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是個網絡編輯,上班一直用電腦,下了班又愛玩電腦游戲。前段時間,她的右手腕開始莫名其妙地刺痛、酸麻、腫脹無力,斷斷續續地發作,休息一下就好些。幾個月后,她手腕疼痛和手指麻木感越來越嚴重,她就拿熱毛巾敷一敷,結果幾天后,手痛得都抬不起來了。詢問了醫生才知道,這是“鼠標手”(醫學上稱為“腕管綜合征”)的癥狀,而且由于她熱敷的時機不對,導致癥狀加重。
電腦是現代辦公人員必不可少的辦公設備。然而臨床發現,目前越來越多的終日面對電腦的白領工作者以及經常打游戲的青少年,因長期經常過度地活動腕部及手指,而造成手掌麻木、食指在拖動鼠標時容易抽筋、腕關節扭曲腫脹、手部動作不靈活甚至無力、肩部酸痛等諸多病癥,最為典型的就是“鼠標手”。“鼠標手”只是局部癥狀,如果鼠標位置不夠合理,太高、太低或者太遠,都可能繼發產生“頸肩腕綜合征”。
腕管是由腕橫韌帶與腕骨溝共同圍成的纖維性隧道,保護著手腕的正中神經。一般手腕在正常情況下活動不會妨礙正中神經。但在操作電腦時,由于鍵盤和鼠標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就必須背屈一定角度,這時腕部就處于強迫體位。不能自然伸展。手腕關節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壓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經。使神經傳導被阻斷,從而造成手掌的感覺與運動發生障礙,于是就會出現上述的那些癥狀。研究顯示,女性是腕管綜合征的最大受害者,患病概率比男性高約3倍。這是因為女性的腕管比男性的窄,正中神經更易受到壓迫。此外,懷孕婦女,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失調患者。也容易患腕管綜合征。
此類損傷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只有休息靜養,因此,積極預防非常重要。預防的關鍵是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和正確的操作,避免手腕過度彎曲緊繃,讓工作系統能夠適合人的生理解剖特點。另外,還要多做一些訓練腕部力量和手指靈活性的運動,以緩解肌肉持續的僵硬。
以下是幾點具體的應對策略:
1.多休息。每操作1小時應休息10分鐘左右,并最好甩動手指,對腕部、肩部進行按摩,讓雙手得以適當放松休息。
2.姿勢正確。鼠標的位置越高,對手腕的損傷越大;鼠標離身體越遠,對肩的損傷越大。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自己手掌的舒適性,可以采用升高座椅、腕部墊軟墊等方法使掌腕部放松,避免過度緊張。研究發現,腕部在保持0度時,操作者的腕部可處于自然平伸狀態,這時操作者感覺最舒服,腕部癥狀的發生率也最低。鍵盤擺放的高度以及與人體平行距離應調整到一個感覺舒服自如的位置,在桌子與鼠標或鍵盤之間墊一塊木板或軟墊,使之處于水平狀態,可以預防腕部損傷。
3.幾個小動作輕松應對“鼠標手”。
①空手或用手表做輔助器械,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腕25次。功效:緩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覺。
②手握帶有一定重量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從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動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從下到上的運動,各25次。功效:鍛煉腕屈肌,防治腕關節骨刺增生,增強手腕力量。
③吸足氣用力握拳,用力吐氣,同時急速依次伸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左右手各做10次。功效:鍛煉手部骨節,舒緩僵硬狀態。
④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從大拇指開始,每指各做10秒鐘,平穩呼吸。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放松身心。
⑤雙腳分立,與肩同寬,雙手用力向后甩100次。功效: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
⑥左手臂向右拉伸時,頸部向左拉伸,注意手臂不要過高,和胸部有一定距離,不要有壓迫感。每次保持30秒至45秒,換右手臂。功效:緩解肩部和手部的勞損酸痛等癥狀。患“鼠標手”一側的肩部比另一側肩部容易有勞損、酸痛等癥狀,因此肩部訓練必不可少。
4.早發現早治療。如果用完電腦后出現手指僵硬不適、掌腕部疼痛。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采取相應措施,不可一拖再拖。
5.熱敷冷敷需有別。“鼠標手”早期還可通過按摩、理療等方式緩解疼痛。熱敷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理療方法,可以促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加快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腫、止痛、減少黏連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但熱敷必須注意時機。早期癥狀較輕時或慢性期可以采用熱敷的方法緩解疼痛,但如果癥狀嚴重,出現紅腫或韌帶撕裂等急性癥狀時,千萬不要熱敷,而要用冷敷或冰療了。冷敷或冰療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減輕疼痛、緩解癥狀,有降溫、止血、鎮痛和消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