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標題是對文章最有價值的內容的濃縮、概括和提煉,一則好標題不僅能夠增強新聞本身的可讀性和感染力,還能延長讀者在報紙版面上的“停留”時間。由此可見,好的標題制作對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性。
【關鍵詞】讀題時代 標題 吸引眼球
現代新聞傳媒高度發達,人們面對的是一個浪花翻卷的信息海洋,再加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人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仔細閱讀每一條新聞,很多人都是先看新聞的標題,有興趣的就往下看,反之則直接跳過。于是,新聞業內人士將之稱作“讀題時代”。從“題為文眼”到“讀題時代”,標題的本質特征并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標題在新聞乃至整個版面中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被閱讀的新聞里有94%是被調查者先看標題再讀新聞的,讀者通過閱讀標題對新聞的吸收率為34%,而淘汰率為66%。可見標題直接決定了讀者的閱讀取舍。
那么“讀報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標題,怎樣才能使標題一下子吸引讀者的眼球呢?筆者認為作為版面第一視覺元素的標題,既要有與眾不同的“標新”,又要有適合讀者口味的閱讀“韻味”。具體來說就是真實、生動、簡練、獨特、多樣。
一、真實
真實就是要具體,標題中要有事實、有新聞,有讀者希望了解的信息。讓讀者一目了然,忌籠統化,忌概念化。這是新聞標題制作的基本要求。在“讀題時代”,讀者的讀報時間有限,做新聞標題應盡可能多地將打動讀者的主要的關鍵事實或信息“挑”入標題,以事入題,以實立題。
真實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實、樸實,標題要簡短明了,實實在在,讓讀者一看就明白。不要云山霧罩,故弄玄虛。
例如《人民日報》在高考期間發布的一則新聞:
(引題)6月7日,全國1000萬名考生參加高考,嚴重違規者將被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數據庫
(主標)高考作弊一次 污點跟蹤一生
這則標題,準確直接地表達了新聞中最關鍵和讀者最關心的信息,即對高考作弊如何處置,有何影響,一看就清楚明白。
二、生動
新聞標題能否吸引人,事實本身的新聞價值固然很重要,但是深刻的思想能否表達,感人的事件能否傳神勾勒,遣詞造句無疑很重要。生動傳神、妙趣橫生、富有詩意和靈氣的標題,不僅讓人產生閱讀的欲望,更容易打動讀者。
1、修辭手法靈活運用
在制作標題時,要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去說明和描寫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讓標題淺顯易懂。如《深圳晚報》一則曝光個別村干部違規騙取低保的新聞:
(主標)碩鼠 碩鼠 偷我低保
(副標)安康個別村干部領著工資吃低保
這則標題,采用比擬和借代手法,巧用詩詞。由《詩經》名句“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借用而來。用“碩鼠”來比喻一些貪婪的村官,很貼切。這句名詩廣為人知,古語新用,生動形象。
2、語言表達通俗
多運用群眾的生動語言,多聯系群眾的身邊事例,努力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盡可能地用“我們”、“你”等稱謂詞入題,使讀者成為新聞當事人,吸引其關注。二是樹立平民意識,多從內容和語言上考慮怎樣為讀者所接受,怎樣更適合讀者口味。在新聞標題中盡量使標題通俗化、大眾化、幽默化,使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了解信息。
如《深圳商報》的一則標題《萬科手頭“不差錢”》巧用2009年春晚上一句搞笑的小品語言,一句口語化標題一下子拉近了報紙與讀者的距離。
三、簡練
標題不是新聞,它只是新聞的眼睛;標題也不是導語,它是導語中的精華。太長的標題不僅會削弱大字號標題的沖擊力,還會造成人視覺上的疲憊。因此標題必須簡潔明快,用墨不需多,但需精,以最少的字詞傳達盡可能豐富的信息。
如全國“兩會”期間,許多報紙的標題竟達到100字以上。不妨看看《廣州日報》在這方面的創新。
(引題)困難挑戰前所未有 總理報告八提“信心”
(主題)9500億赤字60年最高
(副題)赤字率雖然接近3%的警戒線但風險可控總體安全
