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政治體制影響經濟增長
芝加哥大學 梅爾森
“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增長”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世界經濟與中國發展”圓桌討論會
要從歷史角度關注中國的增長與繁榮。不論什么樣的社會,走向成功的秘訣都源自一個成功的法律體系的存在。純粹的理想化市場理論既不是美國成功的秘訣,也不是歐洲、中國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秘訣。
并不是每一個成功的社會都會有相同的政治經濟體系,但這些成功的體系之間確實應該有一些共性。而另一些不正常的、帶來不良后果的政治經濟體系,人們需要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
經濟上的成功要求分權的努力。這就要求人們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敢為天下先,而且可以保護借此得到的利潤。
產權保護在分權經濟中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集權經濟中并不存在,因為集權經濟中政府會有足夠的權力來保護集權者的產權。
商法在西方社會中是從很久之前就存在的,但在中國并不存在。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里被認為是工業及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但在西方工業革命之后,這種工業及技術上的優勢就不存在了,這說明產權保護對于一個社會的成功非常重要。
亨利二世統治時期,英國普通法和中國宋朝的科舉考試制度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體系。不論是在英國還是中國,相應制度的建立都是為了保護某種權利。通過對比就可以理解這兩種制度的組織形式是多么的不同,在西方,權利是被法律體系所保護的,而在中國古代,權利卻是通過政府官員間的人事關系決定的。
人們需要了解什么樣的政治經濟體系能夠有效地保護產權,這并不是說一個國家需要照搬另一個國家的制度,而是說這些有效的體系之間存在某種共性,那就是:允許個人嘗試新技術,同時制度本身保證嘗試新技術的個人能夠積累這種新技術帶來的財富。
制度
誰來支持公立教育
紐約大學 Sean Corcoran
圣母大學 William Evans
“收入不均、中間選民與支持公立教育”
NBER工作論文16097號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1969年-2006年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超過20%,主要是受高收入階層收入增加的影響。隨著美國人口多樣化,不同種族的多樣人口又會對基本公共服務(如公立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通過對1997年-2000年超過1萬個學區的數據分析,作者檢測了地方收入不平等與財政對公立教育支持的關系。
可能的效應是,特別富的人和窮人都傾向降低對公立教育的支持。理由是最富的人往往偏愛私立教育,而窮人傾向于減稅且增加其他方面的消費,而非支持公立教育。由于中間選民的收入增長得益于最富階層收入增長,會導致政府稅收增加,進而增加公立教育的支出。
實際上,隨著地方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投入卻會增加。而公立教育上的投入增加,主要得益于收集公立教育資金的成本下降,以及中間選民因為最富階層而收入增加。
觀點
學校可問責,教師少流失
得克薩斯州立大學 Li Feng等
“學校問責性與教師流動”
NBER工作論文16070號
根據對學??蓡栘煶潭冗M行不同的分類,以檢測學校問責性與教師流動性之間的關系。自1999年,佛羅里達州學校的可問責性被標為從A到F檔次;2002年,開始實行新的問責評分體系,并逐年進行數據追蹤。
新的問責制度提高了42%的學??蓡栘熜?。研究發現,當學校的可問責性上升時,會減少6.5%的教師離開學校的可能性。而維持一定的師資穩定性,是衡量學校質量的重要標準。
一旦學校的可問責性下降,教師離開學校的可能性會增加42%,且有67%的可能性他們會轉到本地那些可問責性沒有變化的學校。
當轉而限制樣本在數學教師身上,并通過觀察學生數學考試成績來衡量教師的質量時,學校的可問責性不僅改變了教師質量在學校內部的分布,也改變了學校間的教師質量分布。
若學校的可問責性較穩定,不管是離開的教師還是留在學校的教師,質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學校的可問責性下降,則意味著大量高質量教師會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