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想思維所具有的形象性、比較性、多面性,是受眾成功、有效接受信息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廣播語言表現力的佳徑。本文從受眾的心理需求出發,就如何把握聯想語言運行變化規律,如何加強、運用與發揮聯想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廣播語言 聯想 形象性、比較性、多面性
廣播語言,是指廣播主持人與播音員,或記者播出時的語言,通俗、口語是廣播媒體對語言的基本要求,也是由廣播工作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但是,廣播語言不是簡單地把事情說清楚就行,還要充分體現廣播節目主持人的思想感情和導向目的。語言要做到感人至深,讓聽者為之動心、動情、動容,需要借助比喻、借用、擬人、夸張、排比等語言表現手法加以實現。它所表現的語言多是形象的,是通過大腦想象關聯的、眾多的已知事物來進行比較、選擇、加工,再通過語法藝術來映證與渲染對象,強化語言的表現力。可以說,聯想能夠使人做到用語言對事物或描述、或抒情、或闡述,增強感染力與說服的作用。
在加強廣播口語表現力方面,聯想思維具有三個優勢特點,即形象性、對比性、多面性。如果我們主持人、播音員和記者根椐需要,巧妙地對這些特點加以運用,廣播語言的生動效果就會得到強化。如果進一步去深化,語言就會越發深刻動聽。研究和掌握這種規律,有意識、有目的地訓練、掌握和運用,不斷提高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我們的廣播更加光彩引人。
一、發揮形象聯想 強化語言感染力
形象聯想,分為主動聯想和被動聯想,它可以使自己大腦面對想象的意境“觸景生情”。主動聯想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主動對所經歷過的關聯事物回憶;被動聯想則沒有預定目的,是受到外界刺激作用下的油然而生。比如我們用形象的語言敘述,啟發對方被動聯想,引導對方去揣摩理解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處于這一認識階段,受眾因其好奇心理,會竭力通過對方的只言片語,進行自我經驗的聯想,在想象中體驗、判別對方描述的事物的細節形態,發展變化,未來結果,力圖探究面貌特征,追蹤變化狀況,推想前因后果。抓住這一特點,我們進一步發揮,圍繞主題或以白描刻畫、或以比喻、夸張、擬人、排比等手法進行生動的渲染,引導受眾沿著主持人、播音員或記者的思路,來感受形象動態,激起被動聯想,讓受眾按圖索驥地推想出對方所表達的思想內涵,達到雙方感情上的“共鳴”。
主持人在報道合九鐵路建設時用了這么一段描述“廣袤的江淮大地,如今正迅速崛起一條鋼鐵巨龍。它從合肥西郊的地平線上探身起步,從此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頑強地向著江西九江大橋挺進。龍吟聲聲,響遏云云。這,就是合九鐵路。”當我們聽到這樣的語言,不禁深深為之感染,為什么呢?合九鐵路穿越我省許多經濟落后的縣,可以說建通合九鐵路圓了沿線數百萬群眾致富的夢,用這段形象的語言,誘發了鋼鐵巨龍在受眾的腦海中迅速伸展的想象畫面,激發受眾的期望與信心。如果沒有生動形象的廣播語言去調動受眾的切身感受,也就很難引起聽眾情感的“迸發”。
感染力的產生過程是受眾對“物”的認識過程。語言描述事物越準確形象、生動逼真,越易讓人對事物有完整的認識。感受到事物越真實,產生感情也越就充沛。2008年四川發生了強烈地震,我臺赴四川震區報道組在報道人民軍隊戰斗在災區抗震救災第一線場面時,記者把所搜集的資料和歷歷在目的所見所聞聯系在一起加以聯想加工,文字語言組織的生動形象,加上采用了大量的現場錄音,加強了語境畫面效果。當受眾從廣播中收聽到部隊戰士為人民利益舍身忘死的感人事跡時,一下子被這種真實感拉入了現場,并深受感染。許多聽眾聽完我臺多組可歌可泣的事跡報道后,不禁流下了熱淚,并寄來許多封信,表達出對人民子弟兵無比崇敬的感情。報道也以此達到了弘揚奉獻精神的目的。
形象的聯想,會喚起人們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給受眾更多的想象空間和順其自然的思考余地。因而領悟意義更深刻,傳遞感情更徹底。充分發揮聯想,強化廣播語言的感染力,受眾方能從怡情悅性,牽動人心的感性的廣播語言中獲得思想感情的完整認知。受眾與我們廣播人之間也會貼得更近。
二、刻意比較聯想 增強語言準確性
