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展示的,是向所有人開放的新社交理念,沒有門檻,沒有歧視,正好代表了整個校園學生的想法,由此激發了它的成功:從哈佛大學內部的社交網站,擴展至常春藤名校間的聯盟,最終席卷全球。現在,它擁有5億用戶,并仍然保持快速的增長,其一個月所增加的用戶數量相當于雅虎一年所增加的用戶數。今年6月,Facebook的CEO馬克#8226;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公開表示,明年網站的用戶數有望達到10億。
以Facebook為代表的SNS網站,其核心價值究竟是什么?
以Facebook為代表的SNS認為:人是互聯網的中心,未來的互聯網是人的互聯網,而不是信息之間超鏈接的聯網,信息是無限的,但只有依托于人才會產生意義。互聯網從未像今天一樣,對普通用戶更趨近于一個平臺,而不是一個許多工具的聯合體。
互聯網的“社會屬性”
用戶選擇使用Facebook,是因為它能夠提供“保持聯系”的核心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以Facebook為代表的SNS認為人是互聯網的中心,未來的互聯網是人的互聯網,而不是信息之間超鏈接的聯網,信息是無限的,但只有依托于人才會產生意義。《時代》周刊稱,互聯網的第一個成長階段是將信息上傳至網絡,并通過各種門戶網站和后來的搜索引擎,為網民們尋找信息蕩平道路;而目前,其發展重點是令網民間直接連接,他們所聚合生產出的信息不再是單一的、模式化的標準答案,感情和喜好摻雜進了他們的選擇和活動中,網絡世界因此而更多元,網絡和人的關系也更親密。
“社交圖譜”是馬克在首屆f8開發者大會上提出的。這個術語指的是“由各種邊界連接而成的節點集”?;ヂ摼W本身就是最大的網絡圖譜。單個的網頁就是節點,超鏈接就是邊界。在社交圖譜中,“節點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今年在第三屆f8 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推出Open Graph(開放性社交圖譜),再一次用實際行動強調互聯網“社會屬性”的重要性。
Facebook的數據庫存儲有全球超過5億用戶的個人信息,其中包括用戶基本資料,如姓名、性別、地址、教育情況、工作、個人興趣愛好等,還包括用戶的社會關系網絡信息,如家庭成員信息、同事同學關系網絡信息、朋友關系網絡信息等。推出Open Graph之后,Facebook可以獲得用戶最近在互聯網上的活動信息,如訪問了哪些網站、“Like”哪些歌曲等。
反觀國內,以人人網為代表的SNS網站似乎也朝著同一方向行進。人人網以真實用戶為基本“單元”,每個用戶的同學、同事、朋友乃至親戚和家人,構成一張張以真實關系為基礎的、穩定的社交網絡,而每個網絡之間,又在各個成員的不同人生階段充滿交匯的可能。正是基于這樣的一份“真實”,人人網和真實的生活完全同步,并逐漸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大核心趨勢
移動社交化。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與發展,網民逐步轉向移動互聯網,以手機人人為例,其獨立用戶超過5000萬,即每三個人人用戶中就有一人使用手機上人人網。針對此,人人網推出了“人人報到”——基于位置的社交網絡服務,用戶可以發布帶地理位置的狀態或在當前位置“報到”, 并能查看在附近“報到”的好友,從而促進好友間從線上到線下的交流溝通。通常情況下,掌握三條信息就能判斷一個人需要什么——“做什么”、“是誰”、“在哪里”──時間、人物、地點,這些信息能準確地描述人的行為并表達出行為主體的需求?!叭巳藞蟮健卑焉缃?、位置打通,為企業提供了一幅輪廓清晰的消費者素描畫像。
娛樂社交化。以“偷菜”為例的社交游戲,為娛樂加入社交元素,既帶來了SNS網站的人氣飆升,同時改變了真實關系的人際互動。最新推出的“人人派對”,給都市男女提供午夜狂歡的娛樂場所,讓他們不用去夜店也能盡情體驗都市夜生活。
內容社交化。在傳統的互聯網應用領域,娛樂、資訊、即時通訊功能一直是國內用戶使用的前三甲。在原有的互聯網產品基礎上加入社交元素,產生了一系列新事物,利用分享等功能將用戶維系在一起。內容開始有更多社交屬性,也在朝垂直化發展。在人人網近期發布的五款產品中,“人人愛聽”就代表了這種趨勢。與傳統在線音樂的最大區別在于,這款產品加入了社交屬性——用戶可以與好友們一同分享自己愛聽的音樂,發現身邊的音樂達人,因聆聽相同的音樂而彼此相識。目前,“人人愛聽”已與華納、索尼等頂級唱片公司進行了合作,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正版音樂。
購物社交化。以“糯米團”為代表的團購網站,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促銷平臺和曝光機會,不僅有流量保證,還可以允許商家呈現完整的品牌、商品介紹、優惠信息等。同時,“團購+SNS”性質的傳播方式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到達大量目標人群,“朋友推薦”的形式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對于商家來說,這意味著更好的商品推廣方式,使其借助口碑推薦提高轉化。
全網社交化。從人人網陸續推出的“Open API”到“人人連接”再到“人人喜歡”,社交屬性從SNS延伸至其他網站。對用戶來說,“人人連接”技術建立了一個瀏覽全互聯網的快速通道;“人人喜歡”按鈕不僅放置于人人網內部的所有產品內容中,更可以放置于第三方網站的頁面中,用戶點擊后既可以將優質內容發送至人人網首頁,又可以成為網站公共主頁的粉絲,持續接收網站的動態信息。由此,不僅知道了用戶是“誰”的信息,還了解他們“做了什么、喜歡什么”等信息,構建了一個個真實、鮮活、全面的“社交圖譜”。
身處于Web2.0時代,互聯網從未像今天一樣,對普通用戶更趨近于一個平臺,而不是一個許多工具的聯合體。SNS所創造的網絡世界是以人為本的,用戶即是整個關系網中的媒介,用戶資源是 SNS網站的核心資源,擁有穩定真實關系網絡的用戶以及用戶產生的高質量內容成為 SNS網站的長期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