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有家外觀典雅的餐廳,名為Bitbitcafe。在餐廳林立的臺北,這家餐廳外形并不特別引人注目,但一推開門,不少客人會嚇一跳,因為從侍應到廚師平均年齡只有10歲,端菜點菜的都是才小學一年級的兒童。服務的客人除了自己的父母,還有其他客人。這家Bitbitcafe的老板就是臺灣專欄作家蔡穎親開辦的。去年,蔡穎親受其媽媽所托,希望他能寫烹飪專欄。為了使自己專欄別有個性,蔡穎親突發奇想:現今的孩子,多為嬌生慣養,別說幫家里人做飯,洗碗端菜的家務活也不肯干。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卻處處要家長為自己操心。作為兒童專欄作家的蔡穎親就特地開了這家餐廳,每月開放兩天讓小朋友親自感受招呼客人、端菜、洗碗和打掃衛生等事務。讓小孩子在實踐中體會為他人服務,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實際感受,并且可以獨立解決困難。
這個Bitbitcafe是作為一個課程來開辦的,至今已舉辦了13場,每月舉行兩場。每次課程只有12個人參加,由大同學帶兩個小同學,但無論大小其實都是小學生。為了保證安全,餐廳里只供應冷食、三明治和冰凍飲料等,就是為了怕燙傷小朋友。因學生家長反應強烈,目前已有400多個學生在排隊等候,至少要等8個月才能輪到。
雖然這個餐廳開在臺北,筆者倒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讓小孩子有個成長的實驗課堂。不知上海能不能也有這樣的條件,讓我們嬌生慣養的小朋友得以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