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圖書館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促進社區發展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著人類從工業革命時代進入信息社會時代,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而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有限。針對目前社會上各種信息服務機構良莠不齊的現狀, 迫切需要一個可以信賴的信息服務機構, 社區就有義務為人們提供這個獲取信息的場所。社區圖書館本身所具有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提供服務的特性使社區圖書館可以成為最合適的信息提供者。因此,建立社區圖書館,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一部分在社區內居住, 為業務和學習需要而在業余時間查閱文獻的各行業工作人員和學生的需要。
一、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第一、培育社區文化。構建和諧社區社區文化是構建和諧社區的精神支撐, 是社區居民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是凝聚和激勵社區居民和單位的重要力量。構建和諧社區, 必須建設有特色的、先進的社區文化。盡管社區圖書館的規模不大,目前的基礎設施條件也難稱完備, 但它不是社區文化的點綴和裝飾, 也不僅僅是一項“便民設施”, 而是社區文化的真正中心, 是社區文化的支柱。它在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社區圖書館通過對社區的自然環境、人口、社區組織、文化及社區變遷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開展有計劃的文獻信息交流來豐富人們業余生活。在發揮職能的同時,普遍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 增進社區成員的交往和聯系, 激發社區成員關心、支持、參與社區建設的意識, 培育和諧進取的社區文化, 使社區居民在長期的文化熏陶中培養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從而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素質。
第二、開展社會教育,引導終身學習。這是社區圖書館與生俱來的職能。社區圖書館以其豐富的文獻資料、管理人員等有形資源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氛圍等無形資源為基礎, 廣涉古今, 囊括了中外的各個學科、各種知識, 成為一所“社會大學”, 它作為終身教育最方便、最廣泛、最廉價的基地, 集眾家教育于一身, 對社區居民的文化、知識、道德修養及專業技能等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因此, 它將成為未來時代的寵兒、社會教育的主角。社區圖書館可通過文獻流通及舉辦講座、報告會、閱讀輔導活動等, 培養社區居民的信息素養和道德情操; 可通過開設學習中心、某些專業技能培訓等, 充實社區居民職業新知, 提高社區居民掌握專業技術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第三、開發閑暇時間, 提供休閑娛樂服務。人們的工作時間逐漸縮短, 可供自由支配的休閑時間越來越多,提高休閑質量, 尋求更合理、更健康的娛樂方式, 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 已逐漸成了一種社會時尚。社區圖書館位于居民的生活區內, 與社區居民近距離接觸, 它比其他類型的社區圖書館更有條件為社區居民開發閑暇時間以及提供娛樂休閑的服務。它可以為人們提供安靜閑適的閱讀環境, 提供醫療保健、修身養性、美容時尚等適合社區讀者需要的寓教于樂的休閑性讀物。此外, 還可通過開展讀書品書、專題講座、書畫展覽、學習班等居民喜聞樂見、多姿多彩的活動, 讓居民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放松疲憊的身心, 開闊文化視野, 提高藝術品位和文化素養。
第四、公共社區圖書館系統的延伸和擴充。社區圖書館是面向社區居民實施社會教育的機構。對居民群眾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 是社區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社區圖書館通過開展服務工作改變原有傳統、被動、封閉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 以積極、主動、開放的姿態, 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和讀者的需要, 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覆蓋到基層, 從而提高了社區圖書館自身的地位, 擴大了社區圖書館的社會影響, 促進社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也極大
地推動了我國改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社區圖書館功能定位
第一、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務設施。在解決了“老有所養”之后,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勢必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 將會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老年人年齡大、行動不便, 加上很多老年人還要照看小輩、料理家務, 利用公共社區圖書館有一定的困難。而社區圖書館建立在生活小區, 為老年讀者提供了方便, 是老年讀者讀書看報的最佳選擇。因此社區建立社區圖書館, 必將受到廣大老年人的歡迎。社區圖書館作為生活社區的公益性文化機構, 可成為社區老年人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他們在社區圖書館不僅可以讀書看報、了解天下大事, 而且還可以結交新朋友, 讓社區圖書館成為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的一個中心, 成為老年人同社會聯系的一個主渠道。
