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太多鋼鐵改造的裝置藝術(shù),但當(dāng)廢舊鋼鐵變成充滿趣味的移動雕塑時,新的價值便產(chǎn)生了。
夜幕降臨,霓虹燈被扭曲成蛇形纏繞在朱紅色的鐵絲網(wǎng)大門上,老式的磨砂燈泡將“垃圾帝國”幾個字閃得分外妖嬈。這里是美國奧克蘭阿德利阿納村莊,這里每周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焰火晚會,這里是鐵匠藝術(shù)家Jon Sarriugarte與朋友們交流藝術(shù)的圣地。
當(dāng)垃圾進(jìn)入天堂
進(jìn)入這個冷酷卻又充滿生機的莊園,隨處能見鑲嵌在石頭里的小鐵箱與鐵架,掩映在為數(shù)不多的綠葉中別有情趣。一排青石壘砌的低矮房前,整齊地排列著獨特的燒烤架、火爐、取暖器……
除了這兩處顯眼的“景點”,莊園里幾乎全是如同大漠一樣的黃土地,幾棵立在空地上的枯樹與浩瀚的天空形成一幅對比強烈的風(fēng)景畫。正感嘆土地資源浪費之際,“轟、轟”兩聲,兩條一米多高的火焰沖向空中,一只巨大的蝸牛緩緩駛來,坐在駕駛室的,是兩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司機”遇到新問題,被眼前兩支會噴火的觸角嚇得驚慌失措。
緊跟著,一架金色小飛艇歪歪扭扭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向前行進(jìn),“看,它會旋轉(zhuǎn)!”眾人饒有興致地對這個移動幾米便開始原地打轉(zhuǎn)后再前行的東西指指點點,樂得這架A-26飛艇里的棕色卷發(fā)“小飛行員”咯咯直笑。
“噢,天啊!上面居然坐著一個大男人!”約1米長的深褐色大甲蟲向眾人駛來,兩只巨大的眼睛與腳底不停地閃著藍(lán)光,如同一個行走在地上的UFO。而它背上的那位成年男子,便是這個莊園的主人之一、這些趣味鋼鐵作品的設(shè)計與制造者Jon Sarriugarte。
Jon是一個愛藝術(shù)愛玩樂的鐵匠,與鋼鐵制作打了23年交道,現(xiàn)在是很多行業(yè)與實驗室的長期合作者。“我制作了幾百件鋼鐵作品,不過最滿意的就是蝸牛車了。”Jon滿臉驕傲地說。這款恐怕只能在科幻片中才會見到的家伙,被Jon與他的妻子、朋友們精心加工制作。不管是那逼真的形態(tài),還是觸角上噴出的熊熊火焰,開到哪里都會引來人們圍觀。
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光鮮亮麗、趣味橫生的藝術(shù)品,全是堆砌在那排青石矮房里的廢舊鋼鐵制成。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找到任何一樣你可以想象得到的機械廢品,輪胎、電纜等不計其數(shù),甚至還有金屬筷子。此刻才明白為何如此廣袤的莊園叫做“垃圾帝國”,寸草不生的土地有著怎樣的用途,任何廢舊鐵制品都有各自的歸屬,這里就是鋼鐵廢品最向往的美好天堂。
夢想的形式與改革
緩慢而儒雅的蝸牛車不僅是Jon的心頭好,幾乎每個見過這輛藝術(shù)車的人無不驚嘆它的創(chuàng)意與制作。這個花三個月制作好的蝸牛車,從設(shè)計到搜集材料便用了整整兩年時間。Jon笑說:“我沒有統(tǒng)計過蝸牛車在公眾前露面的次數(shù),但它的知名度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人們對我的了解。”
于是,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希望Jon能為他們制作一輛夢想中的奇特車。2008年,Jon在奧克蘭中心開了一家店鋪,取名“形式與改革”,專門為顧客定制他們夢想的“汽車”。 Brandy不久前定制了一輛海螺車,成為她Camino餐飲店的特殊座位。“海螺車的外殼開了三個窗口,里面可以坐三個小孩,在海螺頂上還有一圈小火焰,美妙極了。”Brandy的設(shè)計來自開店前,“我一直夢想開一家海鮮餐館,就連做夢也全是海螺、扇貝、龍蝦。”
