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從外部檢驗一個公司時,我們會看到它有著既定的所有權、治理結構、產品、技術、經營戰略和組織結構、運營體系、管理政策、經營規則、員工特點,還可能看到一系列公開表述的價值觀。在理想狀態下,這些要素之間能很好地相輔相成,從而使公司有良好的業績表現。當公司的表現不太令人滿意時,通常人們會認為問題在于這些因素中的一種或幾種沒有調整好,并且會提出幾個調整建議,以促使其進行重新調整。
我們對此持有不同的觀點。我們認為公司這些有形的因素是由一系列共享理念集合在一起的,這些信念有時是不可言明的,有時又是毫不掩飾的。這些共享信念決定了公司的本質,這一系列共享信念就是我們所謂的身份特征維度,它使公司的一系列有形因素具有了內在一致性,并且給出了一個界限,用以界定在不改變公司本質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多大程度的改變。可口可樂的例子表明,身份特征維度明顯地存在于利益相關者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因為組織和大多數個人一樣,會很自然地將它們的身份特征看作是理所當然的。
正如一個人的身份特征可以通過性別、國際、社會團體、教育文憑或專業技術來確定一樣,一個公司的身份特征維度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它的核心業務、知識基礎、國籍、經營理念、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創始人、公司治理結構或者是這些因素的組合。
關鍵的利益相關者(雇員、所有者、供應商、消費者、銀行家、股東)認為,任何關于公司的核心的、持久的、與眾不同的方面都是公司身份特征的一部分。確定不同身份特征的權重和突出性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將一個公司改變為另一個公司。比如說,技術革新對于蘋果的影響相對于麥當勞來說更為重要。國籍對豐田的身份特征界定遠遠超過了它對谷歌的界定力度。
身份特征界定反映了人們對公司本質特征的主觀的、共享的信念。這就意味著,在同一時期、同一領域,有著相同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兩個公司仍然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維度的身份特征界定。惠普和英特爾就是很好的例子。惠普歷史上的大多數身份特征都是經營特定業務的,即著名的惠普之道,而英特爾公司的身份特征則概括為“超越未來”,即在不斷的技術革新中進行管理。
(本文摘自《公司的靈魂:如何管理你公司的身份特征》P.23-25)
《新地理:數字經濟如何重塑美國地貌》
作者:[美]喬爾#12539;科特金
譯者:王玉平王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7月
薦讀理由:本書是關于數字革命如何重塑美國人的生活和工作的開山之作。很多人認為,隨著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爆炸性變革以及工作地點的選擇更加自由,地點的重要性似乎大大減弱了。但作者獨具慧眼地發現:恰恰相反,地點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在信息時代,經濟從對自然資源或廉價勞動力的依賴中解脫出來,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找到最理想的地點。本書對美國資源的重大轉變進行了解讀,集中論述了數字革命對城市的驚人影響。
《中國上市公司欺詐行為分析及監管研究》
作者:李啟平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0年6月
薦讀理由:作者針對中國證券市場呈現的欺詐現象,通過內因和外因的分析,總結了中國上市公司欺詐的動機。基于經濟學視角,深入闡述了中國上市公司的欺詐成因,對上市公司、投資者和監管機構三者之間的行為策略進行了邏輯推導,并對監管中的“搭便車”行為進行了解釋。利用事件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多元回歸分析法,對上市公司欺詐行為進行了實證分析,進一步揭示欺詐行為對證券市場功能的損害。并根據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得出的結論,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欺詐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