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隨戰略
在軟件行業的那些人里,老蔡算得上一個人物。
他半路下海靠模仿起家,沒幾年便在中關村一帶逐漸站穩腳跟。人近不惑之年,老蔡逐漸找到了點兒成功人士的感覺,不過,倦意也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那些無謂的應酬,燈紅酒綠觥籌交錯間,大家恨不得把心掏出來,但那些場面話過耳即忘;釣魚比喝酒雅致,可惜漁具太先進,魚們好像舍身赴死一般,爭搶著往他那鉤子上撞;最難捱的是去洗腳或者唱歌,每去一次,就覺得自己又醉生夢死了一回。
老蔡的偶像是王石,就是五十多歲爬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那位——自己連玩都沒玩兒出檔次來。好在生意可以跟隨戰略,培養興趣也可以。老蔡決定去登山。
一套登山設備十幾萬元。老蔡忍了忍沒說什么。
設備有了,時間呢?公司可托付給誰?登山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去的。爬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需要經過嚴格的體能和技巧的訓練,而這種訓練一般要持續幾個月的時間。老蔡也想隱退,縱情山水間,但誰來安定后方?何況他四十歲的人了,即便時間允許,又有多少體力等著他去揮霍?
在離開北京去往四川集結的路上,老蔡心情復雜。經過一個多月的挑選和安排,他終于為自己物色了一個可以臨時“看家”的人,范盛國。
范盛國老實,曾經被火爆脾氣的老蔡狠狠地罵過幾次。可是,不管老蔡怎么訓斥他,他轉臉兒還笑嘻嘻地跟你說話。老蔡曾經對范盛國這個脾氣不以為然,甚至有些不齒。不過,在登山的決定下來之后,他腦子里想到的第一個人還是以穩妥見長的范盛國。
現在老蔡給范盛國打了個電話,范盛國匯報一切正常。老蔡覺得心里有點空,把登山杖握得緊了點。
減負的道理
其實,這次到四川集結時,老蔡十分不高興。這個登山俱樂部曾經許諾要帶他們去登5000米左右的玉龍雪山,可沒想到卻臨時改變了主意,把他們帶到了海拔只有2500米的米倉山。
老蔡想,才2500米,人家王石都爬珠峰了。
不過,領隊的意見是,山要一座一座爬。你們這些老總們平日缺乏鍛煉,能一口氣先把米倉山爬下來,就已經不錯了。另外,國家規定,凡是海拔超過3000米以上的山,爬山者要進行登記和審批。不是所有的山都能隨便爬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體力不達標的話,山在那里,可就是不讓你爬。
沒想到,2500米的米倉山給了老蔡一個下馬威。
盡管在山下集結了十幾天,老蔡和隊友們一起進行了各項體能訓練和準備,可是爬到2000米高度的時候,老蔡還是感到了雙腿的不聽使喚。是啊,歲數不饒人。二十年前,那個在球場上飛奔的小蔡已經不見了,現在的他腰圍三尺三,必須彎下身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腳。 一個超重五十斤的人,就等于扛了一個五十斤的大面袋子去登山,能不痛苦嗎?
米倉山之行,讓老蔡吃盡了苦頭。
不過,也正是米倉山之行讓老蔡下定決心砍掉了公司的煙草事業部。在去米倉山之前,他曾經想過這個部門的留存問題,但一直舉棋不定。煙草事業部是老蔡公司里較早成立的部門,創業之初,什么來錢做什么,倒買倒賣補貼初入軟件業時的微薄利潤。可是,煙草從來不是老蔡的主業,軟件公司發展壯大了,煙草部的補給能力不值一提,今年基本上沒拉到什么重量級的活兒,在公司成了一個擺設,對公司業務聚焦更沒好處。若砍掉這個部門,卻等于砍掉了老蔡創業時的種種美好回憶……
現在,老蔡想明白了。開公司就像爬山,負重過多,會把公司主業務拖垮的。果然,老蔡下山后回公司就取消了煙草事業部,把原來的得力干將補充到其他部門之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那些新成立的部門業績就趕了上來。
這個事業上的轉折正是拜米倉山之行所賜,取舍之道,斷腕之心,老蔡收獲頗豐。
換個角度
一年中,老蔡又爬了青海境內一座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爬了新疆天山附近兩座海拔4000米的山。這幾座山峰爬下來,老蔡發現自己的腰圍縮小了三寸,而且模樣看上去無比健碩。
登山讓老蔡身輕如燕,也讓他有了更多的自信。再次來到談判桌上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莫名的變化。比如,看到甲方派來的談判代表咄咄逼人的樣子,他忽然心里一聲冷笑,想:小子,你爬過4000米的山嗎?你要是沒爬過的話,體力不如我,意志也不如我,想跟我耗,能耗得起嗎?
老蔡本是個自負的人,恨不得生于亂世,殺伐決斷,一語定乾坤。平日在公司,他講話的時候,手下哪個的電話響了,那人會恨不得把手機直接扔出去。可是,自從在青海的雪山上看見盤山公路上爬行的汽車,他忽然發現人類原來那么渺小。是啊,甲殼蟲一樣的東西,牛什么呀。再牛能牛得過山,能牛得過自然造化?
