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們已經習慣了處于兩樂、娃哈哈、康師傅、統一、王老吉等諸侯割據的包圍圈中之時,這支來自四川童子軍的突然整體發力,在川渝兩地一時做得風生水起。我們不禁要問,這股異軍突起的新勢力從何而起、能走多遠?
在這個夏天,激情四射的戰場,除了足球,注定還有飲料——
傳統的兩大巨頭百事與可口可樂借助世界杯,宣傳攻勢進行得如火如荼;國產大佬王老吉則憑借強勢的地面推進,將贈飲鋪進了無數餐飲店;除了將酸梅湯、酸棗汁賣得不亦樂乎,康師傅更是豪氣干云,一口氣放送了15億個“再來一瓶”;匯源高調進軍碳酸飲料產品,力推“果汁果樂”;中糧也來橫插一杠,打出“悅活”這張牌……
一時間,飲料市場刀槍林立、金鼓齊鳴,喊殺之聲四起。就在這個這時候,一支斜刺里殺出的新軍,無疑將這個本來就已經足夠混亂的江湖,攪得更加不可開交。
自古英雄出少年?
“嘿巴適川派涼茶,巴適就好!”伴隨著夏日臨近,一則清新的海上風情廣告在重慶各公交車的車載電視上打響,時尚女星徐若王宣更是在鏡頭前傾情出演,一時讓廣大觀眾摸不著頭腦:川派涼茶,是什么?涼茶出廣東,怎么四川也搞起了涼茶?
盡管廣告鋪天蓋地,但大多數人都對于“嘿巴適”涼茶這個全新品牌持懷疑態度:這個川派涼茶的口號,無疑是在挑戰王老吉在涼茶界的霸主地位。一個全新的品牌,做出如此高調的舉動,很難不被人認為是在用雞蛋碰石頭。不過初生牛犢不怕虎,“嘿巴適”此舉雖然引起了無數口水狂噴,卻并不妨礙它抓住人們的眼球。
無獨有偶,早在“嘿巴適”登堂入室之前,另一個川味濃郁的飲料品牌——金沙源淡竹葉飲料,已然憑借熊貓與竹葉兩大標識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一句“去你的油膩”,由“營銷大師”葉茂中親自擔綱設計,在川渝兩地的公交車身、電視臺、樓宇廣告中迅速搶占了自己的座次,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就在成都火車站廣場的對面,一面巨幅廣告迎面而來,占據著整個廣場最顯眼的位置;而在崇尚大排檔文化的重慶,隨時都可以看見身穿“金沙源”綠色制服的促銷小姐,在路邊餐飲店中如穿花蝴蝶一般,極力推薦食客們品嘗一下這種“綠色健康”的飲料。
與此同時,這支新軍中最不引人注目的“華通檸檬”,則通過贊助“花兒朵朵”這個電視節目,在湖南衛視、成都電視臺三套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目標人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其選擇的品牌代言人也與其整體戰略如出一轍:郁可唯,2009年快樂女聲全國四強。
低調,也意味著務實。盡管宣傳不多,但是在成都的各大賣場中,都可以找到華通檸檬產品的身影。在消費者的心目中,華通檸檬旗下的“檸聚力”、“粉檸檬”,至少是混了個臉熟。而從銷售業績來看,每月30%的銷售增量,也使得這家不顯山露水的企業擁有了三家之中最為穩定的表現。
嘿巴適、金沙源、華通檸檬,雖然三家飲料新軍所走的路線截然不同,不過卻有不少的相似之處:三個品牌同樣來自四川,其為人們所認知,又都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事,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四川飲料童子軍”。
在人們已經習慣了處于兩樂、娃哈哈、康師傅、統一、王老吉等諸侯割據的包圍圈中之時,這支來自四川童子軍的突然整體發力,在川渝兩地一時做得風生水起。雖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不過這群“少年”的未來,卻還是一個未知數。大佬們的江湖地位,目前看來仍是牢不可破。
我們不禁要問,這股異軍突起的新勢力從何而來、能走多遠?在與傳統巨頭們的激情搏殺之中,他們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還是曇花一現、繼而全線潰敗?
