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粥
原料:粳米50克,牛蒡根300克。
制作:牛蒡根研濾取汁100毫升,再煮米做粥,臨熟兌入牛蒡根汁即可。
效用:宣肺清熱,利咽散結。凡因肺胃虛熱、復感外邪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吐痰不爽或兒童麻疹因熱壅而未透者。皆可輔食此粥。
阿膠粥
原料: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膠15克,馬兜鈴10克,冰糖適量。
制作:水適量先煎杏仁、馬兜鈴,去渣取汁同糯米煮成粥。阿膠化為汁,兌入粥內,加冰糖服用。
效用:為治療肺虛火盛、咳嗽氣喘的傳統方劑。
芡實粥
原料:芡實100克(打碎),胡桃肉20克(連皮研碎),紅棗20個(泡后去皮、去核),白糖適量。
制作:將芡實、胡桃肉、紅棗按常法煮粥,可適當加糖。
效用:適合脾腎虛損、腎不納氣的虛喘,對老年虛喘最宜。
薺菜粥
原料:薺菜頭200克,白米50克。
制作:薺菜頭切成小片同米煮粥。
效用通肺利膈,下氣消痰。凡因寒飲阻遏肺胃而引起的咳逆上氣、胸膈滿悶、痰涎壅盛等癥,可輔食此粥。
杏霜湯
原料:粟米(炒熟研面)500克,杏仁(去皮尖炒熟研碎)100克,炒鹽適量。
制作:將三物拌勻,開水沖食,可加入酥油少許。
效用:利肺止咳。凡屬肺氣失其肅降而引起的咳嗽喘息,久成瘤疾者,可輔飲此湯。
山藥湯
原料:山藥200克,粟米250克,杏仁500克(去皮尖),酥油適量。
制作:粟米炒熟研面,杏仁炒熟研碎,二物拌勻。山藥煮熟,去皮做泥。用滾開水沖調杏米面20克成湯,放入山藥(量隨意)及酥油調勻。亦可加糖少許。
效用:補虛益氣,溫中潤肺,凡肺、脾兩虛之久咳喘病,而又無寒熱之邪相夾者,可輔飲此湯。
杏仁粥
原料甜杏仁50個,粳米100克。
制作:杏仁去皮尖,粳米洗凈,二物加水煮熟成粥。
效用: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適宜于肺虛熱燥,咳喘逆癥。老人或產后腸燥便秘者也可食用。
水晶核桃
原料:核桃仁500克,柿霜餅500克。
制作:先將核桃仁煮熟。與柿霜餅同裝入瓷碗內上屜蒸爛,使之融化為一,涼后成凍。
效用:補益肺腎,止咳平喘。因肺腎兩虛而引起的干咳、氣短喘息、腰膝酸痛、四肢無力等癥,皆可食用。
橘皮粥
原料:干橘皮20克(鮮者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橘皮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熟。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效用:順氣健胃,化痰止咳。適宜于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多痰、胸膈滿悶等癥。
百合蜂蜜
原料:干百合10克,蜂蜜25克。
制作:干百合洗凈,放入瓷碗內,加入蜂蜜,上屜蒸約1小時取出,晾至溫熱服用。
效用:潤肺止咳。適宜于肺癆久咳、咯膿痰、低熱煩悶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