最初Brandy希望制作一輛龍蝦車,當(dāng)Jon與他的朋友考量餐館的的設(shè)計后便否決了這個設(shè)想。“龍蝦的形象會占用餐館很多空間,雖然有趣但不實用,制作成本高。海螺有寬大的底座,制作成座位更能吸引顧客。”這才有了這輛獨特的餐車。當(dāng)“垃圾帝國”舉辦活動時,Brandy便會開著這輛可愛的海螺車亮相。
在“形式與改革”店鋪里,每輛夢想車以25000美金起價。“說實話,這些錢足以購買一輛真正的汽車了,但我們的顧客卻絡(luò)繹不絕,因為他們和我一樣,愿意擁有自己的夢想。”Jon的夢想,便是把“垃圾帝國”打造成一個鋼鐵世界,而顧客的夢想,便是開著自己的“夢想車”到“垃圾帝國”參加派對。
“火爐酒吧”是Jon早期設(shè)計的旅游便攜式酒吧,兩邊的支架也能像蝸牛車的觸角一樣噴火,每次“垃圾帝國”的聚會總少不了它的身影。“盡管有些老舊,但它就像所有藝術(shù)作品的老大哥,每位都得向它敬禮。”Jon深有感觸地說。“火爐酒吧”的前身只是一輛普通的燒烤架,銹跡斑斑,經(jīng)過改造后得到贊揚無數(shù)。“對,作品改造前后就得與眾不同,得增加新功能!”Jon體會到改造的真諦,于是乎,幾百件新奇的鋼鐵移動藝術(shù)雕塑在Jon與他朋友的手下接連而生。
在“垃圾帝國”,柵欄、門窗、裝飾品,只要一切與鐵有關(guān)的物品,全部出自于他們的精心打造,“垃圾帝國”也就承載眾人在鋼鐵中生活的夢想。
你的作品需要大量的材料,你怎樣收集呢?來自哪里?
我喜歡鋼鐵,在我的商店與莊園倉庫堆積有無數(shù)的材料,我會根據(jù)它們固有的形狀彎曲、拉伸、剪切。有些甚至存放了10多年之久,我喜歡這種感覺,有點像炒股票,越集越多,還能為我省下不少錢。其實我不喜歡人家詢問我的制作材料從哪里來,他們應(yīng)該關(guān)注我把這些廢舊鋼鐵用到了哪里,做成了怎樣的藝術(shù)雕塑。
制作時的理念是什么?
在制作工場,共有25個人共同協(xié)作。我曾經(jīng)做過許多家具,因此一些細(xì)節(jié)的設(shè)計都由我來完成。盡管設(shè)計的的座位容不下我有些強壯的身材,但至少我會探個腦袋進(jìn)去仔細(xì)研究。雖然它們的外觀有些粗獷,但依舊有流暢的線條、光滑的邊緣,我知道,好奇的人們都忍不住去戳它們。它們不僅是大型雕塑,更是可以隨處開動、表演噴火的道具,因此從設(shè)計、選材、到制作,我們都得從可操作性考慮,無論如何要給觀眾帶來視覺與觸覺的享受。再加點閃光燈,哇,就像外星生物,棒極了。
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哪些難題?是否采用特殊的工藝解決?
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遇到困難,這和它們的獨特形態(tài)與構(gòu)造有關(guān)。比如蝸牛車,底座是我淘來的一輛英國賽車,我不懂賽車的發(fā)動原理,難以想象讓如此瘦小的四輪馱著重達(dá)250千克重量的鋼鐵該如何行走,所以我花了近半年時間研究它的原理。A-26飛艇的焊接是我所遇到難度最大的技術(shù),為了制作出骨架圓圓的可愛模樣,又要保持光整度,普通的電焊技術(shù)難以達(dá)到我們的要求。于是找到一位老鐵匠,用一杯啤酒交換了他積累半生的經(jīng)驗,真是個好人。當(dāng)然,更多時候我們在網(wǎng)上尋求解決途經(jīng)。原本打算用薄薄的鋅板包裹艇身,卻發(fā)現(xiàn)鋅板大得幾乎是用來裝飾坦克的,無奈之下我選擇了一個并不聰明的辦法,將廢鐵進(jìn)行熔焊,在飛艇內(nèi)部用隔熱板支撐,冷卻后再把它涂上金粉。這是一個很多鐵藝愛好者都沒嘗試過的方法,很高興,我做到了!
制作意見作品會花多少時間?下一步有怎樣的計劃?
蝸牛車,6個人共花了90天制作;甲殼蟲,我和Kyrsten花了45天;飛艇,我只花了29天!我的腦子里總是充滿計劃!我想下一次,我們要做一個能飛上天的雕塑,就像飛碟。
Jon的標(biāo)簽:
奇幻
蝸牛車的設(shè)計靈感來自Jon的妻子Kyrsten做的夢,自然的東西再加一點科幻的味道,這樣的創(chuàng)意只有來源于夢境。
實用
作品總應(yīng)該發(fā)揮與之相應(yīng)的實用價值,可移動、可裝載、可使用,怎樣都好,一動不動停在某一個地方只能記錄過去。
趣味
不管是動物還是怪獸,充滿趣味童真的作品就一定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