英雄要問出處
還是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名童子軍各有什么本錢吧。
據四川金沙源食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唐亞英透露,金沙源隸屬于攀枝花鋼城集團,而鋼城集團原來是屬于攀鋼集團下的一個多元化子公司。在鋼鐵行業主輔分離的形勢下,鋼城集團這個附屬企業劃給了地方,而地方政府的要求是:繼續多元化。而金沙源這個飲料的前身,只是服務于攀鋼,產品已經研發很多年,在攀鋼也已經銷售了很多年。
背靠大樹好乘涼。因此金沙源也是三家之中勢頭最為強勁者,各種平面、空中廣告來勢洶洶,出手闊綽,整體營銷推動做得游刃有余。不過,作為一家專注“內銷”的企業,現在轉做“出口”,這個轉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而嘿巴適同樣是“身世顯赫”。嘿巴適這個品牌背后的企業叫做“藍光美尚”,其本身就是成都地區主要的桶裝水供應商。而藍光美尚的幕后老板楊鏗,早年以生產汽車配件起步,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在成都開發大型電子電器市場,由此成為當地地產大亨。
楊鏗領導下的“藍光實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房地產、國際貿易、連鎖百貨和項目投資于一體的大型集團。2009年10月21日,楊鏗以70億元的財富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7位。大肆在飲料行業擴軍,也源于楊鏗的二元化思路,在他看來,飲料行業市場容量夠大,是對地產行業的一個有效的補充。
與以上兩家比起來,華通檸檬董事長郭輝的創業經歷,顯得更為曲折。他依靠快消品貿易起家,一度壟斷了四川省內江市的白糖供應,既而又開始投資礦業、房地產業。在不同的行業之間切換,尤其是投資礦產的經歷,讓郭輝意識到控制資源的重要性。
因此,從華通檸檬的布局之初,郭輝著手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上馬生產線,而是壟斷資源。從2004年開始,華通檸檬從簽約農戶、投資檸檬產業園,逐步建立起檸檬產業的優勢。事實上,中國80%以上的檸檬產量出自號稱“中國檸檬之都”的四川安岳。不過,安岳檸檬一直以果實或者粗加工產品對外銷售,而華通總投資10余億元建設的檸檬產區,無疑首當其沖是當地的“第一園區”。
這一點,恰恰是風投們最為看重的優勢:壟斷。不管是技術壟斷、資源壟斷,還是產能壟斷,都是風投們可以炒作的題材。據華通檸檬營銷副總謝越川透露,不少國內外的風投都已瞄上了這家企業。手握重兵,華通檸檬自然可以放手一搏。
而這,也正是華通檸檬在未來發展中可能存在的變數,此事暫且按下不表。三家飲料童子軍的背景非富即貴,實力十分了得,比起那些白手起家的品牌,已經有了太多可以仰仗的“靠山”。而在具體的市場表現當中,他們各自又有怎樣的招數?
定位是與非
“通過市場調查,我們發現,雖然王老吉是涼茶老大,但老二老三的位置懸而未決,這讓川派涼茶看到了發展空間。”藍光美尚的總裁王睿認為,填補了川派涼茶空白的嘿巴適,市場潛力很大。
在整個涼茶市場中,除了王老吉外,和其正、潘高壽、天喔吉吉高等也已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目前的市場格局,基本是廣東、福建雙雄爭霸。但是在嘿巴適的構想當中,隨著川派涼茶的崛起,將來會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樂可以有百事可口,涼茶何不來個王老吉、嘿巴適?”帶著這樣的雄心壯志,嘿巴適把自己定位于和傳統廣東涼茶一樣,都有清熱祛火的功效,但是從原料上,嘿巴適以魚腥草等藥食兩用之植物為原料制成,且更適宜西南地區人群飲用。
這樣的定位,無異于將整個大西南與全國涼茶市場進行一次分疆裂土,而嘿巴適則可以坐地封王,鎮守西南,再圖全國。
這樣的愿景的確美好,但從市場反應來看,消費者卻并不買賬。據記者私下了解,在已經生產出的7萬件嘿巴適涼茶中,真正被終端消化掉的,不足3萬件。
之所以造成如此尷尬,首先,人們從未聽說過川派涼茶這個概念,一直把廣東作為涼茶正宗,而嘿巴適在沒說明川派涼茶比廣東涼茶好在哪里的情況下,如此“山寨”,焉能服眾?其次,嘿巴適的原意是打四川文化這張牌,但“巴適就好”這句話過于感性,更讓人不明所以;再則,產品代言人為時尚明星徐若王宣,更是與涼茶的傳統氣質風馬牛不相及。
與嘿巴適恰恰相反,雖然同為草本飲料,金沙源的產品核心訴求指向明確——去油膩。這樣的定位,既符合消費者的心理要求,又具有競爭優勢。雖然金沙源在宣傳之中也暗示有“降火”的功效,但其從未把自己劃分為“涼茶”一類,巧妙地避開了與王老吉的正面沖突。而其鮮明地標注“淡竹葉”原料的做法,也頗具新鮮感,熊貓與竹葉,恰如其分地代表了四川。
不過從銷售來看,金沙源賣得最好的地區不是別的,正是最需要“去油膩”的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在全國市場的反響卻并不如意。一個簡單的事例可以看出金沙源的問題所在:在王老吉標榜自己“降火”功效的時期,怎么也走不出廣東,而當其宣傳口號變為“怕上火”之時,卻出奇地大火起來。一個細微的改變,讓一種類似于“藥物”的產品訴求,變成了純正的飲料。變化之妙,盡在其中。
與以上兩位童子軍不同的是,華通檸檬顯然是借勢農夫山泉“水溶C100”,依靠上游資源優勢,出兵檸檬這一近兩年來大熱的概念。雖然市面上有水溶C、HELLOC等老前輩,但華通檸檬號稱自己才是真正的檸檬原汁,直指其他產品的要害。
