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復雜系統理論和模塊理論,從過程、特征兩個方面研究了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組織的生產運行模式,進而探究了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組織的創新機制,提出模塊化組織網絡是提高和增強創意產業集群創新效率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創意企業應充分利用全球模塊化生產網絡以最大化分享創新收益。
[關鍵詞]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組織;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0461(2010)08-0049-04
[收稿日期]2010-05-13
[基金項目]北京理工大學基礎研究基金項目《創意產業園區的共生網絡及發展模式研究》(2008BCK003)。
[作者簡介]余曉泓(1972-),女,北京人,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
一、創意產業集群復雜適應性系統模塊化網絡組織的理論認知
1.創意產業集群是個復雜適應性系統
復雜適應性系統理論是J. 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指按一定規則進行非線性相互作用的行為主體所組成的遠離平衡的動態系統,這個系統通過自組織、自學習、自適應不斷進化(張梅青, 萬陶,2009)[1] 。創意產業集群具有復雜適應性系統的特征,其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創意設計者,創意產品制造商,經紀人、行業組織協會、中間商(以下統稱系統集成商)等行為主體構成,這些組成成分構成創意產業集群的子系統,子系統各自具有不同的運動模式;創意產業主體之間及其與所處的環境之間處于不斷的相互適應的非平衡狀態;創意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創意產業的各層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的作用關系(錢平凡, 黃川川,2003)[2];創意產業集群中創意產品設計者及創意產品制造商相互之間及其與所處的外部環境之間在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彼此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學習和累積經驗,并不斷地根據市場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改變其行為方式和功能結構,從而推動創意產業集群從無序到有序、從低級到高級地不斷]變。
2.創意產業集群具有模塊化網絡組織的特征
模塊化組織網絡是Lei, Hitt Goldhar, SanchezManhoney等學者所描繪的以產業、產品生產的可模塊化為前提,用關系將生產和組裝模塊的企業連接起來形成的開放式網絡組織,是適應模塊化技術而形成的新型組織形式,它不受地域的限制,既可以指地理位置比鄰的產業集聚地,也可以指跨地區、跨國界的組織網絡(余東華,芮明杰,2005)[3] 。創意產業集群具有模塊化組織網絡的特征。它是由大量的創意產品設計者、大量的系統集成商和創意產品制造商等主體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間,根據各自的職能定位進行縱向柔性分工,模塊化生產。具體表現為創意產品的設計者主要進行創意構思,形成設計方案,系統集成商的主要職能是對創意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方案進行篩選、評價,并把它分配到與之相適應的渠道之中,幫助數量眾多的設計者和創意產品的制造商建立相互適應的聯系渠道。創意產品制造商的職能是將創意方案進行物理加工及商品化。因而在創意產業模塊化生產網絡組織內部往往形成的是以項目導向的團隊合作模塊化生產組織形式,創意產品的設計者與系統集成商和創意產品制造商之間大多簽訂短期合同,創意產品的制造商會根據市場和消費需求的變化不斷改變生產過程和生產組合,并不斷轉換和其他企業的合作關系,使產品適應消費者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Akifumi Kuchiki Masatsugu Tsuji., 2010)[4] 。創意產業集群也是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在和外界進行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因而創意產業網絡集聚效應不僅表現在地理空間上的群集效應,更突出表現在跨地理空間的特征,即體現為虛擬網上的群集,這主要是因為創意產業集聚是與科學技術發展密切地聯系起來,發達的科技手段使文化創意這種無形的產品內質得以突破空間的界限和約束,使得價值流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實現,其范圍可以延伸至地方網絡、區域網絡和全球網絡 (Brian Wixted, 2009)[5]。
3.創意產業集群具有網絡動態自組織性
創意產業集群中的各個行為主體及其相互之間的網絡聯系隨時都在發生變化,網絡中的生產要素時時在流動,知識和信息也在不斷更新,創意產業網絡狀產業鏈的培育和形成本質上是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呈現出極強的動態性特征,這種動態性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模塊化設計規則的動態性;二是產業鏈成員數量呈現出動態性;三是產業鏈成員互動關系的動態性。
