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行賄門”牽出中石化窩案等五則
03月29如至04月11日
法制動態
聚焦
戴姆勒“行賄門”牽出中石化窩案
【本刊訊】(記者 高勝科)戴姆勒“跨國行賄門”大火燒向中國兩大石油巨頭,而四年前塵埃落定的“中石化受賄窩案”疑云再布。
戴姆勒公司在1998年至2008年間向22個國家行賄數千萬美元,從而換回價值數億美元的合同。中國兩大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亦被疑牽涉其中。
3月29日,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明春稱,公司正就此事進行調查,但目前尚未有結論。中石化官方網站于3月25日回應稱:受賄前員工杜德海分別于2002年2月和2003年12月,在業務活動中涉嫌收受戴姆勒公司回扣款,已獲刑,而被指受賄的、中石化所屬的中國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國際),與戴姆勒公司立即斷絕一切業務往來。
杜德海,是四年前被爆出的中石化受賄窩案人員之一,涉案的中石化員工或不止杜德海一人。
2006年,中石化國際設備物資部爆發受賄窩案,中石化設備物資部共有十余人,涉案的就有四人,包括經理劉存義、副經理杜德海,另兩名是業務員身份的周剛、李京寧。這成為當年北京市檢察機關查辦商業賄賂案件中深挖犯罪人數最多、對行賄人立案人數最多的案件。
中石化國際設備物資部負責對外業務,海外采購交易量每年都達幾百億元。因承攬巨大的進口報關、運輸和保險業務,該部成為眾多公司和行賄者追逐的目標。
杜德海受賄的243萬元中,有近180萬元贓款與外國公司和境外公司的采購業務相關。當時,杜德海尚未升任中石化設備物資部副經理,僅是一名業務員。
杜德海受賄與上述其他三名涉案人員有著盤根錯節的關聯。經檢方調查指出,數年內,多名受賄人與多個行賄人之間已形成一張縱橫交錯的網絡,上下級私分回扣贓款亦有默契。其中,涉案金額多達720余萬元。
案發后,杜德海等四人以受賄罪、公司人員受賄罪、職務侵占罪等罪名,分別被判處5年至11年有期徒刑。其中,杜德海在2006年被判決有期徒刑7年。
案訊
四川移動高管李向東歸案
【本刊訊】(記者 李微敖)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下稱四川移動)高管李向東攜巨款潛逃未遂,現已歸案。
李向東此前任職四川移動數據部總經理、無線音樂運營中心總經理。2010年3月底以來,網絡風傳其攜帶4億至6億元人民幣潛逃。3月29日,四川移動免去李向東職務,并由四川移動建設中心總經理陳健驥接替。
根據《財經》記者調查,李向東出事或由SP(增值業務提供商,主要是網站)業務引發。
據了解,包括國家審計署在內的有關部門,已就李向東所涉問題立案調查。
“南平血案”兇手速獲死刑
【本刊訊】(記者 高勝科)福建南平“3·23”特大兇殺案在半月內完成偵查、起訴和審判程序,兇手鄭民生一審被判死刑。
4月8日上午開庭時,百余旁聽者擠滿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庭。在公訴人介紹鄭行兇過程、路線圖以及孩子們無辜受害的場景時,許多家長失聲抽泣。
南平市中院當庭宣布,鄭民生犯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鄭民生同時被判附帶民事賠償每個死亡孩子家庭40萬元至41萬元不等,賠償傷者家庭1萬元至3萬元不等。其當庭表示將上訴。
“李蕊蕊”案二審開庭
【本刊訊】(記者 饒智)4月7日上午,安徽籍上訪女李蕊蕊在京被強奸案二審在北京市二中院開庭。
整個庭審持續不到一個小時,受害人李蕊蕊未出庭。控辯雙方爭論的焦點在量刑及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問題上。由于雙方均未提交新的證據,庭審現場相對平靜。本案未能當庭宣判。
此前徐建一審獲刑八年,同時賠償李蕊蕊共計2300.9元公訴方認為,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有誤,對被告徐建減輕處罰不當,量刑畸輕。
法制
黨政干部選拔任用新規發布
【本刊訊】(記者 高勝科)中共中央近期發布四份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文件,試圖以“組合拳”配套銜接構成“事前要報告、事后要評議、離任要檢查、違規失責要追究”干部選拔任用監督體系。
這四大文件分別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事項報告辦法(試行)》《地方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評議辦法(試行)》和《市縣黨委書記履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職責離任檢查辦法(試行)》。
在目前權力過于集中、監督機制缺乏獨立性的條件之下,尤其面臨各級各部門不良作風日趨隱蔽的情況,這套“組合拳”能否取得長效,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