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物理教學;網絡資源;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0(B)—0030—01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全面普及,網絡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各種各樣的網絡資源如物理課件、模擬實驗、主題網站、虛擬課堂、遠程輔導等為物理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網絡資源對物理教學的促進作用
利用網絡資源,不僅能將物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可豐富學生的情感,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物理三維目標的整合,從而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網絡資源,可以使課堂教學成為圖、文、聲并茂的教學系統,可以進行視、聽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
2.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網絡資源能動態地、對比地演示一些物理現象,可以有效地克服時空的限制而控制變化的速度、觀察角度等,從而便于學生觀察和思考。利用網絡資源還能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可將學生難以理解、用語言難以表達的物理現象和規律形象化、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還可以很好地彌補物理實驗中有時受客觀條件的局限而使效果不夠理想等缺點。
3.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直觀形象的視頻動畫、圖形、圖像,結合文字和聲音效果等手段,不但節省了時間,同時也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教學任務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還給學生留出了更多的討論和思考的時間。尤其對于復習教學課,還可以全面地向學生展現所要復習鞏固的知識網絡,讓學生一目了然。
4.即時反饋教學效果
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可通過一定的程序設定,及時給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評價,并適時給予個別學生或小組指導,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促使自我激勵。
例如,教師可以在“數字化校園”平臺上根據教學內容編一些測試題,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答題。教師通過主控機實時監控學生的答題進度。學生答完題后直接提交,通過閱卷系統,教師可以迅速掌握每道題的答題正確率,從而完整、正確、及時地接收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教師再根據反饋的情況,適時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來彌補或再提高。
二、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1.網絡資源要精心選擇
首先,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網絡資源。其次,網絡資源并不適應于所有學生,部分信息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教師在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前要進行適當的篩選和加工,使之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
2.網絡資源的使用要適度
網絡資源只能作為物理教學的有效補充,使用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教學中難以觀察到的物理過程、物理規律等。我們不能用模擬實驗代替學生動手實驗,一些感覺特別是嗅覺、味覺和觸覺,學生是無法體驗的,更不能使學生獲得實驗的基本技能。加上模擬實驗的不“真實”性,學生也就不能形成對整個實驗的正確感知,學生在這種不“真實”感性認識基礎上形成的物理概念、理論也必然會出現偏差,這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要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并始終使其在物理教學中處于“輔助”的地位。
3.使用網絡資源要注意整體優化
利用網絡資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整體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但我們不能片面地利用網絡教學的優越性,而忽略傳統教學模式的合理使用。要把網絡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整合在物理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優化物理教學過程。教學中要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變,積極創設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