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文學(xué)校接小兒子放學(xué)。老師隨口問:“晚飯媽媽給你做什么好吃的?”小兒子一愣,半天才想明白:“我媽媽不做飯,只有我們出去露營的時候她才做飯。”
小兒子八歲多,說他是中餐館養(yǎng)大的,一點不夸張。從他一歲長滿牙時起,基本上就是吃我?guī)Щ丶业耐赓u長大的。那時候小兒子還不會說話,有時候我?guī)ベI飯,他竟然會伸出小手,指指點點地點菜,逗得老板娘哈哈大笑。
其實我以前在家是做飯的,后來可以說是被丈夫“慣”壞了。自從搬到現(xiàn)在住的城市,附近大大小小的中餐館無數(shù),徹底滿足了我的中國胃。丈夫發(fā)話了:“不能把青春浪費在廚房里。”于是我的“煮”婦生涯結(jié)束,開始了買外賣的日子。
我去得最多的,是家旁邊的商業(yè)廣場里的美食中心(Food Court),那里有好幾家不同口味的中式快餐店,每家都有三十來道菜可供挑選,而且常換花樣,想吃膩都難。那里的飯菜物美價廉,三菜一湯的便當只要5美元,量也很大,通常買兩個便當菜外賣,就夠我們一家的晚餐加上第二天我和丈夫帶的午餐。這樣算下來,在外面買了吃,比在家里自己做還要劃算,我也就心安理得不做飯了。周末,我們?nèi)視ゲ煌闹胁宛^換換口味,從粵菜到川菜,從海鮮到燒烤,從火鍋到自助……永遠不帶重樣的。
一定有人說總吃外面的不健康。朋友看到壯壯實實、發(fā)育均衡的小兒子,看到身材依然如當年一樣苗條的我,都嘖嘖稱奇,從為我擔心轉(zhuǎn)而向我取經(jīng)。實踐出真知,外賣買得久了,我還真買出了心得,點菜也點出了經(jīng)驗。餐館的菜的確大都比自己家做的油多,而且常放味精,但并不等于就不能吃出健康。
1、葷素搭配即使你是肉食動物,也要點些“植物”配著。我每次買便當,都保證至少有一半青菜。不知口味是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反正我家兒子從小就愛吃蔬菜,兩歲半的小女兒也是個“綠色”主義者。
2、少吃煎炸炸雞翅、煎丸偶爾吃吃可以,常點可就比垃圾食品好不了多少。我一個星期最多買上一樣煎炸食品。
3、多吃涼拌外賣無疑油比較多,相對而言,涼拌菜就清爽得多;涼拌黃瓜、涼拌海帶、涼拌豆芽、涼拌干絲、涼拌花椰菜……只要有涼拌,我就少買炒菜。
4、遠離內(nèi)臟我超級愛吃動物內(nèi)臟,雞胗、豬肝、腰花……再加上豬腳、雞爪。但這些都是高膽固醇食物,只好放棄,我可不愿意把孩子培養(yǎng)成和我一樣的“垃圾”口味。
5、點豆制品通常我買外賣,蔬菜占一半,豆制品占1/3,剩下的才是肉類,雞肉又多于牛肉、豬肉。有人會覺得,同樣的三菜價錢,豆腐蔬菜的原料要比肉便宜,點豆制品或者青菜吃虧,所以都點肉類。從健康角度算計,這可是“打錯了算盤”。
6、別忘吃魚快餐外賣里魚的種類一般不多,如果炸魚排和裹了厚厚面粉的燒魚片不算,花樣就更少。可是孩子要多吃魚,每周一兩次是起碼的。
7、少飯多菜米面等淀粉類食物,是瘦身之大忌。當然不能因噎廢食,主食必須要吃,量卻要控制。外賣給的飯量本來就沒有菜多,每天每人定量分配米飯,家人養(yǎng)成了控制飯量的習(xí)慣。
8、注意衛(wèi)生洛杉磯對餐館有統(tǒng)一衛(wèi)生評級,據(jù)說大約每3個月政府就會抽查一次。因為烹飪方式的關(guān)系,中餐館A級很難得,通常B級衛(wèi)生就算不錯。衛(wèi)生檢查結(jié)果必須公開貼出,我每到一家餐館都會注意評級,只買B級以上的。
有人問,吃了這么多年外賣,你們不膩啊?我常去的中餐館和中式便當?shù)暧惺畞砑遥考叶加腥氖啦耍瑩Q著樣地買,算起來400多道菜可以挑選。要是自己在家做,怎么也做不出400多道菜吧?
總之,不在于在哪里吃,而在于怎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