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5月5日晚,美國紐約市某頂級私人會所,一場秘密的豪門盛宴。來賓不僅有股神巴菲特等40名美國頂級富豪,還有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和“名嘴”奧普拉等名人捧場。如此高規格的宴會,自然有一個非同凡響的主人——比爾#8226;蓋茨。
宴會的主題是慈善事業。蓋茨夫婦和巴菲特呼吁:福布斯富豪榜上最有錢的400位美國人,在有生之年或者死后至少捐出50%的家產用于慈善事業。
蓋茨夫婦和巴菲特的善舉,深深打動了宴會上的一個人——陳頌雄。在福布斯2009年全球富豪榜上,華裔陳頌雄以個人資產55億美元位列第87位,是美國華商首富。據《洛杉磯商業周刊》的最新估算,陳頌雄的凈資產已經高達71億美元。
2010年8月,陳頌雄成為首批響應蓋茨和巴菲特的40名億萬富翁之一。他宣布捐出一半財產的舉動,轟動了重視家族財富傳承的華人社會,提升了華人在美國社會的正面形象。
然而,這并不能平息人們對于陳頌雄的爭議。在他創造財富的同時,人們對他過河拆橋、欺詐股東的指責也從來沒停止過。
倔強的核桃木桌子
今年58歲的陳頌雄是醫藥科研出身,從外表上看,他花白的頭發、斯文的眼鏡、嚴謹的著裝,無不透露出一種儒雅淡定的學者風范。但他的骨子里,卻有一種倔強不屈、特立獨行的奇特氣質。
抗戰時期,陳頌雄的父親為躲避戰火,舉家移民到了南非。1952年,陳頌雄生于南非。
陳頌雄向記者回憶到:他和妻子在南非長大,親歷過種族隔離的不平等待遇;后來在美國生活了30年,同樣看到醫療服務不平等。他決定捐出自己的一半財產,就是為了改善醫療環境,讓更多人受益。
23歲時,陳頌雄獲得了南非金山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進入當時南非最好的醫院——約翰內斯堡綜合醫院實習。
這是一段令讓陳頌雄難以忘懷的憤懣經歷。當時的南非實行種族隔離政策,作為一名外科醫生,陳頌雄在業務技能上絲毫不遜于其他同事,但他的月薪僅為白人同事的一半,一些白人病人甚至拒絕接受他的診治。
在南非無比郁悶的現實,讓不安于現狀的陳頌雄決心到北美謀求更大的發展。
1977年,25歲的陳頌雄來到加拿大溫哥華,很快加盟一家醫院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對于這個初來乍到的華人,周圍的同事并不看好。一位老醫生不相信,陳頌雄能在不弄破腫瘤的前提下,成功切除病人體內兩個柚子大小的腫瘤。倔強的陳頌雄立即和這位老醫生打賭,賭注是老醫生家的一張精致的核桃木桌子。
陳頌雄最后贏得了核桃木桌子和同事們的刮目相看。或許從身處微時的反抗開始,倔強的性格造就了陳頌雄日后的成功,但是進入順境后慢慢開始膨脹的倔強也為他之后的飽受爭議埋下伏筆。
1980年,陳頌雄一家轉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工作,他帶走的僅有的兩張家具之一,就是這張見證他倔強性格的核桃木桌子。
醫學奇才的爭議財富
1983年,陳頌雄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教授,致力于糖尿病研究。3年后,他主持進行了該院第一例胰腺器官移植,挽救了一名糖尿病女患者的生命。
掌握了最尖端的糖尿病醫療技術,陳頌雄急切希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1991年,他的大哥特倫斯幫助他創立了糖尿病制藥公司維沃爾克斯。
