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健康管理應該從6個方面展開。在上期的文章中,我們闡述了前3個方面,下面,我們將繼續探討這一話題。
4.減輕體重 肥胖者因全身血管床面積和心臟負擔增加,引起胰島素抵抗而引起血壓升高,尤其是向心性肥胖,上述效應更加明顯。此外,減少體重還可增強降壓藥的降壓效果。
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增長很快。超重率達22.8%,肥胖率為7.1%,兩者合并達29.9%,比例相當高。超重和肥胖在引起血壓升高的同時,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對機體代謝的影響更大,它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誘發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而且對血壓的影響也更為明顯。
飲食過量和缺乏體育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首先,應該解決攝取過量的問題。應該對本人的飲食習慣進行詳細的調查,發現問題所在,如吃零食的習慣。吃夜宵的習慣,喜歡吃肥肉、吃甜點的習慣,吃飯快的習慣,吃飯過最過飽的習慣,這些習慣均可能導致攝取過量。其次,應該提倡家中購買體重秤,養成經常測量體重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敏感意識到體重的增加。
5.適度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 體力活動過少可引起向心性肥胖、胰島素抵抗以及自主神經調節功能下降,從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適當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可增加熱量的消耗,減少體內脂肪蓄積,使體重降低,緩解精神緊張,減少高血壓發生的幾率,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狀態。
研究表明,運動能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減少兒茶酚胺釋放,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運動還能降低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從而使血管擴張利鈉利水,降低血容量,使血壓下降。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球類運動、健美操等以及適度的體力勞動都是鍛煉的好方法。我國傳統的運動和醫療保健方法,如氣功和太極拳。能增進人體健康,對高血壓的防治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高血壓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量要循序漸進,從輕度運動開始,逐漸加大運動量。但決不能勉強。這里要強調的是,體力活動或運動要不拘形式,任何引起體力消耗的活動均有健康效應,如散步、上樓梯、多站立等。其中有氧運動對改善機體代謝功能和降低血壓的作用更好。
6.其他 戒煙。吸煙對血壓雖然沒有直接影響,但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吸煙),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加之吸煙的致癌作用及多方面對健康的危害,因此,提倡全人群不吸煙、戒煙,減少被動吸煙。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與血壓水平密切相關,緊張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長期焦慮、煩惱等不良情緒。以及生活無規律,容易引發高血壓。緊張的刺激引起血中兒茶酚胺類激素升高,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因此。正常血壓的人和高血壓患者在受到精神刺激后。血壓都可能驟然升高,后者血壓升高更為明顯。如果血壓升高過于強烈持久,可導致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性和器質性損害。因此,保持平和穩定的心理和情緒狀態,適當地緩解緊張情緒,及時排除負性情緒的影響,對于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血壓患者若情緒長期不穩定也會影響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效果,嚴重者可引發腦卒中或心肌梗塞等并發癥。因此,有高血壓傾向的人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參加一些富有情趣的體育和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