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集體“無厘頭”的時代。
鳳姐、拜金女、《非誠勿擾》里的富二代……總有層出不窮的“刺頭”,惹來全民山呼海嘯的謾罵。
但我們為什么要關注,為什么要謾罵?即便鳳姐的幕后炒作團隊再強大,如果我們不罵,她還會如此順暢地登上“低俗皇后”的寶座嗎?
有人說,是價值觀的混亂讓我們集體“精神虛脫”。在一個視成功為最高理想的社會,“不順”和“忍耐“成為人生的兩種常態,太多人的生活目標已量化為一大堆數字:掙多少錢,住多大房,開多貴車,甚至擁有多少女人……人們羞于平凡、勤于抗爭,如履薄冰,欲壑橫亙。
世界杯上,我們究竟應該關注細膩的腳法,經典的對抗?還是巴拉圭女郎洶涌的乳房又或那條被操縱的章魚?生意場上,我們被惡俗與虛假所侵擾,但真到自己掄袖登場時卻難免走進“形同路徑“。我們總是以一種非此即彼的直線思維強調制勝,頌揚境界頂峰,用欺騙欺騙欺騙欺騙者,用責難去責難責難者。
——可什么是永恒,什么是喧囂?什么是主流,什么事依歸?人的行為,究竟是該以執行自己兩只的指示為依歸,還是以贏得別人的掌聲為依歸。是的,我們應該關注誰,應該關注怎樣的行為?
我們關注經銷商群體。作為中國商業的中堅力量,它似乎并未獲得與之匹配的尊嚴和地位。在廠商關系微妙、二者究竟誰養活了誰的歷史追問中,他們是應該被加冕的無冕之王。
我們關注獐子島。在新經濟新模式爭奪眼球的關口,我們更想了解一個扎根傳統的“海底銀行家”的巨大產業鏈,以及他的“三七定理”。
我們關注陳久霖。除了他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任上的功過是非,我們更關注他獄中的兩次流淚以及如今的尷尬真想。我們不想去評判,只想去還原。
我們關注中國英利。相比獵奇于它究竟花了多少贊助費才把“中國英利”四個大字搬進南非,我們更想追問這個突然“抬出水面”的企業究竟有何成長秘密?中國光伏產業又存在怎樣的未來和機會?
……
一種視角觀察不出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邊角料”,一種邏輯也不訥訥個評判這個社會錯落有致的復雜故事。我們究竟應該以怎樣的價值觀,去耕耘,去聚焦,去關注?
其實,本質和實物的內在邏輯,早已存在心中。
隨波而不逐流,同流而不合污。我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堅持不梳理,只是被惹惱、噱頭牽引到了自己都不認識的地方。
所以,請尊重你心中的價值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