模塊化網絡分工的自組織性特征表現為在模塊化分工條件下,構成網絡狀產業鏈的各子模塊具有半自律、自適應和自我調節功能,在統一界面標準下可以相對獨立的運作。由于模塊化分工自身具有的自組織特性,利用自身的循環反饋機制,能夠消除自身漲落和外部干擾的影響,因而網絡狀產業鏈中的知識創造是個自發]進的過程,會形成一種自發的秩序。同時模塊化系統內顯性信息和隱藏信息使各子模塊之間既獨立又統一。一方面子模塊企業之間必須進行某種形式的耦合;另一方面各子模塊也保持較高的獨立性,這樣使得模塊化創新網絡成為一個有機的、內部關系可以重新進行組合的有機整體(Debresson and Fernand,1991)[6],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機會主義,而且能夠在保證各結點組織利益的條件下實現網絡的整體績效,并提高網絡創新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
二、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的組織模式
1.模塊化組織模式圖解和運行機制
創意產業包括的門類很多,按照北京統計局劃分的創意產業主要包括:軟件、網絡計算機服務、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和設計服務、廣告會展和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和其他輔助服務等九大類,在每一個創意產業集群中可能同時集聚一個或幾個門類的創意產業,每個產業中又包含有很多橫向差異性明顯的專業化創意產品設計企業,每個企業在其創意領域內為客戶提供小批量、專業化、不同風格的創意產品或服務。這些橫向具有明顯個性風格和取向差異及縱向具有質量差異性的模塊化產品和服務由各領域的系統集成商根據產業網絡內的橫向分組,把無限多的創意產品根據橫向差異分成有限組,按照其所掌握的細化的小組內產品評價標準對每一個分組內有限橫向類似的創意產品進行評價、篩選,發現、選擇,并源源不斷地向創意產品制造商推薦創意產品,將其送入下一個生產和流通環節。因而創意產業集群網絡組織內部的模塊化生產運行是由處于橫向水平專業化分工和鏈狀垂直專業化分工中的各個獨立子系統分別生產和提供具有各自特性和功能互補性的創意產品和服務,然后按照某種系統設計規則整合成最終產品的復雜系統生產過程(見圖1)。如創意產業中的動漫產業包括編劇、繪畫、動畫制作、動畫系列產品開發等一系列生產環節,各環節的工作由各功能模塊獨立完成:如編劇由專門的編導完成、他們專門負責劇本的創作;繪畫由動畫家完成;其后動畫制作人員將其制成動畫片;然后由發行方負責進行市場推廣,在動漫產品的制作過程中各功能模塊獨立制作,但彼此相互交流、密切配合并完成最終產品的制作。

創意產品生產中網絡系統設計規則的確立是由系統集成商及模塊制造商通過市場選擇或共同協商來決定的,這種系統的設計規則在生產的初期階段在各模塊制造商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認識上的差異,然而在系統集成商的協調下,模塊制造商之間通過不斷地溝通和協調,會逐漸縮小對系統設計規則認識上的差異,此外市場也會對體現模塊產品兼容性的技術標準進行優勝劣汰的選擇,促使系統的設計規則以網絡組織行為主體共同認可的形式反饋給各個模塊制造商,通過對這種分散的系統設計規則的處理、傳播和交換,系統的設計規則不斷地被篩選,從而進化發展。
2.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系統組織模式的幾個特點
(1)多層次和自組織的結構。創意產業模塊化網絡組織是個復雜系統,系統內部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信息。一種是決定模塊聯系規則的公共知識信息,又稱顯性信息;另一種是被每個模塊包裹的隱藏信息,它是高度背景化和個性化的知識信息,是組織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各具有不同的創造能力和技術知識水平的創意企業依靠組織內部公開的界面規則或關系契約在創意設計、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實現靈活的專業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線性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網絡合作關系,這種多層次的、靈活的網絡關系的確立既能有效保證生產網絡中功能模塊整體的協同和總體目標的實現,又使得各功能模塊能夠憑借內部隱含的私人信息自發的]化。而且靈活的模塊化網絡組織模式也有利于創意企業根據市場或其他環境的變化,靈活地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合作與競爭行為,通過組織結構內部橫向和縱向的模塊化重構,提高組織生產效率和創新水平。
(2)組織邊界模糊化。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生產網絡中組織邊界具有模糊化的特征。這種組織邊界的模糊化并不是指物理邊界的模糊,而是指交易邊界的柔性化和可變性。企業邊界的柔性化使得模塊化生產網絡可以通過多樣化和靈活的動態契約來進行各種特定的組合和協調,通過分包、戰略聯盟等多種合作方式使得創意企業能夠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甚至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在未改變市場存量及其空間分布和所有權的同時使創意資源的用途和運用方式發生改變,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組織文化開放化。創意產業模塊化組織生產網絡具有較強的兼容開放性,創意企業聚集在一起,共同發展同一產業,因此信息高度透明,企業交往頻繁,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共享,也有利于形成以信任為基礎的崇尚合作和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而且創意產業集群本身是個和外界不斷交流的系統,其與外部環境之間保持頻繁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這種交流機制主要表現為創意產業集聚區和外界及全球的聯系以及信息、技術、知識、產品、資金等要素快速地流出和流入,這種交流機制是創意產業集群保持持久創新和競爭優勢的動力源泉。
