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小學生;信息;獲取途徑;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9(A)—0024—01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小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已經不再局限于書本和課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信息媒介不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日漸滲透到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小學生的信息獲取途徑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小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其對信息的選擇和吸收已有一定的自主性,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信息內容的多樣化與小學生的成長學習關系日益密切。通過對西部欠發達地區小學生信息獲取途徑調查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小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途徑以及所占比重,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可以在擴大小學生信息量與知識面的同時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我們以會寧縣北關小學三年級全體學生和部分家長作為樣本群體進行了調查。會寧縣作為地處西部的國家級貧困縣,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我們所調查的學生家長來自教師、公務員、個體戶、城鎮居民、農民等各個階層,樣本個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們主要采用集中問卷、分組調查和個別座談相結合的方法。
調查內容主要是小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分為課堂、報紙、電視、互聯網四個方面,就這四個方面在學生信息獲取中所占的比重進行統計,并對電視、報紙、網絡三個方面所獲取信息的種類進行比較分析。
一、結果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在所有信息獲取的途徑中,課堂、電視、互聯網、報紙是小學生獲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徑。
1. 課堂。調查問卷顯示,參加調查的所有學生都認為課堂是獲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徑,學生對課堂教學和教材的依賴度非常高,這與西部欠發達地區歷來重視傳統課堂教學、忽視新型教學手段有很大關系。
2. 電視。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都認為自己受到電視的影響,并將電視節目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途徑,小學生日常收看的電視節目類別如下:
由上表可看出,小學生在收看電視節目時更注重趣味性和娛樂性,同時由于家長對節目的選擇對孩子收看節目的類別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電視節目的收看中應當將學生的注意力向知識性、科學性強的節目引導,建議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多和家長溝通配合,以取得較好的引導效果。
3. 互聯網。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10%的學生經常上網,有20%的學生偶爾上網,有70%的學生從不上網,這與本地區經濟條件落后、互聯網普及率低有很大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在小學生信息獲取途徑中的比重會逐漸加大。在上網的學生中,互聯網的用途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見,互聯網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負面影響較為明顯,學生還不能夠及時、正確、有效地運用互聯網來幫助自己學習,因此必須加大學生網絡安全和合理利用方面的教育,從小樹立正確的互聯網使用觀念,減少網癮少年的出現。
4. 報紙。有20%的學生經常或偶爾通過報紙獲取信息,這部分學生主要集中在公務員等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大多數學生并不能及時看到所需要的報紙。但是各種小學生報刊是學生教育階段知識性和安全性最高的信息載體,通過調查表明,學生在看報紙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困難,應當加強學校班級報刊訂閱及報欄、宣傳欄的建設,使學生的信息獲取途徑更加通暢。
二、對教學實踐的意義
通過以上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課堂教學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我們應該鞏固這一領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報紙、電視、互聯網也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日益滲透到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并且越來越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及時對學生進行規范和引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使學生知識結構更加多元化,同時為了防范各種媒介信息對小學生的負面影響,應當在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學生的信息鑒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加強獲取信息的安全性教育。及時與家長進行信息觀念溝通,建立高效、多元、安全的小學生信息獲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