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吃極有特色,一方面是和臺灣相似的閩南文化,另一方面卻又受到福建其他區(qū)域的影響。閩北閩西,語言互不相通,山地海洋的飲食自然大相徑庭。因此,廈門的吃可以稱得上是璀璨琳瑯,同時也是熱鬧歡騰的,人們并不講究精致或是情調(diào),味道好即是對食物的要求,人們從早到晚都在樂呵呵地吃著笑著,慢慢地享受著,純粹地生活著。
去廈門旅行的人一定會看到各種告訴你如何走街串巷找到正宗小吃店的小冊子甚至還有美食地圖。但當我們按圖索驥走街串巷地找到那名聲響亮的所謂家傳老店時,許多時候發(fā)現(xiàn)它們僅僅是路邊一家很小的店鋪,門口有著一口永遠翻滾著的大鍋,店里是曖昧的昏黃燈光和零落的桌椅,還有正在熱火朝天埋頭苦吃的人們,從他們滿足的臉上證明了這家店的好味道。
沙茶面
沙茶面在廈門街頭極為普遍,這是一種具有濃重潮州特色的小吃。在廈門路邊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手寫的“沙茶面”招牌,充滿了生活氣息,可見當?shù)厝艘彩呛芟矚g這種面食的。具體做法是將鴨心、鴨腸、鴨腱、丸子、瘦肉、蝦仁、豬腰等配料在沙茶湯里汆熟后,扣在燙熟的面條或是粉絲上面,再淋上沙茶湯即可。沙茶面最講究的就是這濃濃的沙茶湯了,先將沙茶醬、花生醬放進大骨湯中攪勻,旺火上燒沸后,改成小火慢慢讓它沸騰,散發(fā)出濃濃香氣,最后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端上來時看到的是黃色的沙茶湯浸泡著蝦仁、鴨肉等誘人的食材,湯上面還有黃色的油脂逗人食欲。吃進口,所有功力不言而喻,面條很是勁道,除此之外還吃得到磨碎的花生香氣,配料則有海鮮的氣息,細細品一下,莫名的有一點淡淡的甜味,鮮美異常。別說游客們紛紛為沙茶面神魂顛倒了,就連吃了許多年的廈門人幾天不吃都會莫名地想念呢!
來到廈門,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鼓浪嶼,都說這個小島是廈門的精髓所在,島上終年藏綠,不知里面掩藏了多少寧靜的午后和靜謐的心事,還有一份暖暖的懷舊情思。在上鼓浪嶼之前看到一本旅游指南上寫著上島一定要做的幾件事“泡壺釅釅的烏龍茶、學幾句地道的閩南話、找條喜歡的小路、站在海邊發(fā)發(fā)呆、聽場音樂會、吃各種名小吃,逛逛玲瑯滿目的海鮮市場,拜訪一下曾經(jīng)的名人居所”。帶著一份憧憬,我們乘著輪渡上了鼓浪嶼,上了島后發(fā)現(xiàn)這里比起廈門來更加閑適。島上沒有汽車,所有的交通都是通過人們的雙腿實現(xiàn),而風景實在優(yōu)美,讓人舍不得走得太快,生怕錯過了美景。鼓浪嶼上最多的是鋼琴,還有各種咖啡館。這里的許多咖啡館都是借著以前的歐式建筑作為店鋪的,斑駁的墻面仿佛昭示著那些流過的時光蹤影。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些咖啡館們成為人們懷舊或是放松的最佳選擇。選一家有著爵士樂和柔和燈光的咖啡館,點一杯咖啡,一份甜美的糕餅,捧著一本書,給遠方的朋友們寫幾張明信片,或是寫下自己此時的內(nèi)心感受,或是什么都不做地發(fā)一會呆,便能消磨整個下午。路邊的美食更是層出不窮,既飽了眼福,口福也是一點不打折扣呢!