三、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組織網絡的創新機制
1.競爭創新機制
在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組織系統內部由于規模和地位相當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搜尋成本減少,便于在價格、質量和產品差異化程度上形成一定的評價尺度,因而在各模塊供應商、中間商和產品制造商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這種競爭貫穿于企業生產創新活動的全過程,從最初的要素投入、中間的研發試制到最后進入市場的創新過程中,都存在著企業間的競爭行為。在要素的投入階段,企業間的競爭行為主要表現為在吸引和保留技術人才上的競爭、獲取金融資源從而啟動創新活動方面的競爭、獲取專利使用權及簽署排他性技術許可協議等方面的競爭;在研發試制階段主要表現為在研發投入、技術設備和創新速度方面的競爭;而在市場進入階段又表現為對目標客戶的競爭。同時企業還面臨著集聚體外的同行的市場競爭,企業集聚面臨的競爭壓力迫使企業必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差異化上增加技術優勢,通過持續創新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不斷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因此,創意企業間的競爭是多層次的、全方位的。創意產業集群中創意企業之間和整個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競爭會促使網絡組織系統經常處于遠離平衡的非平衡狀態,即不斷打破原有的平衡狀態,網絡組織內部的子系統通過非線形互動進行相互協調、合作、整合和同步發展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即從非平衡狀態下的無序變為平衡狀態下的有序,這時的集群系統即]化為一個新的系統,比原系統更加具有活力,因而競爭會促進創意產業集群不斷的創新發展。
2.網絡協同創新機制
網絡協同創新是創意產業集群創新行為的另一種重要形式。創意企業參與網絡集群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由互補性資源所創造的協同效應。模塊化生產網絡出現的根本邏輯也是為了追求協同效應。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組織網絡中合作的松耦合性和開放性特征為創意企業間基于模塊化過程中技術標準的作用形成多層次的合作關系提供了可能,各模塊企業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約在設計、技術開發、生產、市場營銷等創造價值的活動中選擇性地與其他模塊企業結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合作形式包括基于專業化分工的合作、基于資源使用上的合作、基于知識關系方面的合作以及基于市場需求的合作等。通過這些合作形式,集群中的模塊企業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毗鄰和產業的關聯,通過知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投入、風險共擔方式進行合作創新,這樣既可以克服創新資源不足的困難,又可以分散風險,同時創意企業和子系統間的合作會使系統整體發生質變,呈現出聚合性、有序性和一致性的特征,產生協同價值創新效應。網絡整體的協同將子系統中的某些運動趨勢進一步放大,從而使其占據優勢地位,促進系統整體的]進及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的提高。
3.知識交流創新機制
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生產網絡是一個以動態分工和知識共享為特征的開放的生產系統,其具有的柔性和動態的組織結構、兼容和開放的組織文化為網絡組織完成知識流動和整合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知識的傳播和創新提供了媒介和平臺。知識在組織體內部的流動過程是一個價值交換和學習的長期動態過程。成員企業在組織外部環境和獲取的市場需求信息的作用下不斷創造和發掘出新的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新知識通過創意產業成員間的正式(如項目小組、團隊合作、師徒制等方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基于血緣、親緣和學緣基礎上的面對面的交流)在網絡組織和成員間多向傳播和擴散,成員企業在共享知識的同時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以提高,企業將吸收來的知識進行新的排列組合、交叉和創造后產生出新的知識。知識在創意企業之間形成的多向持續傳播、共享、吸收和整合的過程,構成模塊化產業集群網狀知識創新系統(Elias G. Carayannis Dimitris Assimakopoulos Masayuki Kondo, 2008) [7] 。在系統內部創意企業不僅可以以低成本獲取合作伙伴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將獲取的知識與自身的核心能力相結合,進行獨立模塊的知識創新,提高模塊生產效率和創新水平,同時建立在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交換和集成基礎上的生產組織網絡可以利用多個平行的虛擬研發團隊的分模塊研發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因而會極大地提高和增強整個網絡組織的創新效率和創新能力。
