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別喜歡廚藝者,一般人對進廚房做飯都感覺很無奈。沾滿油膩濕漉不說,事后的擦洗收拾更是又累又煩。于是有人建議改革既污染環境又破壞營養元素的煎炒烹炸,學習西餐以燉煮為主要手段,單個食材獨立成菜的烹調方法。像追趕西方高科技發展一樣,我們已經到了迎頭猛追西方廚房革命的時候了,別等人家都實現分子烹調法、進入廚房農場時代,我們還在煙熏火燎中不停翻炒,那無異于現代文明下的“刀耕火種”。
看看20年后廚房的模樣,連比爾·蓋茨的智能化廚房也相形見絀——
據了解,中國夠級別的廚師尤其是高級別大廚,一般回家都不下廚。原因很簡單,咱們的廚房實在過于簡陋了,即使添置些時髦的廚具也沒啥科技含量,衛生狀況差得摸什么部黏糊糊的粘手,讓人不勝其煩。所以大廚們在家吃飯越簡單越好,甚至希望自己家里最好沒有廚房。
赫魯曉夫曾極力倡導取消家庭廚房,以餐飲社會化取而代之?,F今歐美餐飲業日漸發達,為人們提供花樣豐富的半成品,家庭廚具實現了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放好半成品,按下開關,一切搞定。
開先河的蓋茨
比爾·蓋茨雖然將自己絕大多數財產捐給了自家的基金會,成為西方的“活雷鋒”。但這并不等于他追求苦行僧的生活,一點不懂得享受。他斥資數億美元打造高科技智能豪宅,并刻意聘請專業人士按照自己的要求設計制造家電及廚具。對廚房智能現代化,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
據說蓋茨對自己豪宅的智能設計要求最高的就是養著鯊魚、海龜等大型海洋動物的巨型魚缸和廚房。魚缸的控溫、換水、投食及清潔全部智能化,僅換一次水(取自佛州深海)就需要數千美元。他的全智能化廚房可能是全世界科技含量最高的。冰箱會隨時告訴主人,存放在冰箱里的食品哪些時間過長,需要及時處理。冰箱門上裝有電腦、條形碼掃描儀和顯示器,它能提供食物保存、處理和制作的正確方法,讓你以最安全最健康的方法處理食物。冰箱上還裝有電視機和收音機,可以在廚房里一邊做飯一邊看電視或聽新聞,也可以通過與它連接的攝像機,監視門前的情況和孩子的安全。冰箱還能自行掃描其中的存儲情況,自動向超市發出需求訂單。
最神奇的是主人通過電腦可以發出做飯指令,各種烹飪鍋內都有測溫裝置并與控制裝置相連,可以保證烹飪時菜肴不過熱爆炸或外溢;埋藏在墻壁內、地板下自動化的設備能自動噴撒清潔劑、水霧和清水對廚房進行清潔。
主人在下班前只需輕點幾下鼠標,回家后電視正在播放自己想看的新聞,可口的飯菜已經做好。
最新的設想更有意思
眾多創意大師在近日舉行的全球廚房創意大賽上的一系列創意,不僅讓一般公眾大開眼界,連對高科技產品情有獨鐘的比爾·蓋茨也心馳神往,恨不得能立即搬回家,為我所用。
全球幾家著名的機器人研究機構一直致力于機器人廚師的研發,中國已經制造出的機器人廚師能夠烹飪不同名目的菜肴。機器人研究最先進的日本自然不甘落后,他們在相繼成功研制出能燙熨和絞肉的機器人后,立即投入到機器人廚師的研發中。在本次大賽上他們展示的機器人廚師,不僅能夠炒菜做飯,而且可以洗盤刷碗,負責廚房衛生。它的動作雖然有點慢,但工作細致認真,一絲不茍。它的機械手在拿起用過的杯盤后,會根據它上面殘留物的多少,放入不同的水槽清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回碗櫥。遺憾的是,這款被命名為“田江”的機器人廚師還不能做西餐。
據說蓋茨已與硅谷的一家專門研制機器人的公司簽定了供貨協議,3年內他們為蓋茨提供能夠制作西餐兼做餐具清洗的智能機器人廚師。
窮盡味道的“分子烹調法”
人類文明造就了不同的族群,根據不同地域使用不同食材制作出不同食物,分別冠以“法國大菜”、“印度美食”或“日本料理”等不同稱謂。但人們始終弄不清楚不同美食,比如火腿或鵝肝的化學及物理成分。一些懷有將普通人很快塑造為美食家和星級廚師想法的科學家,試圖把盤中的美味還原為并不枯燥的分子式,以此探尋“分子烹飪法”的可能。
剖析美食一點不比回答一個艱澀的哲學命題容易,即使用上最前衛的科學手段。一個俄羅斯專題研究組曾試圖對白蘑菇的香味進行分析,他們采用了“毛細管氣體色譜法”和“色譜一質譜一光譜測定法”,最后發現其香味是53種揮發性化合物的混合體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按美食的四大要求色、香、味、形看。味,還只是它的一個方面,此外還有營養與健康的諸多問題,條分縷析地搞清楚談何容易?
受“分子烹調法”的啟發,意大利人尼科發明了三維菜肴“打印機”,他的方法是先弄出雛形,然后制作出菜肴的二維和三維部分。它利用不同的材料,一層一層地“描繪”食物,親口品嘗者說,味道還不錯。
做飯只是廚房的功能之一
英國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新型廚房設備。它利用生態養殖技術讓人一年四季、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魚和蔬菜。
《每日郵報》網站刊登的效果圖顯示,這種裝備下半部分是個水族箱,上半部分是分層的蔬菜培育箱。蔬菜生長過程中釋放出的氧氣可以導入水族箱。水族箱中的小蝦不僅可以供人食用,還可以發揮清潔水族箱的作用。它可以種萵苣、油菜、西紅柿和黃瓜。
莫斯科大學的生物學家馬克西姆的理想是,你只需將明天早餐要吃的水果的名稱輸入一個裝滿細胞的特殊容器,并通知負責種植的機器人,它便會挑選相應細胞,再模擬生長所需濕度,提供足夠的營養物、光照,在你規定的時間內便可把你想吃的水果送到你的面前。
科學家正在研究將特殊的蛋白植入細胞內,一旦成功便可以生成和快速繁殖動物蛋白,味道和口感都與真肉差不多。
另外,從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環保理念出發,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分解力極強的微生物,它能在短時間內將以往送入垃圾袋的所有廚房廢物分解加工成氫,既可以用于居室的取暖和照明,也可以為廚房機器人供電,使人類的廚房兼具農場和能源基地的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