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慢慢轉涼,很多人把養生的重點轉到秋冬進補上。專家提醒大家,應先把體內的毒素排掉,為進補掃除障礙,然后再采取相應的進補措施。針對各種不同的癥狀,應采取不同的排毒招數。
經常熬夜熱毒重
經常熬夜,從而導致陰虛火旺,體內蓄積很多熱毒,多有口苦、眼睛經常發紅、小便黃的表現。
【專家支招】 冬瓜、絲瓜性涼,有養陰清熱的作用。可將冬瓜或絲瓜加入適量的水清燉,除加少量的鹽之外,什么作料都不用添加。還應注意少吃油炸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品盡量不沾。熱毒癥狀重的人還可用黃連10克或者金銀花10克煎水服用,癥狀輕者可用燈芯草、通草各3克煎水喝。
“酒場英雄”濕熱重
很多男性推杯換盞,不亦樂乎。還有些男性喜歡三五個人結對吃燒烤。這也是造成濕熱重的主要原因,久而久之,會出現尿頻、尿急、尿黃,陰囊潮濕,大便干燥或溏稀的癥狀。
【專家支招】 薏苡仁米、芡實米煮稀飯,有清熱利濕的作用。赤小豆稀飯能通淋,可改善尿頻、尿急癥狀。生活上要徹底戒除煙酒。
喜好出汗氣滯血瘀
出汗傷陰,導致氣虧陰虛,氣血運行不暢。常表現為悶悶不樂,精神壓抑,感到胸悶,愛嘆氣。
【專家支招】 黃芪有補氣的作用,當歸能活血。將黃芪30克、當歸10克燉老鴨湯,能有效改善氣血不暢。此外,黃花菜有忘憂草的美名,平時可以多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