魚丸,炸五香,海蠣煎
泉州路上某個庭院家庭自家做的魚丸不容錯過,招牌上寫著的“鯊魚丸”頗為煞人,端上來時看見雪白的魚丸顆顆飽滿,筋道挺實,里面包著加蔥的肉餡,浮在大碗的鮮湯上。男主人切蔥,女主人就在旁邊晾衣服,生活閑適而美好,鮮美而樸實的琴島韻味就在這碗湯里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除了魚丸之外,還有海蠣煎、炸五香、燒肉粽等等地道美食。
炸五香聽起來就熱鬧沸騰,做法就是將豬肉切成條狀或塊狀,青蔥白切片,荸薺或薺薯等剁成米粒丁;鴨蛋攪成蛋液,同適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鹽等混合拌勻,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內(nèi)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條狀,在接口處抹點面粉粘住,然后下油鍋炸至呈赤黃色即成。吃時蘸著甜辣醬一起,外表看起來像烤鴨一樣黃金薄脆,吃起來脆脆的,香香的,別有風味。也可以將炸五香放在沙茶面、面線糊中煮一下,雖減少了幾分香脆和咸味,但吸足了湯汁后讓里面的餡料融化一些,一咬下去湯汁迸擠出來盈滿齒頰,是另一種滿足的美味。
海蠣煎也不容錯過,用新鮮海蠣,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成誘人的金黃色。吃的時候佐以蒜泥、香菜、沙茶醬或是甜辣醬。幾乎每張桌子上大快朵頤的人們都會點一份海蠣煎呢,人氣絲毫不輸沙茶面。新鮮的海蠣柔軟無比,透著淡淡的海鮮特有的甜味,配上甜辣醬一起下肚,舒暢熨帖。吃一口海蠣煎,再喝上一口清淡鮮美的魚丸湯,廈門的味道都融在這美妙的食物之中了。
春卷,燒肉粽,鴨肉粥,金包銀
鼓浪嶼上路邊的小吃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在大中路每天下午有個老阿姨推著自行車在弄口賣廈門特色的春卷,里面有麥糖、花生、蘿卜絲……味道很有層次,一口咬下去,有麥糖的甜香,花生的脆,蘿卜色的韌,再配上柔軟的餅皮,口感豐富而奇妙,卻是美味的。
燒肉粽也是幾乎每個小食店都會有的當?shù)匦〕裕疫€有些年頭較為久遠的店主阿媽堅持稱自己做的才是真正正宗的燒肉粽,說自家的肉粽有著最黏糯的米仁,最醇厚的香菇,最鮮甜的栗子,最肥嫩的豬肉秘制而成的燒肉。舒婷說過“臺灣飲食和廈門飲食之區(qū)別,不過是一條街的街頭到街尾而已。要不,一曲燒肉粽怎唱遍海峽兩岸?也只有臺灣人和閩南人的鼻子才能隔三條街就聞到燒肉粽的香味。”可見人們對于燒肉粽的深厚情感。剛從鍋里拿出來的燒肉粽去掉那一層粽葉,加上甜辣醬,吃口香甜嫩滑,油潤不膩,接著咬上幾嘴,里面精彩的蝦米、香菇、栗子等等餡料一個個冒出來給人驚喜,也給我們大大的滿足。吃燒肉粽要是嫌有些口干,就同時來一碗鴨肉粥吧。它的做法類似沙茶面,事先熬好的底粥再加上自選的澆頭,5元一碗的鴨肉粥端上來一看,里面赫然是好幾大塊鴨肉。喝一口粥,綿軟鮮香,吃一嘴鴨肉,肉質(zhì)肥嫩鮮美,再叫老板剪一段油條浸在滾燙的粥里,吸飽了湯汁的油條脹鼓鼓的,美味異常。一碗鴨肉粥下肚,腹中溫暖實在,好像全身每個毛孔都很是舒暢。
還有一種名曰“金包銀”的蒸制食品,外皮加入了澄面,蒸熟后甚至有些透明,可以看得到里面的肉粒香菇等等各種誘人的食材。滿臉堆笑的阿婆遞給我一個,趕忙趁熱咬上一口,外皮很有韌性,餡料豐富,味道一如既往地充滿了異香,嘗得到大蒜和香菇的咸香,還有香甜的花生醬拌在里面,吃起來很是舒服。一邊吃著“金包銀”,一邊在鼓浪嶼上面窄窄的街道上慢慢地徜徉,享受著廈門歡快的陽光,人生何求?
燒仙草
在上海的時候我和幾個同行的女友就非常喜歡這種既美容、味道又好的輕松冷飲。來到燒仙草發(fā)源的閩南地區(qū)怎能不試試正宗的燒仙草呢?冷飲店里自然是少不了它的,于是我們就一路一杯一杯地吃著,十分過癮。這里的燒仙草餡料極豐富,有煮得糯糯的薏米仁,粉粉的紅豆,QQ的芋圓,爽滑的粉果,當然還少不了細滑清涼的仙草,再澆上一勺香甜的奶茶,撒上脆脆的花生粒增加香味,一杯熱鬧的燒仙草就登場了,趕快出去迎接那等待的目光。一邊捧著燒仙草喝著,一邊欣賞鼓浪嶼上充滿歷史意味的老式建筑,一邊享受著廈門暖暖而燦爛的陽光,時光仿佛都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