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校本教研;網絡制度;教研組;備課組;教師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10(B)—0014—01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教學具體問題為對象,關注學生學習生活,挖掘科研潛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研究。實施校本教研時,管理者一方面要注意保障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要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為此,筆者所在學校構建了引導校本教研深入開展的四級網絡制度。
一級——校長、各部門主任、教導處的校本教研制度
在校長領導下,全面制訂學校校本教研制度與計劃,發動全體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督促和評價校本教研。
帶頭學習教研理論并參與教學研究,指導各部門開展校本教研。校長、部門主任、教導處成員堅持深入課堂,多聽“推門課”,努力成為教師的真誠同伴和專業引領者。
支持優秀教師參加高層次進修,做好骨干教師的選送和培訓工作,組織全體教師分期分批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
發動全體教師從本校、本職工作出發,學習教育理論,注重聯系實際,加強對科研成果的經驗總結。
負責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研指導和管理,組織各級課題的論證、申報,選編學校的教育科研論文集。及時檢查各項工作的落實開展情況和組織教研工作交流,并獎懲分明。
要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教研力量,形成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機制。
二級——教研組(長)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教研組長應在教導處領導下負責組織本學科教學研究的全部工作。
組織本學科教師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其目的、任務、教學要求,制訂學期教研組計劃。組織領導全組教師制訂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科研計劃和第二課堂活動計劃,并嚴格執行。
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評定及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等基本教學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組織好每周一次的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撰寫論文。
積極開展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科研課題,以教學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級——備課組(長)校本教研制度
備課組長在教導處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學科的教學質量。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學科教材教法。
組織制訂年級學科教學進度計劃、教研專題進修計劃。
按照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備課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每周至少集體備課一次,共同研究單元、章節、課時的主要內容、“三維”目標和要求;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作業與練習;教學過程的組織設計與學習方法的選擇、指導,學生活動設計;本單元、章節在學科中的地位;與本單元、章節相關聯的跨學科知識;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組織聽課、評課等活動。
做好學科的復習、命題、考試、評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積極開展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科研課題,以教學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級——教師校本教研制度
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是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主體。
這就需要做到: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認真完成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交給自己的任務;開學初確定本學期個人教研、科研的研究重點;能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認真參加聽課、說課、評課活動,堅持寫好教學反思;要熟悉課程標準、教科書及必要的教學參考資料,認真制訂好一學期的授課計劃。在教學實踐的同時,要堅持做到“六個一”即:每年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著作,確定一個教學研究課題,上好一堂教學公開課,完成一份優秀教案,制作一個優秀課件,撰寫一篇教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