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媒介進行良好的輿論引導,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輿論引導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分析影響輿論引導的媒介因素,有助于發掘輿論引導與調控的關鍵點,從而提高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關鍵詞】輿論引導 媒介因素 和諧社會
新疆作為多民族聚居地區,以其獨特的社會特征形成了有別于其他地區的輿論環境,考察分析此輿論環境中的媒介因素,并從媒介出發進行傳播方法分析,有助于發掘輿論引導與調控的關鍵點,從而提高輿論引導在構建和諧新疆中的作用。
一、媒介的輿論引導
社會公眾中存在諸多態度和意見,引導輿論的發展需要媒介進行意見的統一,這就要求具備完善的大眾媒介系統。新疆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完備的大眾傳播組織。自1910年《伊犁白話報》創辦至今,新疆日報、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疆電視臺、天山網等媒體都已實現了漢、維吾爾、蒙古等多語種傳播,覆蓋全疆各地及周邊省區、國家乃至中亞地區。然而,新疆龐大的媒介系統卻缺乏與之相輔相成的媒介公信力。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共有47個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等13個。截至2007年末,新疆總人口為2095.19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為60.7%。①但根據2002——2004年度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阿斯買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現代傳播行為與邊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觀念的沖突與調試》的相關數據顯示,認為黨報反映群眾呼聲差的人數占26.73%,報道不全面的占24.62%,可信度不高的占16.94%,內容枯燥的占12.5%,輿論監督力度不夠的占11.69%,有償新聞多的占7.52%。②報道不全面、可信度不高、輿論監督力度不夠是新疆新聞媒體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些方面直接影響到其公信力。只有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大局展開宣傳工作,堅持團結、穩定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增強政治意識,堅持新聞真實,才能建立強大的媒體公信力,提高媒介的輿論引導力。
二、大眾媒介與受眾
受眾的心理首先基于其身份帶來的自我認識與歸類,并通過各種權力話語的引導,使互不相識的人們建構共享的歸屬感,進而將這種主觀建構的關系想象為一種合法的存在。主體與特定社會文化之間的認同關系和想象關系構成群體形成的基礎。群體建立在個人之上,個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存在,個人的態度總是與他參與的群體的態度相關聯,受群體態度的影響和支持,群體正是依靠這種對個體態度的構建的雙重作用而維系群體內部的凝聚力的。大眾傳媒對受眾態度的引導,總是在受眾所參與群體的影響下發揮作用的。③
具體到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新疆而言,必須在堅持黨中央的民族政策和方針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制作精品節目,來提高漢語、維吾爾語、蒙古語、哈薩克語等各民族語言的節目質量,使受眾養成良好的收視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各族群眾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強化個人的國家意識,以此實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這一傳播訴求。
三、對提高輿論引導力的幾點思考
1、營造充分開放的輿論環境
輿論的良性發展需要言論自由的社會環境,各種意見和聲音才能夠在交流中形成,從而滌除錯誤的輿論成分。在封閉的社會輿論環境中,意見呈現出單一化和主觀化,缺乏理性。同時,外界信息難以進入,人們孤陋寡聞,易受錯誤言論和歪曲事實的影響。在南疆地區,人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信息流通不暢,是非言論難以在交流激蕩中被明辨,人們易受歪曲言論蠱惑。
2、提高媒介素養教育
由于各民族語言的差異,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等少數民族受眾擁有自身獨特的語言結構,直接影響到信息傳播的有效性。陳力丹曾言:“理想的大眾傳播需要理想的傳播接受者充分開發、利用它,來完善自身,造福社會。”④在多民族地區提高輿論引導力,需要大眾媒介針對受眾進行媒介素養教育。
傳播學者詹姆斯·波特在其著作《媒介素養》中,指出媒介素養具有多維度,我們分別通過認知、情感、審美、道德四個維度與媒介中的信息進行互動。這里除了認知層面具有相對客觀的標準,其余均由個人主觀判斷主導,無所謂正誤。于是媒介素養的核心——知識結構,就成為影響受眾參與媒介,并對自身產生影響的中間變量,也是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
大眾媒體具備傳播權威信息和知識的天然屬性,應發揮大眾傳媒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等優勢,傳遞強有力的權威意見,培養各族群眾堅定的國家公民意識,弱化民族意識,改變民族隔閡的刻板印象。此外,在現有漢語普及教學的基礎上,如何更深入地在各族群眾中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使得傳播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識別和國家認同基礎之上,是提高多民族地區輿論引導效率的關鍵。
社會轉型帶來的利益分化和思想多元化,增加了輿論引導的不確定性;新疆與內地時空上的距離以及多民族聚居、地廣人稀、多元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獨特的社會輿論環境與主體特征。誠然,把握輿論引導規律離不開對社會整體系統運作規律的考察,而且唯有將社會輿論置于發展中的社會變動中進行研究,才能真正把大眾傳播媒介置于引導輿論的首要考量因素。因此,只有從輿論主體出發觀照影響輿論引導的媒介因素,并圍繞媒介把握輿論引導的規律,方能真正提高輿論傳播的引導力,促進新疆社會的和諧與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①《新疆概況》[EB/OL].http://www.xinjiang.gov.cn/10013/10003/
10011/2008/44647.htm
②阿斯買·尼亞孜:《新聞傳播與少數民族受眾》[M]。新疆:新疆大學出社.2006:70
③鄭興東:《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256.
④陳力丹:《陳力丹自選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87
(作者:均為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疆大學新聞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