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館與中國國家館僅一步之遙。展館外形如飄逸的云朵,似飛翔的翅膀,寓意新西蘭是“白云覆蓋下的土地”。展館的正前方是一個白色遮陽棚,觀眾在這里等候時,會有毛利表演團隊載歌載舞。
參觀者首先步入迎賓廣場,這里是對天父地母的實體呈現:象征大地的廣場上樹立著白色柱子群,代表了高聳的森林,支撐起象征天空的白色天篷。進入展館,參觀者即可看到雙手撐地、雙腳頂天的Tane雕像,這座高達5米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現了Tane準備分開天父和地母、為世界帶來光明的那一刻。
在新西蘭,玉石有很強的象征意義,代表了威嚴和力量。新西蘭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塊重達 1.8 噸的Pounamu(玉石)巨石,這塊玉石代表了新西蘭的靈魂。該玉石被安置于新西蘭館的迎賓區,參觀者不但能面對面地觀賞,還能親手觸摸。
世博會期間,新西蘭最古老的奧塔哥博物館選送展出的玉器是一個被毛利部落酋長代代相傳的玉掛墜,外型為一個盤腿而坐的毛利人,若有所思的神態惟妙惟肖。
新西蘭館的一大亮點是屋頂花園,在這里,參觀者將能看到諸多第一次進入中國的新西蘭本土珍貴植物物種。對新西蘭人來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住的房子都有花園。 花園呈斜坡狀從8米高處傾斜而下,即使從遠處眺望,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美麗的風景。
觀眾在新西蘭的海邊、城市、曠野“旅行”的過程中,每隔幾分鐘就會有狂風暴雨夾雜著電閃雷鳴掃過整個場館,之后一切又很快恢復平靜。 不過,它們都是高科技虛擬的,觀眾不用擔心身上會被打濕。
新西蘭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最早一批到新西蘭的華人移民應該是在1863年左右,華人到新西蘭的歷史甚至要超過許多歐洲移民。毛利人最早的祖先來自東北亞,有可能還是來自于中國的某一個民族。
新西蘭國家館日: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