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小朋友剛滿2歲,近幾天老是不愿意喝水,晚上哭鬧著就是不睡,拉大便也是兩三天才有一次,小臉蛋憋得通紅通紅的。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這是寶寶“上火”的癥狀。
暑熱天寶寶易上火
全軍兒科中心副主任、南京軍區福州總院兒科任榕娜主任醫師介紹說,暑熱天,若媽媽照看不周,不注意給孩子喂水,飲食單調或喂養不當,對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的寶寶都會有很大影響。因為,寶寶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需要攝入的營養物質較多,高溫、悶熱、潮濕天氣會擾亂消化和排泄系統的正常運轉。同時,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寶寶嬌嫩的肌膚對外界氣候變化的感應更是比成年人要敏銳很多,天氣炎熱、潮濕時,就容易引起“上火”。
“上火”雖然是民間的說法,但在臨床上也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不少“火娃”由于上火后未及時治療,引發了如上呼吸道感染而產生咽喉腫痛、咳嗽等癥狀,還有因抵抗力下降而產生的感冒、發燒、腮腺炎等病癥。
少喝牛奶多吃菜
飲食方面,建議少用牛奶喂養,膨化食物、油炸食品和干果類零食孩子應當少吃,還有紅燒肉等過于油膩性的食物和高油高糖的食品也要少吃。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多吃蔬菜、攝入食物纖維。母乳期的媽媽要盡量減少攝入辛辣、刺激食物,特別像辣椒、洋蔥、大蒜等辛辣的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強,也會造成寶寶上火。此外,多喝開水對去除寶寶上火也很有幫助。
【手把手】
專家還特別推薦了“三豆湯”、“西瓜皮湯”這兩道降火良方——
【三豆湯】 綠豆、赤豆、黑豆放在一起,每味10克為宜,煮熬成湯,稱“三豆湯”。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冷卻后,即可連豆帶湯一起服用。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功效為清熱利水、散血消腫,可輔治腹部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等,對夏天皮膚常發的瘡瘍腫癤等有較好的排毒消腫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熱、除煩的作用,可治傷風感冒、發熱惡寒、夏季頭痛、鼻塞不通等癥。
【西瓜皮湯】 西瓜皮、花生油、鹽、味精、醬油、淀粉、香油各適量。將油燒到七成熱后,放入西瓜皮絲翻炒并加入調料,旺火滾沸4到6分鐘,起鍋前淋入少許濕淀粉,滴香油數滴即成。瓜皮清脆適口,湯中有瓜皮清香,能夠清暑解熱,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
【鏈接】
孩子“上火”的五個小癥狀
1、大便干燥:寶寶在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燥糞便刺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2、小便短黃:小便的顏色是身體健康最直觀的警告標志,如寶寶尿量少,而且發黃,很大原因是由于寶寶“內火”旺盛引發的;
3、口舌生瘡:出現口角糜爛、干裂、口臭、嘴唇起皰疹、口腔粘膜及舌頭潰瘍等癥狀;
4、睡眠不佳:翻來覆去睡不著、哭鬧、踢被子、易怒、不安等;
5、眼屎增多:寶寶眼內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眼屎過多可能會粘住眼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