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男人是什么呢?我想,也許是一杯茶吧。
是的,男人如茶,茶是用來泡的。沖泡男人,自然不可以用白開水、自來水乃至于洗澡水。不是說“女人如水”嗎?水泡茶天經地義,所以以前那些關于男人是泥、是墻、是鋼筋塔吊等稀奇古怪的比喻也統統都是扯淡。男人就是茶,一包取之于深山茶樹枝頭的葉片,經過晾曬、烘烤、焙制,然后束之高閣,等著一個清純如水,細潤如水,柔媚如水,深情如水的女人來舒展他的筋骨,鮮活他的血肉,燦爛他的人生……
男人的一生是干澀的,這一點和茶相似。人們往往只看到男人豐富、燦爛的人生,卻忽略了背后他們在生活這口大鍋里被煎熬的過程。有經歷的男人看上去總是別有一番意味,那是因為他們經受過熱火的洗禮、粉身碎骨的折磨之后,才百煉成茶,留下淡淡的苦澀清香。男人的心如同被裹在葉片里的茶芽,無論經歷多少歷練,總是緊緊收攏在層層包裹之中,他積累一生的隱秘與痛苦亦這樣被自己牢牢收藏,從不與人言說……
茶可以分三六九等,男人也是如此,這是品質決定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真正的好茶經得起沸騰熱水的考驗,真正的好男人同樣也要能承受紛繁塵世的侵蝕,眼明心清,無欲無求,保持天賦本色——只是,這樣的男人萬人之中又能挑出幾個?茶在杯中,上下漂浮,香氣四溢,乍看上去一般無二,若想分辨優劣,還需用心去品。三毛說過一句話,飲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若以此標準來衡量男人,滋味又豈止三道?
我不得不承認,以茶來形容我們男人,很矯情,甚至有點嘩眾取寵,這個世界上的男人能真正配得上茶這個稱呼嗎?盡管愛茶、品茶者以男士居多,只可惜他們品出了茶的味道,感悟出一些人生的味道,卻沒能把茶的品質滲透到自己的血液和骨頭里,這也是許多學者名士表面上看風雅如茶,實際上惡俗如腐肉的主要原因。以茶形容男人,可能絕大多數女性不會同意,說不定還會給我戴上“自戀”這頂大帽子,在她們看來,如果非得以茶形容男人的話,那也肯定會是“茶葉渣”這三個字。這可以理解,在個別女人眼里,好茶總是在別人的杯里,自己擁有的,永遠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茶葉渣。
生活中睿智如茶、甘美如茶、體貼如茶的男人,我想還是存在的。作為男性中的“異類”,他們堅持固有的生存方式,在命運的河流中,無論是波濤洶涌還是上下沉浮,他們都淡然自若,從從容容……哪怕有一天真成了茶葉渣,也會有人把其晾曬干凈,裝進枕頭——這樣的男人,是可以用一生來相伴入眠的。
十歲的男人是檸檬茶,人性初顯,淡淡的青澀醇味,回味甘甜!
二十歲的男人是雨花茶,初識情懷,至真至純,滋味鮮涼而氣色清香。
三十歲的男人是碧螺春茶,閱歷人生是一種去粗取精的過程,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從而具有了獨特美的風格。
四十歲的男人是西湖龍井茶,簡單中體現了完美,成熟中體現了高貴,而這高貴又是如此平易近人。
五十歲的男人是烏龍茶,經歷了歲月磨煉,開始磨煉歲月。事過萬千,不需過分顯露,真情自然涌出。
六十歲的男人是祁門紅茶,經自然調和,收日精月華,滋味濃厚。
七十歲的男人是銀針白毫,已不必看見全人,只需見其點滴,便可勾勒出全部風華,人性早已飄蕩于其身形之外。
沒錯,樸素的男人就是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