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大廚打來電話:“今天碰頭在港匯廣場六樓。”“港匯廣場六樓有N家餐館,是哪一家呢?”我當然要落實確切地點。家顯然是賣一下關子:“請您猜個隱謎,它是一枝竹。這是家日式創作料理店。”
猜謎可難不倒我。再說,日本料理可是我所喜愛的。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一般只進兩類自認為比較衛生的餐館,那就是日本料理店和清真餐館。
乘地鐵一號線到徐家匯,沿著自動扶梯就到港匯廣場,再換乘直行電梯到六樓,一眼就看到“隱竹”,那不就是隱在鬧市的一枝竹嗎?進門接受服務小姐“夾道歡迎”后,一眼就看見家一家三口在咪咪笑。
刺身是日本料理永恒的主題。日本是一個聰明、好學又有創意的民族。刺身源自中國古代的“膾”的生魚片部分(生肉片被韓國學去),但當然比“膾”精細,由于拆骨剔刺,城市垃圾就減少了。厚厚的紅的是金槍魚,金黃色是三文魚,白的薄的是鯛魚。生魚片用的魚種多,早年怕分不清,將該魚種的鰭刺在魚肉上,故叫“刺身”,讀如“薩西米”。薩西米要先蘸芥末,然后夾幾根蘿卜絲,再將未蘸芥末那面蘸醬油,那樣才好吃。薩西米中的海膽黃黃的,非常新鮮,這可是吃一個少一個的好東西。豬肉也吃,那是烤肉,和風豬排用的是上好的里脊肉。我愛吃納豆,要了一小碟攪一下吃,那是發酵的長壽食品呀!發酵食品還有味噌湯,日本人叫“米索希魯”,營養好味道好。當然要吃壽司,小小的,可以一口一個,上面還覆蓋著一片生魚片。還有番茄炸蝦、樸葉牛肉,創意多多。
在透明的廚房里忙著的老板阿凱終于出場,請他談談“隱竹”的由來。他娓娓道來:隱是逸于都市繁華之中,遠離塵世誘惑的意思;而竹則代表儒家文化所期望的君子品格。“隱竹”日式創作料理,在傳統定義的“竹有四德——剛、柔、忠、義”框架下,結合日式料理的精神,賦予美食文化以獨特內涵。融會貫通亞洲飲食文化的精粹,創立日本創意料理“隱竹”品牌。竹的四德:勁本堅節,不受霜雪,剛也——堅持上乘口味來自于食材的天然質地,也來自于一年365天中每一份“過期不候”的美味。“隱竹”堅持選用正當時令的上乘食材,深知顧客的期待不容辜負。堅守原則,始終如一。綠葉萋萋,翠筠浮浮,柔也—— “創作”料理是對傳統日式料理的改良、革新,甚至是顛覆。它植根于廚師深厚的技藝積淀,為瞬間靈感所激發,并將最終點燃品嘗者味覺上的驚喜。渾然天成,不拘一格。虛心而直,無所隱蔽,忠也——簡單餐廳內一物一景,無不體現設計者的質樸情懷。我堅信,飲食文化應始終忠于食物本身。至簡單,因而更華麗。不孤根以挺聳,必相依以擢秀,義也——謙卑追求上乘品質,卻決不以此自矜。“隱竹”始終致力于讓更多人品嘗到最精良純正的日式料理,以及其中蘊含的飲食文化。本著一顆謙卑的心,“隱竹”將每位客人奉為上賓,絕無例外。
阿凱的話,讓我豁然開朗。一面步出餐廳,一面四處張望,餐廳的環境優雅靜謐,小桌之間稀稀疏疏排列著,每桌一個迷你小臺燈,營造出幽黯浪漫的情調,特別適合情侶邊吃邊聊地享受輕松,也適合在購物過后的片刻小憩。除了舒服的座位之外,整個餐廳內廚房就占了1/3的面積,用透明玻璃隔著,客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廚房里穿戴整齊而又忙碌著的大廚們。出自他們之手的每一道菜肴的制作過程也都一目了然。盡管隱竹把店開在鬧市中心數一數二的豪華高消費場所內,卻依然保持了宜人大眾化的消費價格,更讓人心動的是店內有大量豐盛品種的日本料理,制作手藝相當地道,更有正宗美味日式創作料理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