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帶領的體質研究課題組歷時30年,從中醫體質學角度將人的體質分為9種類型。王教授認為,對身體的調節應根據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從而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
血瘀體質——容易患心臟病
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眼睛經常有紅絲,皮膚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現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重點人群:腦力工作者,女性多見。
患病傾向:出血、中風、冠心病等。
調養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帶、紫菜、蘿卜、胡蘿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豬肉等。保持足夠的睡眠,但不可過于安逸。可進行一些有助于促進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舞蹈、步行等。血瘀體質的人在運動時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脈搏顯著加快等不適癥狀,應去醫院檢查。
特稟體質——其實就是過敏體質
如果在某一方面,比如對花粉或某食物過敏等,在中醫上這就被稱為特稟體質,多是遺傳所致。
患病傾向:凡是遺傳性疾病者多與親代有相同疾病或缺陷。如出現藥物過敏、花粉癥、哮喘等。
調養方式:飲食宜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以及腥膻發物和含致敏物質的食物。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搬進居住。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起居應有規律,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
平和體質——調養采取“中庸之道”
“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如果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就是典型的平和體質。
重點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年齡越大,平和體質的人越少。
患病傾向:不愛得病。
調養方式:平和體質日常養生應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過飽,也不能過饑,不吃冷也不吃得過熱。多吃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之物。 運動上,年輕人可選擇一些強度大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則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氣虛體質——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這就是氣虛體質。這種人一般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比較膽小,不愛冒險。
重點人群:氣虛體質者多分布在西部、東部地區。沒有工作的人、學生和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容易氣虛。
患病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愈,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調養方式: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泥鰍、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檳榔、空心菜、生蘿卜等。 運動以柔緩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為主,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忌用猛力和長久憋氣。平時可按摩足三里穴。
濕熱體質——性格表現急躁易怒
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還容易生粉刺、瘡癤,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還容易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黃,性格多急躁易怒。
重點人群: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物或嗜好煙酒的年輕人,加上生活壓力增加,是該體質的主要人群,還多見于學生和商業服務人員。
患病傾向:瘡癤、黃疸等病。
調養方式:飲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應戒除煙酒。 不要熬夜、過于勞累。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
陰虛體質——中午要保證午休
怕熱,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干結,外向好動,但性情急躁。
重點人群:多見于學生及年輕人,這也與他們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物或嗜好煙酒以及生活壓力增加有關。
患病傾向:易患咳嗽、干燥綜合征、甲亢等。
調養方式: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瘦豬肉、鴨肉、龜、鱉、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蔥、蒜、葵花子等性溫燥烈的食物。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時間。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高溫酷暑下工作。宜節制房事。 只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鍛煉,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等。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適合洗桑拿。 平時宜克制情緒,遇事要冷靜,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
氣郁體質——現代“林妹妹”越來越多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是氣郁體質的代表,多愁善感、憂郁脆弱。這種人一般比較瘦,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重點人群:多是年輕人,而且女性明顯多于男性。
患病傾向:失眠、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等。
調養方式:多吃小麥、蒿子桿、蔥、蒜、海帶、海藻、蘿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 盡量增加戶外活動,可堅持較大量的運動鍛煉,如跑步、登山、游泳、武術等。另外,要多參加集體性的運動,解除自我封閉狀態。多結交朋友,及時向朋友傾訴不良情緒。
陽虛體質——主要做好“防寒保暖”
即使再熱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調房間里多待。總是手腳發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這些屬陽虛體質。
重點人群:東北地區多見,女性明顯多于男性。長期偏嗜寒涼食物也會形成這種體質。
患病傾向:水腫、腹瀉等。
調養方式:可多吃容易“發”(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調電扇。 可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自行按摩氣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經常灸足三里、關元,可適當洗桑拿、溫泉浴。
痰濕體質——最受富貴病青睞
心寬體胖是這類人最大特點,腹部松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困倦。性格溫和穩重善于忍耐,喜歡吃甜膩的食物,不愛運動愛睡覺。
重點人群:該體質的人多為單位領導,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男性多。
患病傾向:眩暈、胸痹、痰飲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
調養方式:飲食清淡為原則,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可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衣著應透氣散濕,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長期堅持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