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經營事業的同時,也要同樣地經營我們的健康。把健康當作事業一樣來經營。
列寧曾經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雖然時代在進步,生活節奏在加快,壓力在增加,但不會休息,不顧生活,只講工作,往往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協調好生活和工作,關注健康,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和事業負責。
提倡人性化管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就是要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胡錦濤總書記說:“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我們的社會需要埋頭苦干、敬業奉獻的人,但不應該以犧牲健康幸福作代價。人所真正追求的是幸福,包括為個人以及為他人創造幸福。而幸福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作為基礎,又談何幸福呢?相對于無邊無際的物質、金錢、名譽、地位的欲望,健康才是第“1”位的,比什么都珍貴。金錢、名譽、地位等都是健康“1”后面的“0”,如果將這個“1”變成“0”,那么后面所有的“0”再多也終究是鏡中月、水中花,隨時隨地隨著“1”的消失而變得毫無意義。所以,我們只有獲得健康的“1”再慢慢地去發展人生后面更多的“0”,人生的意義才能變得更加的圓滿、幸福與快樂。
現代人的疾病無不與健康行為有關。不良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造成人們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人們健康的生活特點就是:工作忙,壓力大,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吸煙喝酒,缺少體育運動。過去,這些對我來說全對得上號,自己一直不懂得關注健康、珍惜身體,以為身體壯、年輕,可以頂得住。
我得銀屑病已有數年。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鱗屑性皮膚病,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二十歲剛出頭我就做秘書工作,有十多年整天與文字打交道。那時的工作狀態可謂: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時常是一個通宵接一個通宵不停歇地爬格子。這種長時間的熬夜與廢寢忘食,對身體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也許病魔跟細菌就是在這種強烈的亞健康的情形下悄無聲息地產生的。
吸煙似乎與寫作有著不解之緣。魯迅作文時總是手不離香煙,聞一多寫詩一直手握煙斗,真可謂青煙鑄美文,香霧出華章。我的寫作環境也是“硝煙彌漫”。接二連三地熬夜,抽大量煙卷,一個通宵能抽六七包,直抽得舌頭發麻、刺痛。人的肺就好比農家的煙囪,長年累月體內積累的毒素可想而知。每當大功告成之時,就像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總想借酒放松發泄一番,但此時人由于體力、精力嚴重透支已疲憊不堪,酒對身體的傷害不言而喻。近些年,雖然工作壓力不如以前大了,但自己仍堅持筆耕不輟,而長時間的電腦寫作,令眼睛疲勞,視力減損,同時作為電子產品,電腦對人體的輻射也是不易察覺的。在鏡子里看看自己,突然發現兩鬢染霜。
我們這代人生不逢時。出生時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普遍身體素質不夠好,后來又經歷文革的磨難,在以后的求學、工作中,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青少年時期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強烈的時不我待感,養成了在事業上對自己過分苛求,拼命三郎般的生活方式,工作中追求凡事要盡善盡美,給自己無窮的壓力。小毛小病幾乎不上醫院,上醫院也只是例行公事。來鎮江工作二十多個年頭,僅參加過一次單位組織的體檢。在壓力如此之大的當今社會,我們在處理紛繁的人情世故,在為事業家庭打拼時,卻往往在一種無意識狀態下忽視了自身的體質狀況。
培根有句名言:“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健康并不是財富,而是人生最大的本錢。財富是可以任意揮霍的,但本錢卻不能揮霍,只能保值、增值,不能貶值。有一個段子說:“高知不如高干,高干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這是一種健康新概念:健康比長壽重要,快樂比健康更重要。還有人說:“60歲前想用健康換一切,60歲后想用一切換健康。”但是,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能比健康更寶貴?所以,我們在經營事業的同時,也要同樣地經營我們的健康。把健康當作事業一樣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