在這個平臺上,陳頌雄大展拳腳,他率領科研團隊一舉攻克了當時醫學界一籌莫展的胰島移植難題。1993年,陳頌雄第一次把糖尿病療法運用于人體試驗,成功地對一位糖尿病人進行了胰腺細胞移植,使一名注射胰島素30年的患者擺脫了病痛折磨。
這使得陳頌雄一戰成名。但幾個月后,那名病人的移植細胞停止“工作”,不得不恢復注射胰島素。因此人們開始指責他夸大研究成果,弄虛作假。
不過,維沃爾克斯已經獲得了大型制藥商麥蘭500萬美元的投資。此時的陳頌雄卻對癌癥研究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他組建了阿博瑞斯生物制藥公司,研發抗癌藥物紫杉醇納米制劑。陳頌雄工作重心的轉移并沒有得到大哥的支持,陳倔強的性格也讓他拒絕溝通和退讓,選擇了一條路走到黑,兄弟鬩于墻的導火索就此埋下。
之后,特倫斯和麥蘭公司斷然指控:陳頌雄非法將維沃爾克斯公司的研究資金轉移到了阿博瑞斯公司,他們認為這一行為是“背叛、自大、貪婪、自我膨脹,給公司帶來了巨大損失”,并將陳告上法庭。陳頌雄立即相當強硬地否認這些指控,甚至否認大哥曾給他投資250萬美元。
最終兄弟兩人分道揚鑣,但這并沒有影響陳頌雄對于抗癌藥物的研究。當時,泰素是全球最暢銷的治癌藥物,但存在效率低、副作用大等弱點。整整十年,陳頌雄率領阿博瑞斯公司對此刻苦攻關,不斷突破。
2005年,阿博瑞斯公司研制的紫杉醇納米制劑正式面世,用于治療乳腺癌,有效率比泰素高出近一倍,而且副作用更小。2009年,公司的銷售額達到3.15億美元。
2008年在金融危機到來前,陳頌雄果斷地以46億美元的價格,將他1997年創辦的美國藥品伙伴公司賣給了德國醫藥巨頭費森尤斯。2009年,他又以17%的溢價、29億美元的總價,賣掉了阿博瑞斯公司80%的股份。這兩筆交易,使陳頌雄的資產迅速飆升。
陳頌雄的下一個目標是,創立一家從事個性化醫療的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慈善的表達方式
永遠不滿足現有的收獲,總在尋找下一個新興趣,然后清醒、果斷地斬斷過去重新開始,任何擋路的都會被拋棄——不管是親情還是舊公司。
陳頌雄的成功是主動式的、攝取式的,哪怕是投入慈善事業,也是高調的。其實,在響應蓋茨和巴菲特之前,陳頌雄就已經開始慈善之旅。
他和妻子設立了慈善基金,曾向洛杉磯市的圣約翰醫院捐贈1.35億美元。不久前,他還慷慨地提供1億美元擔保,幫助2007年因醫療失誤而關閉的洛杉磯南區馬丁#8226;路德#8226;金醫院重新啟用。除了投身醫療慈善事業,他還定期捐款給洛杉磯歌劇院,讓加州南部的音樂迷可以就近欣賞到一流的歌劇演出。
由于陳頌雄的種種慈善貢獻,榮譽紛至沓來。《洛杉磯商業周刊》把陳頌雄評為年度人物,當地電臺KCET也向他頒發榮譽獎。
而對于各種非議,陳頌雄并不在意。
最近,陳頌雄又一次身陷爭議的漩渦。一條關于陳頌雄的負面新聞見諸報端:4年前,陳頌雄在洛杉磯市布蘭伍小區附近購買了一塊1.2公頃的土地,目前正在興建豪宅。施工期間,工程車將門口狹窄的街道塞爆,柏油路上也沾滿了黃泥;一到中午,還有喧鬧的流動餐車到此做生意;鄰居們每天都得忍受四處飛揚的塵土……工地旁的一位居民還抱怨道:陳頌雄很不友善,在這里興建豪宅,從來沒和鄰居打個招呼。
陳頌雄響應比爾#8226;蓋茨和巴菲特的號召捐出一半財產的善舉,贏得了不少人的敬意。不過,麻煩不斷的陳頌雄也應該明白:慈善不僅僅只是捐款,真正彌足珍貴的,其實是一種慈善的社會行為。
編 輯宋家明
E-mail:sjm@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