四、結 語
創意產業集群模塊化網絡組織生產模式是為適應創意產業產品復雜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多樣化、變幻莫測的需求結構及信息和計算機技術不斷迅猛發展而產生出來的一種社會生產組織形式和企業管理模式(Jeffcutt, P. Pratt, A., 2002)[8],它的出現,一方面為集群內企業在共同的系統設計規則的基礎上協調合作提供了一個高效運作的網絡平臺,使每個企業都能憑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規模化差異生產,滿足創意產品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另一方面,通過知識在網絡系統內部的傳播、吸收和整合,系統組織內部持續不斷的知識創新增強了系統整體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從而使集群可以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因此模塊化運作方式是創意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我國創意產業集群在未來發展中應充分利用這種高效的生產組織形式,在實現地理范圍內的網絡創新發展的同時主動融入全球模塊化生產網絡中以最大化分享創新收益。
[參考文獻]
[1] 張梅青, 萬 陶. 基于復雜性的創意產業集群組織模式研究[J].科 技管理研究,2009(6):438-440.
[2] 錢平凡, 黃川川. 模塊化: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有效方法[J].中國工業經濟,2003(11):85-91.
[3] 余東華,芮明杰. 模塊化、企業價值網絡與企業邊界變動[J].中國 工業經濟,2005(10):88-95.
[4] Akifumi Kuchiki and Masatsugu Tsuji. From Agglomeration to Innovation: Upgrading Industrial Clusters in Emerging Economies[M].Palgrave Macmillan, 2010.
[5] Brian Wixted. Innovation System Frontiers: Cluster Networks andGlobal Value [M]. Springer, 2009.
[6] Debresson,C. And Fernand,A.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Review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J].Research Policy, 1991, 20(5): 363-379.
[7] Elias G. Carayannis, Dimitris Assimakopoulos and Masayuki Kon do.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Knowledge Clusters: Findings andInsights from the US, EU and Japan [M].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8] Jeffcutt, P. and Pratt, A. Managing Creativity in the CulturalIndustries [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Vol. 11, No.4: 87-93.
Study o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Innov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on Modularization
Yu Xiao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ve and operation mode of modular network Organizati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rocess and feature on base of the Complexity systematic Theory and Modular Theory.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viewpoint that modular network Orga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thus creative firm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global modular productive network to maximize their innovative proceeds.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 modular network organization; innovative mechanism
(責任編輯:張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