在爬山中,老蔡不斷發現新的樂趣。體力慢慢不那么吃緊之后,他開始有力氣觀察周圍,從自己的隊友開始。
比如一個隊里的老王,據說是一家汽車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老總,剛一上山,就鉚足了勁兒地往前沖,一不留神,就把隊伍撇到了身后。老蔡想,這個人私下里一定是屬獨狼的,鋌而走險,單打獨斗,他的廠子,將來不會長久。
再比如那個文質彬彬的李帥,不過是一個軟件行業里的小工程師而已,但是老蔡總覺得此人氣質不同一般。只見他一邊爬,一邊拍照,他的眼界特別寬,一邊走,一邊琢磨拍照的角度啊,距離呀,一副特別專注的樣子。下山之后,老蔡拿著李帥的相機端詳了一會兒,想:這小子是個有心思的人,耐心,敏捷,專注,將來肯定能成事兒。
除此之外,老蔡還觀察到隊伍最后的小仝。那孩子是隊伍里最年輕的,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往往大家都走了,他還在那兒拍呢。他拿的相機是全隊最好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德國貨。可是老蔡怎么看都別扭。這孩子到底是來登山,還是來拍照的呢?后來,老蔡才知道那孩子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富二代,這次出來,純粹是圖個新鮮。至于什么登山理想,他可談不上。
那么自己在旁人眼里又是什么形象呢?
老蔡忍不住笑了,程序男出身的自己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有思辨精神和詩人氣質了?“詩人”老蔡還寫了一句話在自己的登山日記里:“人們穿越的不是那座山,而是每個人心里的自己。”
放棄
其實,老蔡去登山,不光是山在那里的緣故,還因為登山會費在那里的緣故。一年五萬塊錢的會費,要是不多爬那么幾次,豈不是太過浪費了。
終于,在老蔡的盼望下,教練把他們帶到了云南的玉龍雪山腳下。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當老蔡和他的隊伍到了玉龍雪山腳下,看到對面皚皚的白雪時,他想,不管怎么樣,爬上這座山,他就能爬到5500米的高度上,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退回去。
第二天就要登山了,老蔡頗有點兒“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于是,那天夜里,他在自己的日記里鄭重地寫下:“明天,我將把自己放在5596米的高度上重新審視世界。”
5596米,是登山者老蔡眼里一個劃時代的高度。
為了這個高度,他堅持了一年的時間。
但是,就在那個晚上,一陣急促的鈴聲從老蔡的帳篷里傳了出來。
電話是范盛國打來的,他說:“蔡總,出事了。張總被帶走了。”
“為什么?”老蔡心里一緊,但是,他隨后又鎮定下來。他以前曾經擔心的事情現在終于來了,他只是沒想到事情來得這樣突然。
“我現在就下山。”老蔡掛斷了電話。
撤下來的路上,老蔡不停抽煙。火星伴隨煙霧在車廂里一明一滅,老蔡的心里也忽上忽下。借著幽暗的火光,他看見汽車后視鏡里雪山的暗影,那個暗影,在老蔡看來,如此寬容。
再見,玉龍雪山,世路蜿蜒,還有更險的山等我去爬吶。
山在那里
老蔡后來審視這段經歷的時候,經常會問自己:“為什么要放棄馬上就要實現的夢想?”可是,每次這樣問的時候,他權衡再三,還是覺得不后悔。
張總是老蔡公司的第二副總,這個人以前曾經有過自己開公司的經歷,因為投資出現點問題,才投奔到老蔡這里。不過,老蔡對張總這個人以前的一些事情有點耳聞,好像他的發家史并不像別人說的那樣干凈。但老蔡那時急需網絡人才,英雄不問出身。現在,老張在以前公司犯下的錯誤終于東窗事發,檢察機關已經下了起訴書,罪名是集體受賄!
老蔡在公司的及時出現,最大程度地穩定了人心。那些關于公司要垮了、老板跑了的傳言不攻自破。老板放棄登頂而選擇和自己的公司在一起共渡難關,又極大地鼓舞了員工們的士氣。后來,這件事在員工之間廣為流傳,甚至被演繹成了一段溫情脈脈的故事。
老蔡很快就以自己絕對的權威穩定了局面,并且身體力行地接手了老張留下來的那些項目。那一個月里,老蔡將自己為了登山而儲備的那些體力全部奉上,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覺。老蔡一邊感嘆自己這把年紀還不得清閑,一邊為自己的體力得意。想起以前的體能教練說過,什么事情熬到最后都是體力活。太有哲理了!
不到半年的時間,公司被老蔡力挽狂瀾拉上正軌。隨著肚皮逐漸增厚,老蔡又懷念起自己那段波瀾壯闊的爬山歲月。
老蔡將塵封已久的登山器具拿了出來。回到了登山隊,和久別的教練以及隊友們的聊天中,老蔡知道了,正如自己預料的那樣,以前隊里那個做汽車玻璃的老王已經把自己的企業賣給了別人,而吊兒郎當的公子哥小仝,現在還在全國各地云游著。
而他頗為看好的李帥,已經是另外一家軟件公司的部門經理了,老蔡看見他的時候,眼前一亮。張總留下的空缺終于找到合適的人選了。而登山時候結下的革命友情,也順利地讓兩人口頭上達成了合作意向。
世事流轉,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山還在那里。
這次重出江湖,老蔡沒有去玉龍雪山繼續登頂夢想,也沒有去青藏高原,而是重新去了米倉山。
雖然米倉山只有2500米,但是,對于老蔡來說,2500米和5000米,甚至8000米的高度都是一樣的。
世路蜿蜒,最高的山,始終還在茫茫人海里。
編 輯唐婷
E-mail: tangt@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