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癌癥的飲食原則
吃原始(天然)的食物;攝取多種顏色的食物;合理搭配食物酸堿性。
1.吃原始(天然)的食物
研究發現,ω-6 多不飽和脂肪酸會降低免疫反應,而ω-3 脂肪酸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這兩者之間必須保持平衡。ω-3脂肪酸多存于原始食物當中,而現代化的飲食當中,ω-6 和ω-3的比率高達25:1。所以,應增加原始食物在飲食中的比例,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魚類、海藻類、亞麻子、野生家禽及蛋類、核桃及南瓜子等。
2.攝取多種顏色的食物
蔬菜和水果因為含有不同的天然植物性化學物質而具有不同的顏色。這些天然植物物質,例如胡蘿卜素,在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支持免疫系統,也可以抗氧化。
3.酸堿性食物搭配
健康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酸堿平衡,癌癥和大多數疾病都偏好較低的pH值,而身體的復原一般都是在細胞內的pH值呈堿性(約在7.3~7.4)時才開始。一般來說,蔬菜和水果是堿性食物,而肉類多為酸性食物。
癌癥患者的心理干預
對癌癥病人進行的心理行為干預是一項通過教育和心理治療途徑,影響病人應對疾病行為的系統工程,其目標是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斗志,增強自信心,提高應對能力,減少疾病帶來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與疾病作斗爭的控制感和幫助病人更好地解決實際碰到的問題等。
教育性干預是指通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及指導、提供信息等進行的干預方法。包括向病人提供有關化驗、診斷、治療、治療副作用、預后、醫療費用等的信息;向病人解釋疾病可能引起的強烈負性情緒反應,介紹不同的應對方式、不同的社會支持利用狀況等對癌癥適應的影響等知識;澄清病人的一些錯誤認知,并給予一定的保證、支持,使病人減輕因癌癥及其治療而出現的適應不良等。
治療性干預是以心身相互作用理論為指導,使用一定的心理治療技術對癌癥病人進行干預的方法,主要有三類:心理藥物治療、認知—行為干預和支持—表達式干預。
心理藥物治療是通過使用抗焦慮藥、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或麻醉藥等以減輕因癌癥診斷或治療繼發的適應障礙、嚴重焦慮障礙、嚴重抑郁障礙、譫妄、精神分裂、疼痛、惡心與嘔吐、失眠等癥狀。
認知—行為干預是通過幫助病人建立正確的認知方法及教會他們一定的行為訓練程式,幫助病人改變癌癥診斷、治療、康復期間的不良認知、不良行為及一些軀體癥狀。認知—行為干預提供病人學習并實施有效的應對策略、解決問題技能和溝通技術等的機會,讓病人掌握正確而有效的應對策略、問題解決技能等,以解決疾病診斷、治療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認知—行為干預的具體方法有許多,包括認知治療、自律訓練、生物反饋、冥想、音樂和藝術治療、操作條件法、放松訓練、暗示和催眠治療、示范法等等。
支持—表達式干預是通過提供病人討論的場所,使病人表達所有他們關心的有關疾病的問題及與疾病相關的害怕、悲傷、憤怒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