面臨的挑戰之一。30年前甚至50年之前,我國最大的挑戰有幾點,第一是資金不充足,第二是大量的移民去海外,第三是缺乏工業。為此,我國在愛爾蘭西部設立了經濟特區,這也吸引了中國政府派遣很多代表團前往參觀訪問,雖然跟中國相比我們的是非常小的經濟特區,但是也有很多優勢和特點。
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們面臨很多重要的選擇,其中一些是非常困難的決定。比如我們加入歐盟后面臨的一大選擇是是否保留制鞋業。愛爾蘭政府知道,面向歐盟或其他市場出口鞋類產品得到的收益,遠遠大于我國關閉制鞋業的收益,但是經過謹慎研究之后,我們決定還是關閉制鞋業而注重其他工業,所以現在我國的鞋類大部分都從法國、意大利進口。愛爾蘭政府理解,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才能繼續我們的發展。
就像你所知道的,愛爾蘭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才7.5萬平方公里,但它也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東部要比西部地區富有。東西部為什么會極度的不平衡,主要是西部有很多海外移民。隨著經濟發展,蛋糕越做越大,愛爾蘭政府推出了“社會合作伙伴”這種模式,也就是說我們的政府官員、農場主、工人、雇員,大家一起討論,怎么樣在社會轉型當中使大部分人受益,這樣的一種模式對愛爾蘭的成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務周刊》:中國從去年開始為是否開征物業稅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據我了解,愛爾蘭也曾為是否開征財產稅熱烈討論過,您是怎樣看待財產稅的開征?
戴克瀾:關于財產稅的問題,先給你解釋一下,我國的房地產價格以前是非常高的,目前這個價格已經降下來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問題已經自行解決了。但愛爾蘭政府為了保證以后不再出現類似的泡沫,所以還是決定在一定程度上開征財產稅。也就是說,當發現有人出于投資的目的來買第二套房或者買多套房產的時候,我們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開征財產稅。
《商務周刊》:由于受到希臘危機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都不看好歐元經濟,您對歐元經濟的前景是怎么看的?
戴克瀾:這個問題很有難度,但我想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區域合作,最主要的區別是基于歐盟成員國相互之間的團結。就像愛爾蘭加入歐盟的時候,雖然愛爾蘭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但后來也采用了歐盟的法律體系。在歐盟有憲法,有歐盟理事會,歐盟理事會定期會召開會議,在這樣的框架下進行合作。可以說50年來,從歐共體到歐盟,成員國之間對彼此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彼此合作的基礎是非常堅實的,所以彼此有很深厚的信任。這也是為什么在歐盟市場最后形成了歐元區,然后現在又有了統一的外交政策,同時歐盟也在很多領域上,像公共財務、金融、債務等方面都制定了相關的執法條例,來指導成員國如何處理相關的事務。從這一方面來說,可以說歐盟肯定是不同于其他區域合作組織的。另外一點就是歐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球性國際組織,在經濟領域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歐元區所有成員國的利益是相互關聯的,有非常堅實的合作基礎和深厚的友誼,我們解決危機的機制也非常成熟。對這一次危機,大家的反饋都非常迅速,歐盟國家政府首腦在布魯塞爾舉行了多次會談,也有很多次雙邊的會談,來討論如何渡過這次危機。在其他成員國的首都,也已經舉行了多次會議討論怎么樣應對這樣的經濟危機。各國政府都覺得有必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保證各個成員國之間經濟的平衡,各個政府也做出了承諾,這是政治層面的承諾。我相信各個成員國相互之間的密切合作,會使我們找到順利渡過這次危機的辦法。歐元肯定是一個成功的貨幣,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后也是這樣。我本人也非常樂觀,歐元應該還會是一個堅挺的走勢。
《商務周刊》:這次歐元危機中,愛爾蘭具體受到了什么樣的影響?