第二、為未成年人提供課外學習園地。目前在各個城市, 由于父母工作時間與學校作息時間不同步, 父母無法在校外時間以及寒暑假等時間照顧和有效監管自己的孩子。社區圖書館地處居民生活小區, 不僅安全、學習環境好, 而且還有內容豐富健康的學習資料, 使他們在這里不僅能完成課外作業, 而且可以通過閱讀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為雙職工家庭解決了放學后孩子無處可去的后顧之憂。社區圖書館還可以配合學校“素質教育”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和校外輔導, 開辦讀書興趣小組, 在假期為中小學生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各類讀書活動和知識競賽、征文活動等, 使社區圖書館成為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地。
第三、為下崗職工、待業人員等提供再就業培訓場所。社區圖書館應成為社區的文化信息中心, 而不應是傳統意義的只提供書刊的“圖書”館。社區圖書館可以針對不同年齡的居民開展靈活多樣的服務。針對下崗職工、待業人員、殘疾人員等進行崗位培訓, 舉辦再就業講座等, 聯合社會力量開設各類學習班、培訓班, 如烹飪、剪裁、打字等, 組織他們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增強他們的再就業能力, 追求自我的發展和完善, 同時還可為他們提供就業信息以及相關的經濟信息, 使他們體會到社會的關愛及獲得重新就業的機會。
三、對社區圖書館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創造優良環境。要努力發揮社區圖書館的環境優勢,增強文化學術氛圍,使社區圖書館在靜態環境中感染人和塑造人。花園式的外圍環境、整潔優美的館貌、催人奮進的名人名言、自然的通風采光、整齊有序的圖書、和藹可親的館員、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等,可以營造出寧靜雅致、充滿文化氣息和人文氛圍,這種氛圍能夠感染人、塑造人,增強讀者讀書學習的興趣和自律意識,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行知先生所說,“一種生氣勃勃、穩定和諧、健康向上的環境氛圍,本身就具有廣泛的教育功能。”因此,必須十分重視提升社區圖書館環境的文化品位,在建設中充分發揮社區圖書館“環境育人”的特殊優勢。日本社區圖書館在建館前期經常要考慮諸多因素,比如,讀者查詢、利用文獻信息是否方便,桌椅、沙發等家具配置是否能給讀者創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讀者在室內是否可以隨處飽覽窗外優美的景色,從而觀景休閑、愉悅身心等。滋賀縣立社區圖書館背山而建,為低矮建筑樓,坐落在文化公園內,與美術館毗鄰,前有一人工設置的小池塘,周圍飾以植物和庭石,環境清幽,是個尋覓知識的好去處;野洲社區圖書館,使用通透式玻璃屋頂,采光相當好,不論天晴還是下雨,均能為讀者的閱讀提供明亮、柔和的光線;東近江市立湖東社區圖書館,館舍全為實木建造,色調單純,和諧溫暖,使讀者感覺很舒適,同時,優質的木材也保障了所有書籍防蟲、防濕和防霉。另外,在內部結構上,幾乎所有的社區圖書館都采用了“大開間、靈活隔斷”的開放式建筑模式。不同的閱覽區,均使用不同顏色的標識進行隔斷,整體感覺,分門別類,一目了然,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的建筑思想和服務理念。
第二、人性化服務。隨著社區圖書館服務內涵的延伸,在搞好傳統文明服務的同時,更講究人性化服務,那就是關注和主動察覺讀者的需要,并及時伸出援手,幫助讀者并提供快捷服務。如:鄧小平社區圖書館在雨天免費提供“愛心傘”,為讀者遮風擋雨;為未帶提包的讀者提供環保袋,方便其攜帶圖書;為到館閱讀的讀者提供飲用水和便利售賣服務,為其解除饑渴;為摘抄資料的讀者提供紙、筆和低收費的復印服務等。于細微處見精神,這種人性化的服務,讓讀者感到親切、舒適、方便,覺得在社區圖書館看書是一種休閑,一種享受。為保證殘疾讀者的讀書需求,該館除了專設殘疾人通道、殘疾人專用廁所、殘疾人專座外,還專門設立了殘疾人閱覽室,配備了錄音機、殘疾人專用電腦、盲文書籍、報紙等,使殘疾讀者在館內能充分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對弱勢群體的咨詢需求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為失業者、殘疾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切實幫助,充分體現了社區圖書館的平等意識和關愛讀者的精神。
第三、實現戰略聯姻。社區圖書館知識因社區圖書館資源而存在,沒有社區圖書館資源也就無所謂社區圖書館知識。理論上,社區圖書館存在最佳知識存量,即社區圖書館已有知識存量能滿足社區圖書館資源組織、規劃、配置、開發和利用的需要,社區圖書館戰略聯姻使圖書館可用資源量倍增,導致社區圖書館知識存量大幅增加;其次,聯姻可以加速知識的流動。知識的流動往往取決于知識的差異性與互補性,由于各社區圖書館知識積累方法、手段和經歷各不相同,知識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第三,聯姻可以優化知識結構。聯姻的主要目的是“以他人之強補自己之短”,自然會獲得“他人之強”的相關知識。處于發展中的我國社區圖書館事業,可以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借鑒國際社區圖書館先進的辦館理念和管理經驗等,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使我國社區圖書館真正成為地區經濟和文化建沒的資源保障中心和地區文化事業的標志。
(作者單位:安徽新華發行集團)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