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覺器官大部分是在接受物理性刺激,如視覺、聽覺、觸覺等,而味覺則是感受化學刺激。接受物理性刺激的器官,隨年齡增長功能逐漸下降,自身很容易察覺,而味覺雖然也同步下降,但本人往往不易察覺,特別是在下降早期。如果由別人發現老人口味愈來愈重,則表示味覺功能已下降,極大增加調味品量后仍不能感覺其氣味者,可視為味盲。
或許有人認為味覺障礙并無大礙,該吃吃、該喝喝。其實并非如此。一旦味覺出現嚴重障礙。食欲大減,必然導致營養平衡紊亂,同時也是引起化學性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人味覺器官生理性老化的特點
[味蕾數量和功能變化]味蕾是味覺受體,除存在于舌乳頭上外,軟腭、咽、會厭等處黏膜上皮內也有。味蕾數與味覺感受功能是一致的,味蕾愈多感覺愈敏感。但隨著年齡老化,味蕾數也逐漸減少。人在20歲前,每個輪廓乳頭上平均有味蕾245個左右,75歲以后僅殘存80多個;同時味蕾的味覺閾值也不斷升高。如60歲以下舌前部對蔗糖甜味閾值約為2.5%,而60歲以上則升高至4.3%以上;對咸味閾值由3%升高至4%;對苦味閾值由3%升高至4.3%。
[唾液腺的老化]老年人唾液分泌減少,如女性40歲以前每分鐘可分泌唾液3毫升,50歲以后則減少至1.6毫升。而唾液減少會影響含味物質接觸味蕾。
[消化道功能減退]老年人腸道吸收功能減退,與味覺功能有關的營養素鐵、鋅、維生素B12吸收也減少,從而使味蕾更新代謝緩慢,味覺敏感性下降。
[牙齒脫落]老年人牙齒不斷脫落減少,咀嚼能力下降。營養吸收障礙,唾液分泌減少,都是構成味覺遲鈍的原因。
另外,血管老化、營養素運輸不暢、神經老化、味覺刺激傳導障礙也是生理性味覺下降的常見原因。
老年人味覺器官病理性老他的特點
[口腔疾病]口腔衛生不良或過度清洗以及有刮舌苔的不良習慣,都可破壞味蕾,影響唾液分泌。從而對味覺產生不良影響。齲齒、牙周炎也可降低味覺敏感性。
[營養不平衡]老年人偏食者較多,常易造成某些,必需微量營養素不足。曾有研究人員報道,用低鋅飼料飼養大鼠,可引起低鋅血癥;低鋅血癥的幼小鼠可有30%出現味覺障礙,而老齡鼠可高達70%。
[藥源性味覺障礙]老年人多病,常服用各種藥。許多藥物可影響味覺,如服用利尿藥一周,味覺功能即會明顯下降。
此外,全身疾病也可暫時或持久影響味覺。
保持和提高老年人味覺的舉措
聽覺障礙可用助聽器或調節發音器件(如電視、收音機)音量,視覺障礙可以配戴眼鏡,而調整和提高味覺卻很難找到直接方法,只能通過以下方法加以改善。
[充分咀嚼]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量,使含味化學成分充分接觸味蕾,這也就是愈嚼愈香的原理。因此老年人吃飯要細嚼慢咽。
[注意營養平衡]注意補充鋅、鐵和維生素B。多吃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如牡蠣、蜆子、墨斗魚、蛤蜊、肉類、黃豆、松蘑、裙帶菜以及芝麻等。不可偏食。
[保持口腔衛生]治療齲齒。鑲裝假牙者一定要合適,稍有不適即應請醫生予以調整。口腔衛生雖然重要。但不可過度刷洗。
[注意用藥]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注意觀察是否對味覺有影響,如影響明顯時則應更換藥物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