戴克瀾:愛爾蘭作為歐元區成員國之一,必然會受到影響——在歐元區里只要一國受到影響,整個歐元區都會受到影響。就像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愛爾蘭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因為愛爾蘭是一個開放貿易經濟體,我國進出口額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150%,可見我們經濟對于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有多深。另外一點就是我國的房地產價格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的銀行也受泡沫的影響,這是非常危險的。但是我國政府很快重新定位了經濟政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調整,第一是保證銀行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為相關的行業提供貸款;第二是嚴格加強公共財政收支的監督;第三是充分利用目前經濟回暖的趨勢,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實現經濟的復蘇。
采取這些政策讓我們看到了比較好的成效,目前我們對銀行業政策的調整也是切合國際市場、國際金融體系以及歐洲市場的及時調整。我國政府還在高科技創新方面投入巨大的資金,現在我國把自己定位為智慧經濟體,所以在研發領域的投資是非常巨大的。作為小國,我們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走在高科技的前沿,應該是我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并結合國際契機所取得的成就。
《商務周刊》:那么在金融危機應對上,中國和愛爾蘭有哪些方面的合作?
戴克瀾:可以說目前愛中兩國間的經濟合作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貿易方面的合作,是非常健康的一種合作關系。兩國今天也是有很多的共同點,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融入國際貿易對于兩國經濟都非常重要,二是我們兩國都支持自由貿易。當然,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干擾,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受了一些影響,但這是很輕微的影響,并不影響大局,我相信隨著經濟回暖,貿易額也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愛爾蘭在金融服務業上是很有優勢的,我相信在這一點上兩國可以有進一步的合作。在2008年愛爾蘭總理訪華時,愛爾蘭相關機構和中國銀監會、證監會簽署了相關的協議,相信雙方在金融服務領域會有更多的合作。在提升產業價值這方面,愛爾蘭通過30多年的時間從一個不發達的農業經濟體迅速成長為一個發達的高科技經濟體,這也為中愛雙方的合作提供了很多契機,尤其在服務和高科技領域。
我對中愛兩國經貿合作是非常樂觀的。舉一個數字,兩年以前僅僅只有50家愛爾蘭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但是到現在大概有110家愛爾蘭企業來到中國,這充分顯示了兩國經貿合作非常良好的走勢。同時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愛爾蘭應該是進入歐盟市場的一個門戶,愛爾蘭在中國企業國際化方面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商務周刊》:上海世博會很快就要開幕了,愛爾蘭國家館建設得怎樣了?通過這個舞臺,我們想向世界傳達什么樣的信息?
戴克瀾:愛爾蘭國家館目前已經完工,主要是把愛爾蘭的文化、生活、傳統等元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給大家展示出來。我們在愛爾蘭館附近會有一個愛爾蘭酒吧,大家可以在那里體會一下愛爾蘭的酒吧文化。另外一個愛爾蘭的大型食品飲料企業會在愛爾蘭館附近有個大型展示,詳細信息到時候會再次跟大家更新,因為目前這個還正在討論當中。
愛爾蘭是位于西歐的一個島國,長年累月經受大西洋海水的沖洗,綠色植被非常廣闊,因此也被稱為“綠色之島”,在愛爾蘭館里展示著愛爾蘭的全貌,這對觀眾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了解愛爾蘭。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我們既會展示愛爾蘭傳統音樂,也會展示愛爾蘭的現代音樂,目前很多愛爾蘭音樂就是兩種音樂表達形式的極佳結合體,就像愛爾蘭的踢踏舞表演《大河之舞》。愛爾蘭館向中國人民展示了生活的精髓,我相信你們去參觀愛爾蘭館的時候會非常高興和興奮,我本人也非常期待上海世博會的開幕。今年6月17日是愛爾蘭的開館日,這一天應該是很出彩的一天。
《商務周刊》:說到《大河之舞》,確實在中國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愛爾蘭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有哪些經驗?
戴克瀾:愛爾蘭有非常良好的文化傳統,盡管目前愛爾蘭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國家,但是它對保護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的。愛爾蘭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舞蹈,音樂、文學也都有自己獨到的一面。愛爾蘭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來保護愛爾蘭的傳統文化,比如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文化團體、藝術家,很多傳統文化的景點是不需要交稅的。愛爾蘭有一個特殊的政府機構叫做愛爾蘭文化局,跟使館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他們經常接待愛爾蘭的藝術家和音樂家,還有畫家、作家。另外愛爾蘭政府對于電影院的扶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我很高興看到中國和愛爾蘭在文化合作方面的成就越來越多。文化這種形式是兩國人民之間相互了解對方并接納對方最好的一種方式。目前很多中國人都很喜歡《大河之舞》,在愛爾蘭也有很多人了解京劇。除了這兩種形式之外,應該有更多的藝術形式讓兩國人民相互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