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江蘇延申最終被證實與大連安迪的操作手法相似,這將成為一起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
《財經》記者 孫滔
2010年4月2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出一則重要通報,初步定性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延申)、河北福爾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北福爾)兩家企業人用狂犬疫苗質量事件。通報稱,“延申公司有關人員涉嫌刑事犯罪,當地公安部門正在立案偵查”。
這是自去年12月這兩家企業狂犬疫苗問題被曝光以來,國家藥監局首次披露案件進展。這一通報發生在衛生部正對此前媒體報道的“山西疫苗案”進行調查的當口,因而更引人注目。
據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當地公安部門調查,延申公司在生產人用狂犬病疫苗過程中存在著偷工減料、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的違法行為,使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
至于具體的“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細節,國家藥監局的通報語焉不詳。《財經》記者通過內部知情人獲悉,江蘇延申所謂的“偷工減料、弄虛作假”,可能與2009年2月發生的大連“安迪疫苗事件”相似——大連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大連安迪)于2008年2月至6月,在上市的11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故意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質”。這一事件被國家藥監局于2009年2月6日正式通報。
《財經》記者聯系到江蘇延申產品總監張玉慧求證以上說法,對方未予否認,僅稱需國家藥監局下最終結論。江蘇延申成立于1995年4月,1996年10月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是江蘇省內首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疫苗類高科技企業。2008年,江蘇延申在中國狂犬疫苗批簽發數據榜上排名第四位,占據了國內11%的市場份額。2009年,作為中國8家具備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資質的企業之一,江蘇延申拿到了工信部630萬份訂單,排名全國前三。
大連安迪和江蘇延申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屬于同一品系。大連安迪2008年添加的所謂“成分外核酸物質”,是指聚肌胞注射液,由多分子核苷酸組合而成。
聚肌胞注射液是一種抗病毒類藥品,用于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單純皰疹,以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輔助治療。其不良反應僅注明是少數病人可有低熱,但藥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確。
免疫學專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高光俠告訴《財經》記者,疫苗添加物必須經過藥監局嚴格的論證,即使聚肌胞注射液是人工的、成分明確的核苷酸產品,但其作為疫苗角色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還沒有定論。
此外,同為免疫學家的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高福對《財經》記者強調說,疫苗的好壞與抗原的質和量均有關。不僅抗原要過關,而且,抗原量必須足夠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而加入聚肌胞注射液,很可能導致抗原量不夠的疫苗通過普通檢查。在大連安迪事件發生之后,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生物制品處處長尹紅章對媒體介紹說,在疫苗中加入聚肌胞注射液能夠增強人體對疫苗中的抗原的反應,這可以使企業在疫苗生產中節省抗原,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但早在2004年,為了提高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經開始“推動企業研制無佐劑疫苗,使病人盡早獲得有效的保護”(引自衛生部辦公廳2009年9月23日文件)——也就是說,國家藥監局早已提倡不在疫苗中添加任何佐劑。
此前媒體已有猜測:“延申公司被國家藥監局查出的問題疫苗,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攙入一種不易發覺的添加物,可以令出廠疫苗在一般檢測時達標,但實際效用卻大大降低。這一造假手法與在嬰兒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相似。”現在看來,不管江蘇延申與大連安迪的操作手法是否一樣,都改變不了這些問題疫苗的“不合格”性質:2009年12月國家藥監局通報稱,江蘇延申和河北福爾生產的7個批次21萬人份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的抗原效價均低于國家標準。
所謂抗原效價,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學部微生物學家莊輝對《財經》記者通俗解釋為:能夠起到免疫效果的抗原的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俞永新曾撰文《國內外狂犬病疫苗的發展和現狀》指出:“疫苗在申報臨床的人體觀察中一般都較滿意,但在投產和市場實際應用中,經常發現疫苗效價不達標?!庇嵊佬抡J為這“可能與大規模生產的技術水平不夠、質量控制不嚴以及疫苗穩定性差等有關”。
而江蘇延申的“問題疫苗”事件,反映出與大連安迪相似的操作手法在國內并不惟一。
這些不合格疫苗流向市場,從監管來說,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根據衛生部的文件,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從2005年8月起,對狂犬病疫苗實施國家批簽發管理,即國家對每批出廠或進口的疫苗進行強制性檢查、審核。一般是由地方藥監部門抽取樣本,送到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下稱“中檢所”),由中檢所出具檢定結果合格后,企業才能將相應批次產品上市銷售。
兩種主要原因可能使問題疫苗得以順利上市:一是送交中檢所檢定的樣品和實際出廠的藥品質量一致而中檢所沒有檢出;二是延申公司方面送交檢定的樣品和實際出廠的藥品質量不一,則問題出在負責抽樣的地方藥監部門。
有業內專家分析稱,也不排除江蘇延申在送檢時使用合格疫苗;而生產銷售時,使用不合格產品的可能。
假如這類效價不足的疫苗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人使用,將可能使一些處于狂犬病潛伏期的感染者暴露于病毒之下,其危害將遠遠超過此前被報道的山西“高溫暴露”的其他種類疫苗——迄今為止,人類在狂犬病發作之后,只存活過幾例,醫學界因此一般都認為狂犬病的病死率為100%。
對于這些注射了問題疫苗的感染者來說,惟一的補救措施是在狂犬病病毒發作之前給他們補種合格疫苗。4月2日國家藥監局的通報稱,“(衛生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查了問題疫苗的流向,采取了及時補種措施,緊急調送足夠數量的疫苗到接種點,開展免費補種工作?!?/p>
但這些問題疫苗已經流入全國27個省市,很大一部分疫苗注射后很難再查找接種者。
本刊記者李微敖對此文亦有貢獻