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價值
(《財經》2010年第21期“人民幣香港蓄水”)
這是近期看過的相當具有權威性和嚴謹性的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報道。文章思路清晰,對于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現況、香港所扮演的角色、未來所面臨的問題都做出了深度剖析,值得參考。
香港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市場經濟屬性和靈活的金融體制,應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首選。
之前美元貶值,中東和東南亞不少國家都開始啟用人民幣結算。如果真把香港做成人民幣離岸市場,進而控制住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定價權,之前的人民幣計價股票的呼聲,也將有望成為這個組合拳的動作之一。
《財經網》網友
開始民主監督
(《財經》2010年第21期“十二五:轉型路線圖漸顯”)
“十二五”的大方向完全正確。改革如果長期拖著不動,困難可能會更大。民主的基礎不盡如人意,但不民主又不行,特別是在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民主監督就要從此開始。
訓練出成熟的民主意識,再擴展到政治領域,不完美但可能會少點沖突。
要定出制度來,底層封建殘余意識較多,此為一難;既得利益集團近幾年發展很快,必會造成很大的阻力,此為二難。兩難之中的改革,有底線嗎?都充分準備了嗎?
《財經網》網友
厘清房產稅
(《財經》2010年第21期“房產稅改臨門”)
截至10月,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已實行六個多月,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樓市調控幾乎“黔驢技窮”之時,社會各界把房產稅作為樓市調控的殺手锏,我認為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應盡快推出。
關于房產稅推出問題一直爭論不斷。社會民眾呼吁推出房產稅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房產稅調控手段達到抑制投資投機,降低畸高房價。而專家認為,推出房產稅不是為了降低房價。
民眾最為擔心的是,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會把推出房產稅作為其收入的又一來源。
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可能會無限擴大房產稅的征收范圍,使普通百姓都成為房產稅的征收對象,大大加重百姓負擔。
因此,必須再次厘清推出房產稅的目的。現階段推出房產稅是通過增加住房交易和持有環節的成本,達到抑制住房投機投資、平抑高房價的目的。
這就要求在征收套數上,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住房都作為征收對象。
鄭州 余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