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蚌肉
原料:鮮蚌肉約100克。
制作:鮮蚌肉搗爛,用水燉熟。每日二三次,溫服。
效用:除熱止渴,明目解毒。適宜于因內(nèi)熱少津而引起的煩渴不止、目赤腫痛等。
◎冰糖燉香蕉
原料:香蕉2個(gè),冰糖適量。
制作: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熟。
效用:清熱潤(rùn)燥,解毒滑腸。
◎絲瓜粥
原料:嫩鮮絲瓜1條,白米50克,白糖適量。
制作:如常法煮米做粥,半熟時(shí)放入鮮絲瓜(洗凈切成粗段),待粥熟去絲瓜,加糖即成。
效用:清熱解毒,涼血通絡(luò)。可作為瘡瘍病、癰疽熱盛未潰,或已潰而毒熱未清者的輔助食品。
◎白菜綠豆飲
原料:白菜根莖頭1個(gè),綠豆芽30克。
制作:白菜根莖頭洗凈切片,與綠豆芽同煮??曙?。
效用:清熱解毒。凡因外感溫?zé)嶂岸鸬陌l(fā)熱、頭痛、鼻塞、口干、無汗等癥,可飲出微汗。
◎菱角粉粥
原料:菱角粉30兌,白糖適量。
制作:菱角粉加7K打糊,放入沸水中熬熟,加糖即成。
效用:清熱解毒,益胃安中。適宜于因傷風(fēng)、受暑所致發(fā)熱,熱灼胃津而引起的口渴、食少、煩熱等。因飲酒過量而損傷胃津者也可食用。
◎拌銀耳
原料:干銀耳12克,白糖、食醋適量。
制作:銀耳泡發(fā),去除雜質(zhì)、蒂頭、泥沙,用溫水沖洗,撕成小塊放入盤內(nèi),加白糖和醋拌勻后即可食用。
效用:涼血、清熱、消炎。適宜于高血壓、蕁麻疹、瘀點(diǎn)紫斑、無名發(fā)熱等。
◎竹葉粥
原料:鮮竹葉45克(干品30克或淡竹葉50克),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砂糖少許。
制作:竹葉洗干凈,同石膏加水煎、去渣,放入粳米,煮成稀粥。
效用:清心火,除煩熱,利小便。適宜于溫?zé)岵】诳识囡?、心煩、目赤、口舌生瘡糜爛、小便黃赤短少,或淋痛(包括急性膀胱炎),以及小兒高熱驚風(fēng)等。
◎篩公英粥
原料:干蒲公英60克(鮮品90克),粳米100克。
制作:取蒲公英帶根的全草,洗凈、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適宜于急性乳腺炎、乳腫痛、急性扁桃體炎、疔瘡熱毒、尿路感染、傳染性肝炎、膽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眼結(jié)膜炎等。
◎綠茶煎
原料:綠茶100克,醋適量。
制作:綠茶煎取濃汁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醋10毫升,熱飲。
效用:清熱、解毒、殺菌、止痢。
◎胖大海飲
原料:胖大海3枚,白糖適量。
制作:用滾開水泡沏胖大海。飲時(shí)澄汁加入白糖少許,再飲再沏。此為一日量(不隔夜)。
效用:清熱、利咽。適宜于因肺熱而引起的喉干腫痛、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大便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