這組標題給人感覺直觀、新穎、具體、容易理解。將當日會議的精華內容提煉出來,既幫助讀者找到了總理報告的核心內容,又對引導讀者續看全文作了提示。
當然,新聞標題并非越簡短越好。這里所指的“簡練”,就是指詳略得當、長短適宜的意思,追求言簡意賅。在實際制作標題中,有時一句話說不清楚,我們可以采用肩題、副題進行引出、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四、獨特
標題需要突出特色,個性化的標題新穎別致,才能引人注目。有個性必須要有獨特的視角和不同尋常的觀點。
1、突出“亮點”
制作標題時,應盡量避開大而全、小而全的概括性標題,做到不拘一格地選取角度、側重點,突出一點,如此才能充分反映新聞事件的個性特征。
中國第五次降息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新華社發了通稿,各大報紙大多是“央行大幅降息”作標題予以報道。《現代快報》則選取了一個不同的角度,它的同文標題是《一次降息等于四次降息》。“一次等于四次”,直觀明了地表述了降幅大的程度,又因此很搶眼、很震憾,這個標題做出了新聞中的新聞,真正突出了新聞的亮點。
2、突出“情感”
新聞標題要鮮明地體現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態度和看法,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做到旗幟鮮明,才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華商報》在同一天的版面上報道了中國男足和女足在大賽中一慘敗,一大勝的消息,就用了這樣兩個對稱的標題:
(肩標)國足0:6不敵巴塞羅那 遭遇1979年以來最大敗績
(主標題)臉是這樣丟的!
另一個標題(肩標)3:0輕松拿下韓國隊 中國女足拒絕冷門
(主標)球是這樣踢的!
這種言簡意賅、宣泄般的呼告句式,直接表達出了編者也是讀者的心情。
五、多樣
多樣,是指形式多樣化。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閱讀新聞總帶有太多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于是在新聞標題中蘊含大量的信息就成為一種趨勢。厚題薄文的優勢在于,受眾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多的信息,也便于報紙表述觀點和態度,讓受眾加深印象。
1、多行標題
標題有一行題,雙行題,三行題乃至多行題。其中可能是虛題、實題,也可能是虛實結合題。恰當地運用多行標題,會使標題厚實起來。
2、加長副題
新聞標題的加長,一般是引題和副題的加長,主題一般不會過長,否則會使標題中心不明確。在加長的輔題中,有一種從內容上來說屬于提要題的輔題,它在內容和形式上打破了常規:內容上它超越了僅提示新聞中最主要、最核心文字的局限;形式上變單一為多樣化:既可置于題后文前,又可放在總標題的上方或引題位置,還可置于正文中間。如:《南方周末》對伊拉克戰爭的一則報道:
(主題)“伊拉克 老鼠與貓的戰爭”
(副題)▲暴力是一種“游戲”,任何一個時代有關暴力的“游戲規則”都是在強者主導下制定的,弱者若是按照強者制定的“游戲規則”使用暴力,結果往往是自取滅亡。
▲21世紀世界范圍的恐怖主義戰爭源于美國和西方世界的絕對強大,源于美國及其盟國不明智地同絕對的弱者構成沖突關系。
▲古羅馬帝國的精力是被周圍的蠻族耗盡的,美國的元氣是否會耗在恐怖主義手里?
后面三點提要題是作為副題出現的,這種副題是對主題作進一步的說明和概括,比一般的副題更全面具體地介紹新聞內容,使讀者通過標題即可對新聞內容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標題制作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學問,要在極少的文字里抓取最亮眼的新聞標題,尋求最大的表現力,是個艱苦的過程。只有對每條新聞稿件進行具體分析,想方設法突出每條新聞自身的特點,并運用恰當的句式和大眾化的語言把特點表達出來,方能做出清新亮眼、可圈可點的標題來。因為制作好的新聞標題,不僅是新聞從業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報紙適應市場競爭的需求。
參考文獻
①張志君、徐建華:《新聞標題的藝術》,語文出版社,1998
②彭朝丞:《標題的藝術》,人民日報出版社,1985
③趙剛健,《鮮味 辣味 風味 趣味——給新聞標題“上味”的藝術》,《閱讀與寫作》,2005
④邢惠鈴,《新聞標題的制作》,《現代語文》,2006
(作者單位:池州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