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聚集著19~25歲的大學生,以及26~35歲的年輕白領,他們是SNS的重度用戶,思想活躍、注重友情、樂于分享,同時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在這里,聚集著19~35歲的年輕玩家,他們積極參與SNS的各項娛樂活動,并為之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他們,都是最有價值的網民,也是SNS的忠實用戶。
這就是SNS,一個廣告主不容忽視的巨大廣告平臺。作為一種用戶信息展示、聯系與共享的平臺,SNS網站具有用戶信息真實、用戶定位清晰、網絡關系化、用戶黏度高、互動性強、傳播形式多樣化以及高開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SNS網站的信息傳遞以朋友之間或者興趣群組等社會化關系方式的傳遞為主,傳播更加有效。SNS網站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主要用戶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以及SNS網站自身的獨特優勢,決定了SNS網站具有很高的廣告價值。
近期,由Nielsen聯動DELL、NIKE等知名品牌廣告主,以及國內知名社交媒體人人網,對廣告主在人人網的廣告投放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跟蹤監測,并發布了監測報告。根據該報告,以人人網為代表的SNS網站,已經具備了成熟的用戶價值、廣告模式及可跟蹤可衡量的廣告效果。
好友傳播更有效
通過對DELL和NIKE在人人網的廣告傳播過程的分析,Nielsen發現,廣告及好友間的傳播(B2C的付費媒體+C2C的免費媒體)兩種方式對品牌提升的效力具有差異性。總體來講,兩種方式的結合(B2C+C2C)>用戶間口碑傳播(C2C)>單一廣告傳播(B2C)。在這里面,用戶之間的傳播效應直接促成了上述傳播效果的差異。這也說明,由于SNS網站的用戶特征(真實性和好友關系)以及用戶之間傳播的機制,決定了其傳播效果要優于單一的廣告傳播效果。
粉絲的力量
“社會化廣告以及用戶的二次傳播對粉絲數量的積累有絕對影響,”Nielsen公司產品研究部高級總監洪恒隆表示,“品牌廣告的傳播效應在用戶之間表現的更為有效,用戶變身粉絲,離不開品牌推力與真實的好友拉力。”
Nielsen通過對比品牌粉絲與非粉絲的特點,發現粉絲們對品牌在認知、好感、預購以及推薦上均有顯著優勢。在他們活躍的網絡互動行為中,更會將其品牌好感傳遞給好友。相較于非粉絲,粉絲對于品牌的傳播起到了更加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