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今年53歲,平時身體很好,就是偶爾突然心慌,心臟“撲通撲通”直跳。她查過了心電圖,沒有發現異常,她想知道,“常常感覺心慌”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心臟病常見癥狀
“心慌”是心血管疾病癥狀(醫學上稱心悸),這也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活動就心跳加速,出現心悸的癥狀;心律失常的患者,每當心跳異常時,也出現心悸的癥狀。無論是心功能不全還是心律紊亂,心悸都是在心臟處于病理狀況下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評價心慌與心臟病的關系,就像“親父子”那樣“直系”。
貧血甲亢“嫁禍”心臟
這種普遍存在的緊密聯系,使許多人一說到心慌,就會想到心臟病。
然而,一些有心慌癥狀的患者存在的心慌,既不是心臟病引起的,也與心臟病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但后來卻慢慢地與心臟病結緣了,好像是“嫁”給了心臟病。在貧血、甲亢等情況下心跳加快、出現“心慌”的患者,原本他們的心臟沒有什么疾病,但如果貧血、甲亢等病因長時間沒有消除,那么,貧血、甲亢引起的心慌就會“嫁禍”于心臟,使心臟生病。那就是在心臟負擔不斷加重、超過它的代償能力的情況下,出現心功能不全。這樣,一個原本與心臟病無關的心慌就與心臟病親密“結緣”了。
抑郁憂慮造成心慌
還有一些心慌與心臟病“非親非故”,前后都拉不上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一些抑郁癥、心臟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他們或因勞累、憂慮、失眠,或因心理壓力、精神刺激,甚至無緣無故就出現心慌的癥狀。幸好這一類心慌,既不是心臟病所引起,也不至于對心臟造成實質性的損害。
事實上,心悸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要尋求導致心慌的原因,就要觀察伴隨心慌的其他癥狀,追問心慌患者的病史,注意心慌發生的時間、伴隨癥狀、與勞動的關系,同時進行必要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