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年前因為腦瘤做了手術留下后遺癥,語言不利,記憶力有些減退,但思維還是清晰的。老伴今年62歲了,以前是個脾氣很好的人,跟同事、家人相處很融洽。但是近些年來,變得越來越固執了,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意見聽不進去。
有人上門推銷電話卡,因為家里就我們老兩口,怕不安全我就不讓開門,可老伴不聽,不僅買了卡,還讓人進屋坐。事后家人勸阻她,可是老伴就是聽不進去。她堅持說,自己試了卡,是好的。所以后來又有上門推銷電話卡,老伴還是照舊,結果這回真買了假卡。家里人都以為她吃一塹長一智了,但沒想到她又買了第三次。
我手術后說話寫字都不是很靈光,需要多加練習,老伴就經常當著家人的面說我這不行,那也不行的,經常像訓小孩子似的訓我。兒女們為我鳴不平,可老伴還委屈得不得了。她以前不是這樣的,現在究竟是怎么了?營口讀者羅彬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性格有一個由外傾向內傾轉變的總趨向。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性格大變,有些人即使到了老年,也能對生活的變化應付自如。老年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可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 成熟型 這樣的老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有成就的一生。在離退休時心安理得,毫無掛戀,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十分珍惜每天,對未來的生活并不感到苦惱。
◆ 安樂型 這樣的老人也能夠接受退休后的現狀,心態上悠然自得,對自己目前的處境比較適應。不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事務,社交生活比較窄,也容易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別人身上。
◆ 防御型 這樣的老人不愿別人認為自己老了,沒用了,所以總是忙碌不已,不讓自己有空閑時間,用繁忙的活動來回避自己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或者從別人需要自己的不停忙碌中產生成就感,借以慰藉年老所帶來的失落感。
◆ 易怒型 這樣的老人很難接受老年的來臨,對未能達到的人生目標,產生怨恨和絕望情緒,并將其原因歸罪于別人,對于現實生活不滿。對死亡有較強的恐懼感,怨恨和嫉妒年輕人。
◆ 自責型 他們把自己的一生看成是失敗的一生,悲觀地面對老年生活,認為自己沒有用,到老了又成為家人的累贅,自己活著也失去意義,有時甚至產生抑郁癥或自殺傾向。
老人要學會自我控制
人到老年,能否順利度過,與各自的心理適應模式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成熟型和安樂型的老年人能夠正確選擇和對待晚年生活,用各種方式如上老年大學,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來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防御型和易怒型的老年人由于不服老,傾向于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活動和工作,往往容易超越現實的身體能量,不利于老年生活。自責型的老年人,對各種外部信息的刺激都表現得冷漠而沒有情趣,沒有興致,最終會導致自我封閉,難于與外界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老年人應該善于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監督,有意識地克服和改變性格的不良狀態,讓健康的性格伴隨自己的生活。
您的老伴,過分自我中心,固執己見,喜歡指手畫腳等等,防御型和易怒型性格比較明顯。這就需要家人正確對待。首先是正確認識老年性格變化并非老人的罪過,而是心理年齡特征的表現,是應該得到理解的。其次是家人要針對老人的性格特點來進行心理引導,不要強硬對抗,而應在肯定老人的同時,幫助老人正確對待自己與他人,以便他們更好地適應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