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網絡投票的異軍殺出,景谷林業的第一大股東景谷森達敗走麥城,而泰躍系則憑借微弱優勢再次控制了景谷林業的董事會。就連監事會也被泰躍系憑借2∶1的比例收入囊中。對于這樣出乎意料的結果,景谷森達恐怕要感到失落,但是,景谷森達作為持股25.57%的第一大股東仍有通過召集臨時股東大會再次改選董事會的可能。吃一塹長一智,誰說景谷森達不會重整旗鼓,從網絡投票中給泰躍系殺一個回馬槍?因此,此次董事會換屆險勝對于泰躍系也只能說是暫時渡步過一個危機。
景谷林業的控制權之爭可謂是沸沸揚揚,而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第一大股東并不必然能夠控制公司。上市公司股東的高度分散、二級市場和可轉債等特殊法律安排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較之非公眾公司更容易發生變化。即使是擁有上市公司30%以上股權的控股股東,也無法保證能夠將控制權一直置于掌控之下。這一點,正在上演的黃光裕和國美的攻防戰是一個新的例證。即使黃光裕掌握33.98%的股權,也不一定能夠阻止國美去黃光裕化的進程。
同時,控制權的穩定是公司有效經營的必要條件。控制權好比企業的方向盤,如果一輛車有兩個方向盤或者正副駕駛搶著方向盤,那么這輛車翻車或失控的風險就大大增加,也無法正常行駛了。此外,控制權必須與有效的經營相結合才有意義。企業這輛汽車除了要有方向盤,還要有良好的驅動、剎車系統。景谷林業第一屆董事會在泰躍系的控制之下超期服役了兩年,這5年之中,泰躍系雖然控制權在握,但公司主營業務業績并不理想。
進入景谷林業的官方網站新聞頁面,頭條圖片新聞赫然還是“2008年12月9日至10日,市委書記高旭升到公司調研”。最近的公司新聞則是“2010年2月26日,公司召開201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由此可見,在兩虎相爭的情況下,連公司網頁新聞更新這樣的面子工程都陷入了癱瘓狀態,遑論其他?兩虎如果繼續相爭下去,等待公司和股東們的恐怕只能是更為黯淡的業績。
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控制權固然重要,但比控制權更重要的則是大股東之間團結和信任。對于人和與資合相結合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尤其是大股東的之間的團結固然重要,對于純粹資合的股份有限公司,何嘗不是如此?尤其是在現階段,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仍然相對集中的情況下,合則兩利,分則兩敗。一家上市公司有效運轉需要股東層面、董事會層面、經理層面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只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公司則有陷入停擺的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股東層面、董事會層面、經理層面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呢?
有專家或許會建議從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等層面進行相應安排,如股權比例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由第一大股東派出等等?但是,生命之樹常青,而法律只能一時靜態的反映,而且法律也必須通過人發揮作用。因此,公司必須依靠法律同時超越法律,大股東之間相互信任,能夠形成比個體利益更大的共同的目標和利益,否則,法律制度安排得再合理、再完善也只是一紙空文,甚至成為無休止的內斗的工具。
對于普通股民而言,投資其實很簡單,所要做的就是認清形勢,看好董事會的班子,認好人。董事會班子是否能夠同舟共濟,獨立董事是否獨立抑或具備獨立的資本?這么一圈下來,公司的資質大致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簡單的買賣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