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乙肝患者一旦確診,家中成員十分擔憂其傳染性,采取了極端的隔離措施,將患者置于另外一片天地,吃飯隔離、睡覺隔離、交談隔離等等。其實,這些做法沒有必要,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科學。如果對乙肝患者施行家庭隔離,對于患者來說是一次沉重的精神打擊,同是一家人,卻要各分東西,視同路人,情感傷害十分巨大。
從科學角度來說,隔離也沒有必要。乙肝傳播的確呈家族聚集特點,但是,這種聚集并非接觸密切所致,乙肝的家族聚集是帶有遺傳性的血親傳播,即所謂的母嬰傳播和父嬰傳播,乙肝的傳播呈現“代代相傳”的特點,呈現垂直向下的傾向,母親——兒女——孫子,但是不會形成水平傳播,也就是所謂的接觸傳播。乙肝夫妻結婚幾十年,另一方極少感染得上乙肝,也就是夫妻同為乙肝的十分罕見,乙肝通過血液、性接觸傳播的病例極少。
乙肝并不通過餐飲、握手、交談、蚊蟲叮咬等方式傳播。沒有乙肝表面抗體形成的乙肝患者的家屬,可以及時接種乙肝疫苗,激發產生具有保護性的乙肝表面抗體,這樣一來,大家在一起,無論是吃飯或是其他各種形式的接觸,都不會傳染上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