無奈華通檸檬實力稍弱,且運氣不佳。在其第一款產品“檸聚力”已經獲得不少消費者認可的情況下,卻被指認為與其他品牌類似,繼而被叫停。待到其推出第二款產品“粉檸檬”之時,品牌已經稍顯分散,而其后推出的檸檬片、檸檬茶,更是大大地稀釋了原有的市場。
然而,對于飲料快消品而言,市場定位與宣傳固然重要,真正決一生死的時刻,卻在渠道上。一個新產品,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體驗到產品的價值,這個時候,“渠道為王”的重要性便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童子軍們的渠道模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嘿巴適這個品牌是典型的“外行指揮內行”,藍光美尚的董事長,來自于藍光實業的房地產業務這一塊,而其總裁,又來自于酒店業。這樣來自“業外”的人士,很難說對于飲料行業產品的周轉周期、目標市場的識別、渠道的多樣化有多深的了解。
毫無疑問,嘿巴適又是這股新勢力中求勝心最為強烈的。伴隨著強力的廣告推進,嘿巴適也開始迅速向外鋪貨。而在渠道上,嘿巴適與重慶糖酒公司取得了合作,利用糖酒公司在餐飲渠道的優勢,力圖一舉沖出四川。
為了在重慶市場站住腳,嘿巴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給經銷商的政策上,嘿巴適采取了30%的現款,70%鋪底的激進策略,而這30%貨款又被用于市場推廣。如此一來,嘿巴適實際上是在用100%的費用進行擴張。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市場上依然很難覓得嘿巴適的蹤影。
論財大氣粗,金沙源幾乎也不輸于嘿巴適。在經歷短暫的區域市場嘗試性銷售之后,迅速向全國進行推廣。除了在媒體上不計成本的投入,大規模的地面密集性分銷,還采取了避開一些經銷商,直接向終端賒銷這一幾乎已經被快消品行業放棄的手段。
賒銷的問題在于,雖然可以短時間內大面積鋪貨,但相當于銷售終端根本不需投入,就可以控制一定數量的產品,那么在推銷過程中,終端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而且會對未來形成巨大的賬期風險。不過,金沙源的做法也并非一無是處,其每月的出貨量都在10萬件以上,可以說,已經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三家之中,華通檸檬則低調得多:沒有太多的宣傳,其主要的推廣手段,也基本局限于招商會和平面廣告。在區域上,華通檸檬立足于川渝兩地,采取了穩扎穩打的做法,少量、逐步地向華南、華東進行擴張。
在渠道上,華通檸檬首先想到的是在成都、重慶進行精細化運作,直接設立辦事處。在四川的其他城市,則主要采取常規的經銷商模式,并不急于高歌猛進。連謝越川也毫不諱言:“其實現在我們的鋪市率很低。”
不管是穩扎穩打也好,高舉高打也罷,四川飲料童子軍們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已經讓人嘆為觀止。對于飲料行業而言,前期用兩三年時間來虧損,根本不值一提,只要不影響這個品牌的未來,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這些初出茅廬的童子軍們,未來在哪里?
劍指何方
也許這個問題可以更為簡化一點:這些新的飲料品牌應該學什么?學習大品牌們的大投入、大手筆?答案顯然并非如此。“像可口百事那樣,他們僅在成都地區就擁有200人以上的銷售團隊,而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謝越川說。
一個新進入的企業,最為關鍵的就是,有沒有能力利用自己的產品力在渠道中順暢地流動,有沒有能力去建立這樣的渠道。歸結起來就是兩個詞:產品力、渠道。
對于新品牌而言,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和組建龐大的銷售隊伍顯然是不現實的。更多的時候,產品在KA賣場的陳列,已經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推廣手段。而真正把產品賣出去的地方,實際上是眾多的普通分銷商。于是,尋找手中擁有渠道資源的經銷商,又是最為實際的辦法。
從產品力而言,嘿巴適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產品回歸到四川文化上面來,如何明確自己功能性飲料的定位。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破解目前所謂川派涼茶不為消費者所接受的窘境。
而華通檸檬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按照華通檸檬的構想,軟飲料只是其進軍檸檬市場的一個切入點,而打造檸檬的全系列產品才是它真正的志向。“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杯裝茶、其他固態飲料會成為我們的主力產品。”謝越川透露,“當我們走向全國的時候,競爭對手將是優樂美、立頓,而不是其他品牌所面臨的兩樂、康師傅、統一。”
而金沙源在已經具備了后發優勢的情況下,目前需要做的則是更加明確目標人群。在初期已經擁有了如此高的知名度之后,金沙源應該做的,是改變以往大包大攬的推廣方式,針對真正有價值的渠道進行有選擇性的推進。
畢竟,這股飲料新勢力才初涉江湖,水深水淺尚未可知,步履蹣跚在所難免。至于這批來自于四川的童子軍,將會給飲料江湖帶來怎樣的沖擊,一切還要事在人為。
編 輯 陸 坷
E-mail:bl@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