進一步發揮豐富想象力,以準確的語言,增強受眾感受和理解,是廣播語言的基本要求。努力調動聯想思維,對大腦中許多經歷進行回憶想象、歸納、比較、判斷,提煉出準確反映事物本質的語言,這就是比較聯想的結果。如果說形象聯想重在回憶感知事物的表面,引導人們為之動心傾情,那么,比較聯想作用是對事物進行比較,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進一步提高了廣播語言表述的準確性。
我臺一位主持人在他的節目中評價一位青年企業家時說“從計劃經濟的一潭死水,到商品經濟的波峰浪谷,他都能駕馭商品經營之舟自如航行,滿載而歸。”主持人將計劃經濟的封閉性和商品經濟的開放性,聯想為一潭死水和波峰浪谷,顯現出青年企業家在商海中不同時期駕馭商品經營的風險和智慧。在使聽眾確切地感受到這位青年企業家具有適應時代發展的良好的管理素質和灼知遠見、開拓創新的魄力。
受眾在接受思想感情的過程中,語言準確與感知成正比。所表現的語言越能反映事物特征,揭示事物規律,對大腦的感覺刺激越強烈。聯想與單純想象相比,既有展開想象的豐富性,又有想象的關聯性,豐富性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回憶對象,關聯性有利于所感知的類同事物相互比較認識,得出準確論斷。
我們在廣播中經常需要使用大量精彩生動的語言來表述事件的變化過程,體現自己的思想觀點,或者站在聽眾的角度去審視社會現象。這時,發揮比較聯想作用,提煉出精彩的語言,在節目中,或敘述或議論,強化受眾對觀點的認可,就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比較聯想這種優勢特點,就廣播節目人而言,既是最有效的又是最常用的思維方式。
三、展開多面聯想 促進語言新意感
人類不僅僅滿足對事物的表面認識,還期望從事物的變化中獲得更新的認知。這種新鮮感的索求,說明新意是人們心理的一種需求。這里的新意是指廣播的語言內容要別出新裁、面貌一新。語言的新意來自于多面性聯想。蘇東坡有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給我們一個獨辟蹊徑的啟示,通過對已知事物不同點和面的觀察,會引發相關的、多方面的聯想,可以發現未識事物或事物未識的某一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選擇角度”。
比如三鹿奶粉摻三聚氰胺的事件,如何發掘其未知的一面,給人以新知呢?我們以三鹿奶粉造成嬰兒患病的已知事件為基點,若從三鹿奶粉損害了消費者利益角度考慮,會聯想到三鹿奶粉究竟做了什么?給消費者帶來什么程度的損失,聯想到消費者面對此事的心理和行為上的反應;從三鹿奶粉事件對社會利益影響的角度看,又可以聯想到企業品牌的信譽問題,聯想到食品的安全問題,甚至聯想到影響經濟發展的整個大局;從三鹿奶粉事件對廠家本身影響的角度看,就會聯想到廠家潛規則的存在可能,聯想到社會壓力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還可以聯想到對違法者繩之以法等等。
由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通過以上聯想,就會發現觀察角度不同,或通過多種角度相互比較,就可以尋找到受眾未知的、感興趣的東西,這是橫比結果。縱比是同一角度的縱深聯想,使眼前的具體事物與未來發展推想相比較,尋找到出人意料,非同凡響的新視角。
原北京市長焦若愚在北京市一次人代會上吸煙受到代表批評的報道就很有新意。本來開會吸煙是件小事,與會議又無關,但是,有位記者會后寫稿時,通過橫向比較抓住這個“插曲”,撇開常人報道會議的思路,由“插曲”聯想到大門“禁止吸煙”立牌,又聯想到市長主動接受代表的批評,再伸展聯想到時值全國整頓干部的作風,甚至聯想到對社會的影響,經過將小事放在大環境中聯想比較,找到有新意的落腳點,寫出了體現我國好的民主氛圍的短新聞。后來外國報紙、通訊社不僅多家轉載而且發了評論,贊揚中國干部作風有良好的改變。
聯想思維所具有的形象性、比較性、多面性,是受眾成功、有效接受信息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廣播語言表現力的佳徑。“三性”是相互支持依存的關系,聯想形象是以形象生動的廣播語言來感染受眾;而聯想比較卻以精辟形象廣播語言來讓受眾準確領會思想內涵;而多面聯想產生的廣播語言新意,抓住受眾愛鮮心理,使之樂于接受廣播、自覺感受客觀事物的前提條件。因此,以受眾的心理需求,把握聯想語言運行變化規律,加強、運用與發揮聯想,即可在富有感染力與創造力的廣播語言的空間自由翱翔。
(作者單位:安徽人民廣播電臺總編室)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